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佛說我得無诤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金剛經》
佛陀在文中贊歎須菩提尊者得“無诤三昧”。什麼是“無诤”?即是無我無人,無彼無此,無高無下,無凡無聖,泯絕差别對待之相。
《所欲緻患經》說,衆生因貪愛恣意,彼此忿怒相诤:
貪愛所在,放心恣意,父說子惡,子說父惡;母說女惡,女說母惡;兄說弟惡,弟說兄惡;姊說妹惡,妹說姊惡。家室宗族,轉相诽謗,是為貪欲之患。因緻勤苦,皆由多求,放心恣意,為欲所溺。
親情、友情、愛情等等,人人都歡喜和樂無诤,如何于現實生活中獲得“無诤三昧”?根本之道,要先從反求諸己,觀照心念開始做起。
《雜寶藏經》有一則婢女與羊相诤的故事,可以令我們對瞋怨相诤的禍害有戒慎警惕的作用。
有一個婢女,負責磨房的工作。每天早上要把主人交代的大麥、黃豆等雜糧研磨成粉。有一隻羊常常趁婢女不注意的時候,偷吃豆粉。因此婢女常被主人懷疑研磨的豆粉鬥量不足,而被怒叱責打。每次婢女被主人責怪後,就生氣拿起竹杖捶打羊,屢次挨打的羊,心中也積集怨恨。
有一天,婢女在生火,羊看見她空手無杖,就用角去觸犯她,婢女又氣又急,就拿起着火的木柴打羊,羊被火燒痛時,四處翻滾,身上的火苗,焚燒村人、房舍,并且殃及山野。山中有五百隻猕猴,走避不及,被火燒死。
羊和婢女相互含瞋怒怨,造成人畜身命俱焚。所謂瞋火一起,燒盡功德樹林;诤論一生,刹那飄堕腥風血雨的羅刹鬼國。
佛陀在弟子們發生诤論時,如何開啟他們的心智?《雜阿含經》有一則比丘争誦經呗的故事。
有一天大迦葉對佛陀禀報:
“佛陀!有兩位比丘,心性剛強,一位是阿難的弟子難荼,一位是目犍連的弟子阿毘浮,兩人時起诤論,相互争誦經呗。明日約定一決勝負,比賽誰誦出的經呗最多,誰說的法最勝!”
佛陀立刻派人喚來難荼和阿毘浮,問他們:
“你們有聽過我的教誡中,有教導人彼此鬥争,分别勝負高低的經義嗎?”
“我們不曾聽過佛陀有诤論勝負的經義。”
“真正勝利的人,是止息貪瞋癡的迷亂,能勤修戒定慧三學,殺掉六賊造作;能正觀五蘊如芭蕉不實,以八正道為指标,證入大般涅槃為寂樂。背誦千章萬偈,不明自心,于解脫何益?”
佛陀揭示欲入聖流位,要心能正定,遠離人我彼此的诤論。身口意三業的修為,口業最容易布施,不需要有很多的錢财,也不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隻要口出善語,就如花香,可以使人感染到歡喜和愉悅。我們隻要能以佛的四種語言,自然能化解人際的論議和是非。
一、要說清白無染的善語。
二、要說止非息诤的妙語。
三、要說正法善道的實語。
四、要說利益安樂的法語。
佛的善語、妙語、實語、法語,像百花齊放的花園,令衆生樂于親近;更似高山流泉,人人得以熱惱冰消。
(以上内容選自星雲大師的著作《金剛經講話》第九品“一相無相分”,有删節,未改動。标題是編者添加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