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這句話有道理嗎?
這句話原文出自《論語 季氏》,前後句是這樣的: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我們往往研究古文時存在一個代入為主的觀念。
就舉孔子的例子,隻要是《論語》裡面講的東西,都奉之為真理,有點類似于八股取士,考題都是以經典為基礎的延伸,脫離了這些經典就是跑題。
這句話按照字面意思來講,就是說一個國家不擔心财富少,就擔心分配不均勻,不擔心人少,就擔心國内不安定。
有人認為,孔子肯定不是簡單的這麼認為的,他所謂的平均是指:
每個人根據付出多少獲得多少,這也是一種平均,也就是能者多勞多得!
其實,這種理解并不正确,我們要看孔子代表的是哪類人的利益。
首先孔子所在的年代屬于奴隸制社會,他的這句話是适用于奴隸主的。
對于奴隸主管理奴隸來說,是要搞平均主義的,如果分給奴隸不搞平均,勢必引起奴隸之間的矛盾,不利于奴隸主統治。
這一切的根本在于,奴隸的所有産出均是奴隸主所有,對于奴隸來說,都是零産出。平均分配的話,周圍人都一樣,不存在嫉妒心理,除了追求溫飽以外,沒有其他的欲望,他們才會安定下來,有利于統治。
當秦國開始商鞅變法的時候,秦國人提出了一個大膽嘗試,那就是人民的産出可以有一部分歸自己所有。
并且制定嚴酷的刑法來維護法律的公正,這樣的結果,就是大大解放了生産力,秦國也自商鞅變法以後變得日益強盛起來,最後憑借一國之力統一了天下!
秦國的例子就是對孔子這句話的真理性提出了否定!
即使這句話放到現代社會,也是一個曆史倒退,最終害的也是國家和人民,舉個例子:
張三和李四同樣種地,張三辛勤勞作,最後一畝地産了一千斤糧食,李四偷懶,一畝地隻産了六百斤糧食,結果平均主義,兩個人都分了八百斤。
到第二年張三有想法了,于是幹活不那麼賣力了,隻産了八百斤,李四更過分,隻産了四百斤,這樣一來,總的産量就下降了。
也就是說,搞平均主義,隻會讓國家和人民越來越窮!
我們也是有過教訓的……
那麼孔子這句話難道一點道理都沒有嗎?
當然不是,我們要引申的去理解這件事,如果不搞平均主義,那麼勢必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最後形成兩個不同的階級,又回到了封建社會甚至奴隸社會。
我們一直在緻力于一部分先富起來,再帶動其餘人共同富裕,而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其實就類似于封建主了,他們現在就在執行孔子的這句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比如支付寶全民發紅包,比如免費醫療,比如免費上學,比如家電下鄉,比如公租房等等。更重要的則是,多得多交稅,這也是一種平衡手段,當然崔口中的少交漏交的人實在可恥!
就是讓人們不至于特别不安,你們開保時捷,開寶馬奧迪,我還可以坐公交車,坐地鐵,甚至買輛奧拓,同樣風吹不動,雨淋不到;你坐頭等艙,我坐經濟艙,一樣能同時到達目的地;你穿三萬塊錢的衣服,拎五萬塊錢的LV,我穿一百塊錢的衣服,拎三十塊錢的包,一樣保暖,一樣保險;你吃山珍海味,喝八百塊錢的咖啡,我吃雞肉豬頭肉,喝五十塊錢一斤的茶葉,一樣能吃飽喝足。
就像過去一樣,保你吃飽穿暖住好,那麼境内也就穩定了。
所以,孔子所說的那句話放到現在還是适用的,就看那些利用政策或者眼光以及勤勞雙手和聰明大腦先富起來的那批人怎麼用了!
不知道楊角風這樣說,大家能不能理解?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