誰是孫子?誰才是《孫子兵法》的作者?學術界争論千年,都拿不出确鑿的證據。
《史書》中司馬遷記載孫武是春秋末期吳國的軍事戰略家,著有兵法13篇。
孫膑作為戰國時期的齊威王的軍師,在軍事上展示了自己出類拔萃的才能,而且他也有兵法著作傳世。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其《漢書藝文志》中記載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成82篇,孫膑所著的《齊孫子》為89篇。司馬遷和班固為何不同記載呢?
《孫膑兵法》,自《漢書藝文志》以後就不再見于著錄,人們就開始孫武和孫膑的身份産生懷疑。
今天我們讀的《孫子兵法》這本著作的作者到底是誰呢?是吳國的孫子還是齊國的孫子呢?
梁啟超先生在有關先秦諸子論述中講到:“謂孫武兵法13篇,乃戰國人僞托,并可能是孫膑所為,要想在這個問題上有所突破,則需要更接近春秋戰國時期實物證明。”
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出土的竹簡書可能給出答案。
1972年4月10日,山東省臨沂縣城南一公裡的銀雀山,新建衛生局挖地基時無意中發現2座漢代古墓。
考古人員到達現場後對這2座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這座古墓長方形,直接在山鋼岩上開鑿而成。墓室長約3.14米,寬約2.26米,深度約3米,沒有墓道。
考古人員将碎石和散土清理幹淨後把木椁頂層的蓋闆取出,映入眼簾的是在污水中散落着各種文物。
将積水一點點的往外舀出去,随葬品一點點的顯露出來了。考古人員從混濁的泥水當中撈出來一堆黑乎乎的爛草片順手放在墓坑外面。
這個時候省博物館來的吳九龍來到現場,看到墓坑外面的爛草一樣的東西注視良久。多年的考古經驗告訴他這一段段深棕色的東西不像是爛草片啊!
于是他迅速撿起一片沖洗後仔細端詳,一列文字顯露出來,急忙又洗了幾條竹片,他辨認出一行字“齊桓公問管子曰”。
吳九龍起初是驚歎後來激動地招呼其他工作人員說:“竹簡,這是竹簡。”
衆人嘩然,看似一堆爛草的東西竟然是竹簡殘片?又不由得驚喜,千辛萬苦污水中撈出來的爛草片可能是竹簡。
幾個人急急忙忙的将散落一地的竹片如獲珍寶似的撿起來,清洗幹淨竹片上泥土後更多的文字出現在大家的面前。
其中有“晏子曰”“齊威王問孫子”等字樣。大家夥決定暫停發掘工作,現場的情況向山東省博物館領導彙報。
省博物館的考古人員得知詳情後,認為銀雀山出土的幾千枚竹簡好像不是零散的竹片,很可能是書籍。經過對竹簡上文字的辨認像是兵法類的古籍。
于是山東省博物館安排吳九龍攜竹簡進京。
竹簡到北京後國家文物局特别重視成立了由專家學者組成的“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
各路專家學者争分奪秒的對銀雀山竹簡進行恢複、識别、翻譯、整理、謄寫工作。
翻譯的過程中,竹簡上出現了齊威王問孫子,同時在另一片竹簡上,還有吳王問孫子的字句。
大家欣喜萬分,原來孫子是分别為春秋時期吳國的孫子和戰國時期齊國的孫子。
誰才是孫子?這個問題基本有了答案,兩個不同時期的軍事家孫武和孫膑都被稱呼過孫子。
《孫子兵法》的作者究竟是誰的争論已經持續了兩千多年,或許更接近曆史的答案就在這些竹簡上。
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裡,專家學者們不懈的努力翻譯整理謄寫出《孫子兵法》13篇和佚文4篇。
更加振奮人心的是又整理謄寫出《孫膑兵法》16篇,這可是已經失傳近1700多年。還整理出《六韬》等20篇著作。
從竹簡中破譯的《孫子兵法》和《孫膑兵法》,确認了這兩部典籍在西漢初年以廣為流傳的事實。
《孫子兵法》的作者為孫武,有了更加有力的佐證材料。
早在一千多年前曹操在為《孫子兵法》作注釋時,曾明确指出“孫子者,齊人也,名武。”
山東銀雀山的發掘意義重大,解開了學術界争論千年的曆史謎團提供了有效的佐證。更加珍貴的當屬《孫子兵法》的失傳已久的《孫膑方法》的問世。
為中華文明和文化的發掘和發展而不懈努力的專家學者們緻敬!
選擇兵書作為陪藏品的這位墓主人緻敬!能陪葬這麼多兵書想必是軍事愛好者。
《孫子兵法》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邏輯嚴謹、語言簡練、文風質樸、比喻生動具體、氣勢不凡的一部中國現存zui早的兵書。
無論是《孫子兵法》還是《孫膑兵法》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是自強之法,是古代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
如今《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作者:可貞部落
關注我的文章,溫暖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參考材料:《孫子兵法》,百度百科,考古視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