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們常種些薯類的農作物如紅薯、馬鈴薯既可以當蔬菜吃也可以當糧食吃;而除了紅薯、馬鈴薯,還有一種薯類也非常的好吃,而且這種薯類适生力強,相對于紅薯、馬鈴薯更好種植管理、病蟲害少;這種薯類是多年生的植物,結的地下塊莖可以長得非常大個、保存得又久(就算是切一部分來吃了,剩下的部分正常放在陰涼幹燥處不碰水,也就切口有點壞,但其他部分還是好好的),在以前的農村,不少農戶都興種這種薯類囤着吃,它就是大薯。
大薯
大薯既可以單獨種在整塊地裡,也可以插種在種有花生、玉米等農作物的土地旁邊,方便管理,鄉居小菜自己也種過;而大薯的生長期比較長,要想大薯地下結的塊莖長得大塊,這幾方面的管理很重要,包括種植地的選擇、肥料的選用、搭架子、培土等等,下面接着細分來說:
一、選擇種植地的兩點要求
1、高地勢
随着大薯生根發芽生長,地上長的藤葉生長迅速,藤長得越來越長,分藤也多;藤葉的生長需要比較多的光照來進行光照作用、吸收利用水分養分,所以,種植地要選擇地勢高,光照足的土地,如地勢高的平地或者是沒多少樹遮擋的山地、坡地,光照都比較足,像鄉居小菜老家那邊一般都是選擇山地、坡地。
之所以選擇地勢高的土地種植大薯,還有個原因就是,大薯比較耐旱、不耐水澇,“水往低處流”,地勢高的土地在雨水多的雨季更容易排走地裡多餘的水分,不擔心會水澇,正處于旺長中的大薯受到影響小或者沒有受到影響,而這裡說的影響不單是指積水漚根還指地裡水分過多、高濕氣容易滋生病蟲害。
土層深厚、疏松透氣的土壤
2、土壤土層深厚、疏松透氣
大薯是結地下塊莖的植物,塊莖比馬鈴薯等一般的薯類還要大塊好多倍,像鄉居小菜所在的廣西這邊就有農戶種出好幾十斤重的大薯,都被登上報紙了呢;而大薯塊莖的長大是随着時間生長不斷膨大的,影響其膨大的一個直接原因就是其生長所在的土壤,土層深厚、疏松透氣的土壤利于大薯塊莖生長膨大,這樣的泥土有壤土、沙壤土、沙土。
那怎麼判斷自家的土地泥土是不是這樣類型的呢?其實對于常種地的人來說,這樣的泥土并不難看出來:泥土水分少時不容易結硬塊,若是結塊了但在澆水、鋤頭敲等外力作用下也容易散開成比較小的泥土,粘性很小,而當土壤水分比較足時,泥土粘性也小,手抓着泥土攤開也容易散開掉落,就算有結塊但少且小。
當然了,土層深厚、疏松透氣的土壤就算長時間不翻耕過,也會在其他外力的作用下被壓實些,種植大薯前要深耕(耕的深度30cm左右)土地,此外,在大薯生長過程中适當的培土可以加深土層,利于大薯膨大需要。
二、施農家肥
平時人們種植大薯一般是在春季天暖的時候種植,過半年這樣到了秋季才收大薯,整個生長期比較長,施的肥料選擇上,建議選擇農家肥,農家肥肥效長,适合大薯生長需要。
牛糞
農家肥的種類也多,而大薯種植後是不用移栽的,生長迅速,生長一定時間後結果實,施肥的原則是“重施底肥”,而農村一般都養有家禽牲畜,它們每天都産生排洩物,那可是很好的肥料,底肥一般是選擇非液體狀的農家肥如腐熟的家禽牲畜糞便肥:豬糞、牛糞、羊糞、雞糞、鴨糞、鵝糞等等;當然了,若是沒有那些糞肥,用野外的池塘塘泥、河裡的河泥等泥土肥也可以,這類的肥料本身含腐殖質多,養分豐富,非常利于大薯的生長需要,在農村種植用泥土肥也不少見。
施底肥時,在要種植的地方挖個大且深點的坑(坑大小沒有固定的标準,一般長寬至少要30cm、深度20cm這樣才能裝比較多的底肥),然後施入底肥、最後放入大薯塊莖;拿來種植的大薯塊莖就是小小的一整個,手指頭或者雞鴨蛋那麼大,随着地面植株的生長,地下塊莖上會長好多的根須,長長條的,大薯的生長就靠那些根系吸收肥料養分、水分維持。
一般施足底肥了,土地本身也比較肥沃,可以不用追肥了,适當培土就可以,若是土壤肥力差,當藤葉進入旺長時可以追肥一次,也是選擇農家肥。
大薯藤,就着牆當支撐搭架子
三、搭支架
大薯的枝藤可以長得很多很長,類似絲瓜藤、葫蘆藤,而且相對來說,大薯的葉子更細小,分枝藤又繞着長,顯得更密實,一些枯黃老葉掉落被茂盛的枝葉卡着,這樣的環境對于大薯的生長不是那麼好:葉子之間相互遮擋多,得到的光照不夠,還有,藤葉間透氣不好,若是遇上雨水天氣更加的潮濕,那些被卡着的枯黃老葉逐漸腐爛也容易滋生病蟲害,此外,爬地上長的藤葉覆蓋着,不好清理雜草,相對來說,搭支架更利于大薯的生長,當大薯藤長到1米高這樣時可以考慮搭支架讓藤纏繞着引其爬架子生長更旺了。
那給大薯選擇搭什麼樣式的支架呢?
給大薯搭支架并不難,就類似我們平時種瓜類、豆類那樣搭架子,可以是三角支撐架型的、圍欄式支架型的,也可以是類似平面房子框架型的,即旁邊幾面有支撐杆、上面弄成镂空平面的,每種樣式各有各的優勢。
1、三角支撐架型
三角支撐架型是用三根木棍成三角形狀往地裡三點紮穩,三根木棍由下往上約五分之四高的地方互相貼近用繩子綁好就可以了,支架旁邊的大薯藤可以朝各面爬着生長,利于采光藤葉間也通風透氣;而不止種一棵大薯藤的話,植株間有一定的間隔,可以在三角支撐架綁結點的地方橫放長木棍一一綁好,這樣可以增加大薯爬藤生長空間。
三種支架簡約手繪圖示
2、圍欄式支架型
圍欄式支架型其實就是用3根木棍按之間隔五六十厘米這樣紮穩在地裡,然後在木棍的五分之二高處、五分之四高處分别再用小點的木棍橫着釘上像圍欄一樣,大薯藤可以兩面爬着生長,也是不錯的,但木棍要紮穩,以免木棍高加上藤多,生長到後期可能被大風吹倒。
當然了,如果是種植多點的話,一般是成長排的延長過去,然後每隔一米多長的地方紮一根木棍傾斜着跟支架綁住做支撐,不怕支架被大風吹倒。
3、頂部镂空平面支架型
頂部镂空平面支架型,地上也要每隔段距離紮根木棍,之後在木棍頂部成大方形橫釘上木棍,再在方形大框釘木根進行镂空分隔,搭着是好看,而且因為頂部是平面,大薯藤葉各面相互遮擋少、更好采光;不過用到的支架原料可能就比較多些,因為頂部要做成镂空型,但镂空又不能太大,以免藤葉下陷,反而影響采光。
至于選擇哪種支架看個人選好了,鄉居小菜在農村生活,見人們一般都是選第1、2種,操作簡單又方便。當然了,這裡還想說的一點就是,搭架子不是絕對的,若是地勢便利,可以不用搭架子,像鄉居小菜老家那邊,有些村莊周邊都是山,他們的地主要就是山地,本身地勢也比較高,而山地面積小,沒隔多遠就有面積不小的石頭、小雜樹,他們種的大薯就是不搭架子的,大薯藤除了爬地裡,還爬石頭、小雜樹,長得很好,結的大薯也很大呢;此外,大薯跟玉米套種,玉米稈就是最天然的支架,利于大薯爬藤生長,不用再額外搭支架。
松土過,可以泥土可以拿來培土
四、培土
種大薯的時候我們挖坑比較深,那主要是為了埋多底肥,放入大薯塊莖後覆土并不厚,也就五厘米厚左右,而大薯塊莖是朝各方向膨大的,随着塊莖越長越大,容易露出地面來被暴曬,所以我們要提前給大薯培土,每一次鋤草的時候就順便培土,到後面膨大比較快的時候再培土一次;這類似于馬鈴薯等薯類培土。
當然了,藤都爬架子生長了,地面比較光秃秃,培土了,可以拿些稻草或者其他長葉植物覆蓋(若是套種在花生地、玉米地,收花生玉米了,可以拿花生杆、玉米稈覆蓋,這樣的做法在農村比較常見),減少暴曬也防大薯膨大露出來。
從藤上摘回來的小“大薯”
五、提前摘藤上的小“大薯”——珠芽
随着生長,大薯地下塊莖不斷膨大,而其藤上也長有多個“大薯”,隻不過這些“大薯”比較小個,小“大薯”其實就是種植時用的塊莖,用比較專業的詞語來說那些小“大薯”就是珠芽(植物植株上長的珠芽是大薯、山藥等一些植物繁殖的一種方式)。
盡管小個,但在生長着,會跟膨大中的地下塊莖争養分水分,對大薯地下塊莖膨大有影響,可以不用等它們從藤上自動脫落,而是提前摘走那些小“大薯”種到地裡長出新的植株,到時候正常管理就可以了;若不急着種,放到陰涼幹燥處,可以存放久,到時候來年春天再種也可以;當然了,想吃也可以拿來煮的,放糖或者放油鹽就看自己是喜歡吃甜還是鹹了。
鄉居小菜在農村看到的情況是人們大都是摘那些小“大薯”來直接種下,到時候冬季也不挖出來了,由着它們一直生長,就算天氣太冷,地上藤葉枯了,但是地下的塊莖即小“大薯”沒壞,休眠到春季氣候合适了又繼續長出來。
大薯藤
六、大薯越冬生長管理
大薯的生長喜光喜溫暖氣候,種大薯一般是一年一種、春種秋收,而大薯本身是多年生植物,若是秋季不挖大薯出來,留着繼續生長也是可以的,生長得久,長得更大塊,隻要地方氣候合适(一般要求氣溫最低20度左右,最好不要低于15度,不然生長很慢的,再繼續低溫而且持續時間長,藤葉容易受凍害),像那些長好幾十斤重的大薯就是種了一年多甚至兩三年的;大薯不耐寒冷天氣,留着大薯在冬季裡繼續生長,我們要做好以下幾個管理:
1、追肥
有機質含量多的土壤升溫比較快、降溫比較慢,有“保暖”的作用,而雞糞、豬糞、羊糞、牛糞等農家肥含有有機質的量比較高,适合拿來給冬季裡還在生長的大薯追肥,又暖又肥;當然了,那些糞便農家肥也是要腐熟了才能拿來用。
2、培土
之所以要培土是因為種植大薯的土地土質比較疏松透氣,白天吸熱快夜晚熱量散發也快,晝夜溫差大;培土把土層加厚了可以減少熱量流失,起到增溫的作用,更利于大薯生長。
可以拿來澆的水
3、澆水
大薯的生長比較耐旱,土壤水分過多積水反而不好,生長所需水分一般靠自然降雨;而冬季一般比較幹燥、少雨、空曠田野裡地勢高的地方風更大,土壤水汽蒸發流失快,要适當的給大薯澆水,看情況半個月或者一個月澆一次。
4、根部覆蓋稻草
給越冬的大薯根部覆蓋稻草,可以減少土層熱量散發、冷風吹襲,起到增溫保暖的作用;當天氣特别冷時,就算藤葉凍壞了,但培土加厚土層,而且有稻草覆蓋,土層裡的大薯不怕被凍爛,來年天氣合适了會生長更好。
大個的大薯
總結:種植大薯,想要大薯長得大個,高地勢、疏松深厚土層、施農家肥、搭支架等五大方面的選擇、管理很重要,此外,當地冬季氣候暖和,可以留着大薯一直生長,到第二年甚至第三年再收獲,會長得特别大個哦。
注:鄉居小菜原創,首發頭條,最後一張配圖為網絡圖片,侵權聯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