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美國第一次公開的朝鮮戰争

美國第一次公開的朝鮮戰争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14:25:48

1973年,美韓聯合部隊駐軍基地内。

夜深人靜,微風陣陣。基地内的燈光卻未曾熄滅,彰顯着工作人員的忙碌。不知過了多久,一個身材魁梧的男人望着手中的計劃,自信一笑,壯志滿胸。這個男人,正是美韓聯合部隊的司令,詹姆斯·F·霍林斯沃斯将軍。

四個碩大的數字印在那份絕密計劃的開頭,彰顯着它非凡的地位。實際上,這份計劃的确來頭不小,它的出現,意味着美國正在密謀發動第二次朝鮮戰争。而計劃中的内容,更是嚣張異常,甚至将矛頭直接指向了中國。

美國第一次公開的朝鮮戰争(73年美國秘密計劃第二次朝鮮戰争)1

這究竟是一份怎樣的計劃?美國為何想再次在朝鮮地區發動戰争?在這份計劃裡,中國又處于怎樣的位置?

這一切,都得從上世紀70年代的世界新局勢說起。

一、和平号角:六、七十年代的世界新局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得到了暫時的喘息,戰争漸漸退出曆史的舞台,呼喚和平的号角聲吹響,發展與合作成為主流,世界新局勢出現。

然而,戰争的陰雲看似散去,但美蘇新一輪的争霸已然躍躍欲試,兩極格局影響不減,世界上的每個國家都被裹挾其間。

恰逢此時,亞洲格局發生變化,美國毫不猶豫地抓住了機會,極力改變其在亞洲地區的外交格局。

例如,中美之間的關系,便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得到了極大的改變。

美國第一次公開的朝鮮戰争(73年美國秘密計劃第二次朝鮮戰争)2

不僅如此,原本僵持不下的朝鮮與韓國也首次展開了具有實質性意義的對話。

盡管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這次對話最終在1973年下半年陷入停滞。但是,正是通過這次對話,朝鮮的國際處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它不僅成功與超過六十個國家建交,還迫使美國不得不開始重新審視這個國家。

早在1972年,美國就已經允許本國的記者訪問朝鮮,進行新聞追蹤。一年後,美國政府開始強調“不要孤立北朝鮮”的政策,還告訴韓國外交部部長,北朝鮮的危險系數已經下降,因此無法再堅持不與他們産生交集。

很快,美國的學術界與宗教界也獲得了前往朝鮮的資格,沒過兩年,美國甚至放開了本國公民去朝鮮旅遊的限制。

他們甚至向聯合國提議,希望聯合國能夠同時接納南北朝鮮加入。

美國第一次公開的朝鮮戰争(73年美國秘密計劃第二次朝鮮戰争)3

美國所做的一切,似乎是在将世界引導向更好的方向。但我們必須明白的是,美國當時仍然深陷越南戰争的泥潭,國内反戰的浪潮可謂是一波接着一波。

倘若再次發動戰争,無異于勞民傷财,吃力不讨好,所以美國政府幹脆順水推舟,趁着國際整體局勢寬松之際,向朝鮮表示友好。

可是,美蘇冷戰的大前提始終才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主旋律,美國從未放棄過争霸。如此一來,與朝鮮的根本性沖突依然存在,隻需一個導火索便可引爆。

隻不過,不同于過去轟轟烈烈的熱戰,美國決定以更加隐蔽與長期的方式,對朝鮮進行威懾。

簡單來說,美國既想要和平發展的好處,又不願意失去戰争的潛在紅利。在這樣的雙面性的糾葛之下,暗戳戳醞釀第二次朝鮮戰争的計劃應運而生。

而無論怎樣的暗流洶湧,都需要一個導火索。

這個導火索,其實在1969年4月,已經到來了。

美國第一次公開的朝鮮戰争(73年美國秘密計劃第二次朝鮮戰争)4

二、暗流洶湧:“第二次朝鮮戰争”

那年春天,朝鮮公然在日本海上空打下了美國的一架EC-121偵察機。消息一出,舉世嘩然。遠在華盛頓的尼克松聽到彙報後,拍桌而起,怒不可遏。

很快,朝鮮方面就給出了回應。

朝鮮認為,美國的偵察機侵犯了朝鮮的領空,還試圖逃離,因此受到攻擊合情合理。但美國卻完全不能認可這種說法,他們指出,偵察機距離朝鮮80海裡,朝鮮一向主張12海裡的海洋權,遠遠談不上“侵犯”二字。

美國第一次公開的朝鮮戰争(73年美國秘密計劃第二次朝鮮戰争)5

沒過多久,美國政府内部便達成了一緻。他們認為,這次事件是一次極為嚴重的危機,必須引起重視。全世界也都在關注着這個事件,要看美國如何回應。

然而,向來做派蠻橫的美國卻一反常态,硬生生咽下了這口氣,選擇暫時不采取軍事行動。

做出這一決定的,是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

比起在軍事上的強力打壓,尼克松選擇了利用政治手段進行抗議。

事情發生幾天後,尼克松就提出,要向聯合國安理會和朝鮮軍事停戰委員會提出嚴正抗議。

然而,抗議明顯沒有獲得效果,朝鮮不僅在這件事上态度強硬,甚至還特意增加了國防預算,以備不時之需。美國将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可謂是恨得牙癢癢。

但即便如此,尼克松政府依然選擇了退避。

美國第一次公開的朝鮮戰争(73年美國秘密計劃第二次朝鮮戰争)6

正如同先前時代背景中所說的那樣,彼時越南問題才是美國最關心的。尼克松自己就曾在新聞發布會上強調,美國會将所有行動放在更大的背景下考量,而越南才是他們最優先考慮的地區。

不論如何嚣張,美國的軍事實力也不可能支撐兩場同時在亞洲進行的戰争。因此,隻要有越南牽制,美國對朝鮮就強硬不起來。

另一方面,美國必須考慮到韓國。

韓國一向是美國的堅決追随者,同時也是美國在遠東地區一枚重要的棋子。倘若真的要以軍事實力硬碰硬,那朝鮮的确打不過裝備精良的美國。可若是面對實力不相上下的韓國,朝鮮便有了許多種打擊方式。

美國明白,隻要自己對朝鮮采取行動,那麼朝鮮就一定會把炮火轉向韓國。屆時,美國的利益毫無疑問會受到影響。

在多重因素的考量下,美國決定吃了這個悶虧。然而,依照尼克松的性格,他絕對不是一個會輕易翻篇的人,他實際上對這種低調的處理方式十分不甘心。

因此,在這場危機結束之後,尼克松立刻下令,開始研究如何在限制沖突的大前提下,未來對朝鮮進行軍事打擊。

而這道命令,正是“第二次朝鮮戰争”謀劃的開始,也是大名鼎鼎5027計劃的前奏。

當時,尼克松叫上了自己的得力幹将基辛格等人,列了一份有關朝鮮的“菜單”。他們将打擊朝鮮的辦法從輕到重排列,由甄選朝鮮的軍事設備,到代号為“自由墜落”的有限核打擊,可謂是無所不包。

美國第一次公開的朝鮮戰争(73年美國秘密計劃第二次朝鮮戰争)7

光是1969年6月到9月,美國國防部就先後制定了22個軍事行動方案,令人膽寒。不管是常規戰争,還是全面宣戰,美國竟然都曾經做過考慮。

但是,最終這些計劃都被束之高閣,美國在等待一個更加穩妥的,具有持續變化性的方案。幾年後,5027計劃橫空出世。

5027計劃的誕生,還與美國在韓撤軍息息相關。

韓國在誕生之初,就成了美國的小弟。出于“保護”韓國的目的,美軍常年駐紮在此,兩國之間的關系可謂是十分糾葛。

韓國人既恨美國人的控制,又離不開美國人的照顧,久而久之,韓國也就順理成章地接受了那支駐紮在本國土地上的美國軍隊。

然而,就在70年代初,美國卻突然翻臉不認人,提出要減撤在韓國的軍隊。

實際上,這是尼克松政府對于美國自身利益發展的考量。

原因很簡單,要面子。

盡管投入了巨大的财力與人力,但美國還是在越南戰争中慘敗,需要迅速從越南撤軍。此時灰溜溜地走了,美國臉上難免挂不住。

于是,他們便想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隻要同時也從韓國撤軍,就可以故作高深地表示:我們不是打仗輸了才撤軍,而是有計劃的從亞洲撤軍。

美國第一次公開的朝鮮戰争(73年美國秘密計劃第二次朝鮮戰争)8

然而,美國要撤軍的消息一出,最慌張的是韓國人。

他們害怕朝鮮借此機會向韓國開戰,而為了安撫惴惴不安的韓國人,同時敲打他們謹慎對待朝鮮,美國當機立斷決定:要制定一套針對朝鮮的戰争計劃。

而這個計劃,恰恰與1969年美國高層的設想不謀而合。可以說,這個計劃本身,就是尼克松政治主張的延續。

最終,這個計劃由美韓聯合部隊司令詹姆斯·F·霍林斯沃斯提出,被授予代号5027。

四個簡單的數字背後,卻有着深遠的意蘊。

其中,50代表着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而2則指朝鮮半島,7是整個作戰計劃的序号,這個計劃的英文名叫“OPLAN5027”。

計劃看似複雜,但實際上非常清晰,在它誕生之初,核心思想隻有一個,那便是保護韓國。

美國強調,要是朝鮮半島爆發了任何大規模的武裝沖突,那麼美國會立刻救援韓國,向整個朝鮮半島增派兵力。

為了更進一步确認計劃的可實施性,美國甚至預設了朝鮮進攻韓國的三個階段,并以此做出了應對方案。可以說,在美國的設想裡,5027計劃實施的那天,便是“第二次朝鮮戰争” 打響的時候。

他們信誓旦旦的向韓國保證,不管朝鮮的進攻如何迅猛,美國都會首先保衛住韓國的首都漢城,然後集結軍隊,準備反攻。

等到美國的援軍一來,那時韓國的部隊也已經恢複了元氣,兩者裡外夾擊,就能輕松奪回失地,擊垮朝鮮。

美國第一次公開的朝鮮戰争(73年美國秘密計劃第二次朝鮮戰争)9

正是因為有了這套秘密制定的5027計劃,韓國人的心才算是放下了。

不難看出,在這份計劃制定之初,美國軍方的态度仍然趨向于保守,整個5027計劃都是被動防守型的,建立在自保的前提下。

然而,随着時間的推移,5027計劃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它從一份以防禦為核心的計劃轉向了進攻。

美國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促成了5027計劃的轉變?

三、嚣張計劃:不斷變化的“5027”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5027計劃在誕生之初,就具有長期性。

為了确保計劃的可實施性,美國軍方規定,5027計劃每兩年就要修改一次,配合當時的情況而動。

但是,先前無論怎樣修改,計劃的核心内容依然沒有改變,大多是在細節上小修小補。計劃的實質發生真正改變,是在1994年。

而這一切,與朝鮮的核武器問題有關。

朝鮮的核問題由來已久。

美國始終在暗中監視朝鮮的核武器動态,朝鮮也不甘示弱,始終在要求美國撤出設置在韓國的核武器。

雙方氣氛劍拔弩張,一觸即發。後來随着美國戰略的推進,布什總統撤出美國在世界各地部署的核武器,美朝關系才得到了改善。韓國和朝鮮甚至共同簽署了《朝鮮半島無核化宣言》,保證地區和平。

但就在該宣言簽署的一年後,朝鮮再次就核武器問題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發生争執,雙方不歡而散。事态在1993年進一步升級,朝鮮第一次正式宣布,要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美國第一次公開的朝鮮戰争(73年美國秘密計劃第二次朝鮮戰争)10

至此,美國覺得到了不得不出手的時候。

于是,1994年所修改的5027計劃第一次越過了三八線,目标從保衛漢城,直接變成了攻占平壤。

在随後幾年的修改中,5027計劃越發嚣張。美國不僅拉了日本入夥,聲明要是戰争爆發,他們可以直接使用日本的軍事基地,還标注了自己可以先發制人的發動攻擊,決定在朝鮮半島部署導彈防禦系統。

而美軍的計劃中,中國的身影也出現的越發頻繁,許多計劃将矛頭直指中國,言辭激烈。

美國人在計劃裡聲稱,即便中國出兵幫助朝鮮,美國也能不費吹灰之力将朝鮮拿下。倘若中國不出兵,美國隻需要短短幾天,就能結束戰鬥。

由此可知,美國始終将中國同樣放在敵人的位置上,但礙于中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又不得不有所忌憚。

美國第一次公開的朝鮮戰争(73年美國秘密計劃第二次朝鮮戰争)11

然而,美國的如意算盤,卻至今仍未實現。

5027計劃更像是一種政治上的訊号。

美國的确有挑起第二次朝鮮戰争的意圖,無奈實力不支撐,所以它故意放出信号,讓朝鮮陷入緊張,同時震懾中國。

但美國似乎忘記了自己曾經在朝鮮戰場上的失敗,中國人也絕不會任由它胡來。在未來的日子裡,這份計劃究竟會如何繼續發展,還要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 周小龍.透過“5027作戰計劃”看美國對朝動武的可能性[J].東北亞論壇,2003,(第4期).

2、馮立冬主編. 虎視中國[M]. 北京:新華出版社, 1999.08.

3、紅衛,尉哲.再戰三八線——美軍第二次朝鮮戰争構想揭秘[J].大衆科技,1999,(第8期).

4、梁志.20世紀70年代初朝韓關系的緩和及其影響[J].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第4期).

5、劉合波.1969年美國對朝鮮擊落美偵查機的反應[J].經濟社會史評論,2017,(第3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