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桃源圖詩全文及釋文

桃源圖詩全文及釋文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3 19:16:44

第六輯、鑲嵌在唐詩宋詞裡的圖騰

二、鑲嵌在唐詩宋詞裡的圖騰——水

唐詩宋詞中的水十分豐沛,到處可見,或者“飛流直下三千尺”,或者“潤物細無聲”,或者“花自飄零水自流”……

其實,唐詩宋詞中對“水”的這種寄寓興發有着深遠的源頭——孔子曾經站在我家鄉的泗水邊望着河流感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他是借“水”這個意象,抒發對時光流逝、人生蹉跎的感慨。

老子的話更是點出了“水”之所以備受青睐的實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争,故無尤”(《道德經》)。老子将水的品性推崇為人類最高境界的善行。

長江、黃河孕育了古老的中華文明,“水”,在中華民族的傳統心理中占有無比重要的地位。

正因為如此,“水”,就成為唐詩宋詞中一枚重要的圖騰。在詩人詞家感性的筆觸下,“水”,呈現出千姿百态,各不相同的風貌。面對滾滾東逝的水,怒濤拍岸的水,澄澈如鏡的水,煙波浩渺的水,潤物無聲的水,詩人詞家心目中的聯想自然也是複雜多樣,變化萬千。

張若虛“春江潮流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的詩句,贊歎了長江月夜的美景;王之渙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登鹳雀樓》),既展現了落日依山、黃河飛躍的蒼茫壯闊景色,又抒發了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李白高吟:“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将進酒》)則把黃河挾天風海雨迎面撲來的氣勢搬到了紙上……

“水”意象所承負的表層精神内涵是人對自然的認識和觀賞,深層精神内涵則是詩人心境中與“水”意象相契合的情感意緒。

詩人可以借“水”抒發天地豪情。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在《望天門山》中繪水傳情,托物言志。詩人舟行江上,順流而下,巨濤勝箭,猛浪若奔,沖破天門,一往無前;兩岸相向挺立的青山,撲面而來。青山綠水之上,藍天白雲之間,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照亮了那一片孤帆,更照亮了詩人乘風破浪的豪邁情懷。

同是李白,在《贈汪倫》中,借“水”寫出了朋友的一往深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先是誇張地摹寫美麗誘人的千尺桃花潭水,這是在借水設景,借水喻情;接着,用一個最直接、最平凡的詞語“不及”,凸現朋友情深似水,義重如山。正因為有了“水”的意象,最直接、最平凡的詞語便有了純潔、厚重、鮮活之感,朋友之間的友情也就通過一個否定性比喻,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

以“水”來表現離愁别緒似乎是最恰當不過的,因為水流無盡無休,離情别緒無窮無已。

柳永在《雨霖鈴》中寫道:“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霭沉沉楚天闊。”在楚天之下,濃密深遠的煙霭伴着詩人的離愁,将要舟行千裡,一程又一程離别遠去。

蘇轼的筆下又是這番光景:“無情汴水自東流,隻載一船離恨,向西洲。”(《虞美人》),流水無情,随着故人東去,而自己卻載滿一船離愁别恨,獨向西行。

歐陽修在《踏莎行》中寫一位女子倚在樓上,“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随着情人越行越遠,她心中的離愁越積越深,如迢迢春水,綿延不盡。

“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這是秦觀《江城子》中的詩句,一溪煙柳,千萬條垂絲,卻無法系住離去的蘭舟,可謂是寫盡了離别況味。

女詞家李清照《聲聲慢》中的悲愁更是寫的淋漓盡緻:“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是個愁情萬縷的詞美人,在寫這首詞時國愁、家愁、情愁,都纏繞在心頭,緻使詞人的哀怨重重疊疊,直至無以複加。這是一種凄冷的美、哀絕的愁。

“水”,又可以帶上無盡的問候、思念和祝福。“故憑錦水将雙淚,好過瞿塘滟滪堆”,杜甫的《所思》是在思念遠在荊州的友人,如果把自己思念友人的淚水滴入錦水,就可以随水東流,越過險灘惡礁,直達友人所居住的地方。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時寫道:“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遠去的風帆消失在碧空的盡頭,而浩浩蕩蕩流向遠方的江水正帶着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一片祝福流向天際。“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這是陳與義《臨江仙》中的詩句,他請橋下的水帶着與友人去年共飲的美酒,捎去這一片無法言說的思念之情。

“水”的意象蘊涵着人類各種情感,還有一種不可或缺的情感是悲情。

李煜《虞美人》詞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千古名句。亡國之君李煜的愁并不是緣于纏綿的愛情相思,而是緣于社稷傾覆的家國之恨,将其比之氣勢磅礴的一江春水,前浪後浪層層疊疊,猶如新愁壓舊愁,無休無止,悲情沈郁與天地山河同在。

李白詩中以“水”引喻的悲情則是另一種格局。“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将進酒》),詩人以誇張的手法,寫黃河之來,勢不可當;黃河之去,勢不可回。緊接着,詩人把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是朝暮之間的事,猶如河水一去不返。黃河的偉大永恒反襯着生命的短暫渺小,憂憤深廣,悲傷至極,具有一種驚心動魄的悲壯力量。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中的悲情又有着另一種内涵:“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詞人登上長江之濱的北固樓,翹首遙望江北,往事悠悠,英雄暮年,徒留惆怅,隻有亘古不變的江水滾滾東流。一代英雄無奈面對曆史的變遷,收複失地,中興大業已成泡影,隻剩下落寞悲涼的情懷随着江水流瀉。“水”,既溝通感情,也阻隔感情。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一泓流水,足以令近在眼前的事物,又如遠在天邊,讓人可望而不可及。“水”,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阻隔的象征。

李白在《同王昌齡送族弟襄歸桂陽》詩中寫道:“送君此去令人愁,風帆茫茫隔河洲”,詩人将離别之情與漫天煙水迷茫之景交織在一起,情景交融,令人無限心傷,難舍難别之情浮現在字裡行間。

宋代詞人晏殊則說:“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蝶戀花》),想給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連綿,碧水無盡,又不知心上人在何處,渺茫無着落的怅惘盡瀉筆端。

“由來浙水偏堪恨,截斷千山作兩鄉”方幹在《别孫蜀》中表露出對“水”的恨意,這種恨,其實就是因為“水”的阻隔,隔斷千山,隔斷望眼,讓人産生難以消弭的惆怅和痛苦。

從以上所描述“水”的各種形象和意境來看,“水”有着豐富的文化内涵,詩人詞家們借“水”傾訴着自己的一腔情懷,将“水”做為托物起興之載體,構築出優美動人的意境,不論是悲、歡、離、合,都融入一泓碧水,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唐詩宋詞作為一種文化符号,已成為充分意象化的形式,人們可以從中感悟到人類的普遍情感和哲學理念。而“水”這一恒久不絕的具體意象所特有的指向性和替代性,形成了整體的隐喻功能,從而使唐詩宋詞具有更大的涵蓋性和哲理性,這也是“水”成為圖騰的必然。

桃源圖詩全文及釋文(麻凡文集第六輯)1

桃源圖詩全文及釋文(麻凡文集第六輯)2

桃源圖詩全文及釋文(麻凡文集第六輯)3

桃源圖詩全文及釋文(麻凡文集第六輯)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