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背襯軸承的特點及應用方式

背襯軸承的特點及應用方式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3 11:21:52

背襯軸承是輥軋機承載和傳動的關鍵部件,其使用精度和壽命直接影響了軋機的性能。背襯軸承是外圈特别厚的滾動軸承,使用時以成組形式被安裝在靜止的軸上成為支承輥。工作輥上的壓力通過中間輥傳遞到支承輥并通過鞍座系統傳送到機架。下面中華軸承網(簡稱:華軸網)根據了解,分享下有關背襯軸承的結構,組裝要點和磨削方法。

1、背襯軸承結構

背襯軸承主要的結構形式是雙列或三列圓柱滾子軸承,帶或不帶整體式擋邊或擋圈,有滿滾子軸承( 無保持架) 或帶保持架軸承形式。外圈不帶擋邊及活動邊擋圈的背襯軸承其優點是幾何形狀簡單、徑向承載能力高,但是這種背襯軸承由于其自身不能承受軸向載荷,因此必須在外圈和支承鞍座側面之間放置青銅或工程塑料止推墊圈; 帶有擋邊( 或擋圈) 的背襯軸承不需要止推墊圈,因為這些軸承的設計使其能夠同時承受徑向力和軸向力。

背襯軸承是精密的機械部件,自身零件精度要求非常高,安裝使用時必須精确的分組匹配,才能實現最佳的操作功能。背襯軸承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對每套軸承的以下數據進行标記并做使用跟蹤記錄: 軸承分組編号及位置編号、内圈受力點位置、公稱外徑尺寸,H 值( 消除徑向遊隙後内徑到外徑的斷面高度)高度。

2、背襯軸承的組裝配要點

1) 根據 H 值高度進行分組,在每根心軸上,将裝配後尺寸大的軸承放在中間,小的放在兩邊,由中間向兩端依次遞減,即軸承的排列順序為中間高兩邊低。相鄰背襯軸承 H 值誤差控制在 0. 002mm 以内,整組控制在 0. 006mm( 圖 1) 。H 值誤差過大,會導緻軋制過程中該列支承輥的各個襯背軸承受力嚴重不均,出現振動并導緻滾柱疲勞損傷,影響産品質量,降低背襯軸承工作壽命。

背襯軸承的特點及應用方式(背襯軸承的結構)1

圖1

2) 每列支承輥上的背襯軸承排列應定期更換位置,即,中間的移到外側,外側的移到中間,以使每套軸承受力均勻,延長軸承壽命,如圖 2 所示。

背襯軸承的特點及應用方式(背襯軸承的結構)2

圖 2

3) 工作時支承輥軸承外圈旋轉,外圈滾道受力均勻,内圈固定,受力方向不變,内圈滾道受力集中在局部區域。長期工作,内圈受力局部區域将先行磨損,嚴重影響軸承精度與壽命。為保證軸承的精度均衡,延長軸承壽命,裝配時采用定期調整軸承内圈受力區域,使軸承内圈磨損均勻。軸承在套入軸上時,應使所有軸承内環的标記在同一方向,每次安裝内環的标記相對軸進行 60°的旋轉,即在裝配時對軸承内圈位置輪換,如圖 3 所示。

背襯軸承的特點及應用方式(背襯軸承的結構)3

圖 3

4) 支承輥組 A、D、E、H 中,每組支承輥受力約為軋制力的 59% ,支承輥組 B、C、F、G 中,每組支承輥受力約為軋制力的 40% 。在軸承的完整使用周期内,應安排支承輥組 A、D、E、H 的軸承與支承輥組 B、C、F、G的軸承進行調換安裝使用,使整套軸承磨損均勻。

3、背襯軸承的潤滑方式

輥軋機運行過程中,背襯軸承工作在高溫、重 載、氧化皮和金屬碎屑多的環境下,背襯軸承的密封和潤滑尤為重要。目前主要采用氣 - 油潤滑方式和軋制油潤滑方式。

( 1) 氣-油潤滑方式利用 0. 20 ~0. 35 MPa 清潔幹燥的壓縮空氣在背襯軸承内部形成正壓,對背襯軸承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污染物進入背襯軸承; 潤滑油通過控制器定時定量進入氣 - 油混合器後通過分配器進入背襯軸承,進行潤滑冷卻。

( 2)軋制油潤滑方式是利用清潔的軋制油對背襯軸承進行潤滑冷卻。進入背襯軸承的軋制油壓力0.5 ~ 0.6MPa,軋制油清潔度對背襯軸承的壽命起決定性作用。

由于軋制油的粘度較潤滑油低,用于背襯軸承潤滑的軋制油流量相比用潤滑油潤滑的量大得多。無論何種潤滑方式,隻要滿足潤滑條件,均能保持背襯軸承正常工作。要求經常檢查氣路和油路是否暢通,油量是否足夠,軋制油清潔度是否達到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在較高載荷或軋制速度下,要提供較高的潤滑劑用量。

4、背襯軸承的磨削方式

軋機運行會導緻背襯軸承外徑的損傷,如壓坑、壓扁和冷作硬化,這就要求重磨背襯軸承的外徑。通常采用的磨削方式是對單個背襯軸承外環的磨削。

1) 清洗。如圖 4 所示,在清洗盆中轉動外圈和内圈,徹底清除滾柱滾道及表面雜質和灰塵,檢查滾柱及内外圈表面是否存在異常磨損或缺陷,确保下一步尺寸測量準确,對不能繼續使用的軸承标記剔除。注意清洗确保幹淨,否則影響 H 值測量的準确。

背襯軸承的特點及應用方式(背襯軸承的結構)4

圖4

2) 在專用的 H 值( 裝配高) 檢測裝置上進行 H值測量,如圖5所示。注意要在内圈有标記的位置進行測量,轉動外圈,記錄大小值,取平均值。

背襯軸承的特點及應用方式(背襯軸承的結構)5

圖5

3) 拆卸軸承,取出滾柱、内圈及附件,在專用平台上對外圈直徑進行測量,如圖6所示。取 3 個截面大小值的平均值進行外圈直徑計算,得到外圈直徑為重新磨削的參考值。注意拆卸零件的标記,重新裝配不得弄混,避免測量時溫度的影響。

背襯軸承的特點及應用方式(背襯軸承的結構)6

圖6

4) 磨削量及重磨後外圈直徑的确定。磨削量視軸承磨損情況按每次直徑 0. 2 ~ 0. 3mm( H 值高度0. 10 ~ 0. 15mm) 确定磨削後外圈直徑和 H 值( 裝配高) 公稱尺寸,外圈直徑公差( 0 / -0. 010) 。

5) 外圈磨削。磨削按粗磨、中磨、精磨 3 個步驟,設置适合的主軸轉速、砂輪磨削線速度、拖闆運動速度和進給量。注意磨削過程中的尺寸測量,最終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6) 外圈倒角磨削。軋制時凸度調節的動作導緻外圈尖角與中間輥接觸區應力增大,産生異常磨損,磨損印迹通過輥系傳遞至帶材表面,嚴重影響帶材表面質量,必須進行外圈倒角磨削。需要注意的是倒角磨削完成後,對倒角進行最終的抛光處理,具體操作如下:

(a) 外徑面磨削結束後,對外徑面兩端的弧線部進行磨削,如圖 7 所示。

背襯軸承的特點及應用方式(背襯軸承的結構)7

圖 7

(b) 轉動主軸,标出弧線部的寬度( 圖 8) 。

背襯軸承的特點及應用方式(背襯軸承的結構)8

圖 8

(c) 傾斜磨削台,設定好所需的角度,進行磨削,磨削條件與外徑面精磨削條件一樣( 圖 9) 。

背襯軸承的特點及應用方式(背襯軸承的結構)9

圖 9

(d) 轉動主軸,用細号砂皮( #320 ) 紙将邊緣部位磨圓滑( 圖 10) 。

背襯軸承的特點及應用方式(背襯軸承的結構)10

圖 10

一般每次磨削量為直徑方向0.2 ~ 0.3mm; 磨削後的目标精度: 外圈外徑圓度為0. 0025mm,外圈外徑跳動為 0. 004mm,外圈表面粗糙度為 Ra0.20μm。

7) 軸承裝配。将同一軸承拆卸的滾柱及附件和磨削後的外圈重新清洗,按原先的位置标記裝配。重新測量 H 值及公差,進行标記記錄。為便于背襯軸承的維護管理,推薦的維護周期為:轉動内環載荷區時間間隔 300 ~ 400h( 操作小時,下同) ,改變背襯軸承位置間隔 400 ~ 800h,重磨外圈時間間隔 800 ~ 1200h。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