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PDH項目盈利達到曆史高點,也引發了國内PDH項目投資熱潮。未來,PDH項目的高盈利空間還能維持多久?8月9日,“2019碳三産業鍊投資與技術發展研讨會”上,業界人士就丙烷脫氫(PDH)技術選擇及盈利空間等話題進行了探讨。
PDH項目景氣周期還有多久?
▲ 東方證券研究所化工行業資深分析師 倪吉
東方證券研究所化工行業資深分析師倪吉認為,PDH項目盈利跟蹤丙烯-丙烷價差,主要受兩點因素影響:
◉丙烯自身景氣度
丙烯景氣度經曆2015年低點後,持續回升。
◉丙烷相對原油折價
丙烷相對油價的折價在不斷變大。
丙烷目前消費仍以燃料為主,價格主要按照熱值定價,季節性波動很強。北美非常規油氣中的NGL占比特别大,且産量占比在不斷提升,導緻丙烷相對供給持續過剩。大多數機構預計丙烷供給到2030年仍保持寬松。目前天然氣價格低迷,中國對天然氣需求趨向理性,短期難有起色。就連美國本土天然氣價與海外差距也大幅縮小,因此從單位熱值角度看,丙烷價格被持續壓制。
并且,丙烷的化工需求依賴于中國
■ 由于北美乙烷過于廉價,以乙烷為原料生産烯烴的經濟性顯著高于丙烷和石腦油。北美新增與存量裂解裝置都大量切換乙烷進料,将開采出的丙烷向外傾銷。
■ 投資回報率差異導緻丙烷化工需求被擠出,除中國外,海外PDH項目非常少。
■ 2018年底管道問題導緻乙烷價格暴漲的現象不大可能出現在丙烷領域。
而未來丙烯供給快速增長,丙烯相對于油價的價差将變小。2013—2016年是國内PDH項目與煤化工大規模投産時期,丙烯産能增速非常高。後續由于油價波動,石化行業資本開支較少, 2017—2018年産能增速較低。2018年國内丙烯産能達到3540萬噸。
未來幾年國内有大量裂解項目将投産,有合計約800萬噸的PDH項目正在建設或處于規劃階段,預計未來幾年丙烯供給增速将大幅提高。
倪吉認為,未來PDH産能增速将顯著高于2017—2018年,丙烯—原油價差将走弱。丙烷單位熱值相對2018年仍有下行空間,近期PDH價差很大,主要原因就是丙烷價格較弱。供需導緻丙烯下行的動力比丙烷走弱的動力更強,PDH項目盈利将有所回落。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主任 祝昉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主任祝昉表示,由于丙烷需要進口,美國是主要來源地之一。2017年液化丙烷進口總量1335.2萬噸,同比增長15.1%。其中從美國進口占1/4;進口金額66.3億美元,增長51.7%。2018年液化丙烷進口1345.8萬噸,同比增長0.8%;進口金額79.0億美元,同比增長19.0%。目前從美國進口液化丙烷加征關稅後,帶來了原料的來源渠道、價格的溢價問題。碳三原料價格的漲幅是否能順利傳導到下遊值得相關企業深思。如果繼續走大宗同質化路線,前景堪憂。
丙烷脫氫OR丙烷裂解?
▲ 惠生工程(中國)有限公司産品技術中心烯烴技術總監 李圍潮
惠生工程(中國)有限公司産品技術中心烯烴技術總監李圍潮表示,PDH主要産品為丙烯,丙烷裂解産品有乙烯、丙烯、丁二烯、裂解汽油等。如何選擇需要綜合考量:
PDH的優勢和不足
■ 優勢:
1. 投資體量小、占地少;
2. 項目審批相對容易;
■ 劣勢:
産品單一、産業鍊短,抗風險能力弱。
丙烷裂解的優勢和不足
■ 優勢:
産品豐富、産業鍊長、抗風險能力強;
■ 劣勢:
1. 投資體量大、占地大;
2. 項目審批難度大。
如何選擇丙烷脫氫和丙烷裂解
■ 1. 總體産業鍊布局;
■ 2. 投資總體量;
■ 3. 項目總占地;
■ 4. 目标市場;
■ 5. 環保方面考慮;
■ 6. 乙烯和丙烯相對價差;
■ 7. 項目投資收益率;
■ 8. 項目審批等因素。
脫氫技術哪家強?
▲ 霍尼韋爾UOP中國區工藝技術轉讓高級商務經理 焦良旭
霍尼韋爾UOP中國區工藝技術轉讓高級商務經理焦良旭認為,傳統丙烯來源 (蒸汽裂解裝置 & 煉廠催化裂化裝置)無法滿足需求,定向生産丙烯的技術(PDH, MTO & Others )正在填補空缺,總丙烯産量中定向生産技術的占比,将從22%(2018)增長至32%(2027)。
自第一套裝置成功工業化投産以來,霍尼韋爾UOP的Oleflex技術的現金操作成本大約降低了15%,ROI投資回報率提高了35%。最新一代 DeH-26催化劑顆粒直徑更大,預計催化劑壽命可以達到4年,采用最新的載體制備訣竅和工藝生産的特殊定制的催化劑載體,優化金屬含量确保更高的收率和出色的活性。對于60萬噸/年規模裝置而言,這意味着每年增加3600萬美元的收益。
在談到PDH裝置規模的選擇時,焦良旭表示,在決定裝置規模大小的時候需要具體評估自己的經濟目标。
關鍵考慮點
■ 可獲得的丙烷來源
■ 丙烷-丙烯價差
■ 投資資金
■ 下遊的生産産品(聚丙烯或者其他丙烯衍生物)以及經濟規模效應
■ 希望的項目實施進度
霍尼韋爾UOP擁有很多不同規模的C3 Oleflex裝置的設計和操作方面的經驗,可以根據下遊裝置的需要進行必要的定制設計,采用參考工藝包設計來加速項目實施進度。
▲ 中國石油蘭州化工研究中心煉化所副所長 周金波
中國石油蘭州化工研究中心煉化所副所長周金波介紹了流化床丙烷脫氫技術及配套催化劑的開發。周金波認為,在主要的丙烯生産技術中,丙烷脫氫技術生産成本最低,在生産丙烯技術中最具競争力。國内建成多套丙烷脫氫裝置,均采用國外技術,未來仍有超過2600萬噸/年産能有計劃釋放。開發丙烷脫氫技術是國内市場的需要,将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李春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春義介紹了烷烴脫氫制烯烴ADHO技術的開發。
訪談環節,專家就PDH技術路線選擇、未來盈利空間等問題進行了探讨。
▲ 嘉賓訪談
更多化工信息請關注中國化工信息周刊(ID:CCN-weekl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