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洽,如何自洽?
自洽這個詞近兩年更多的被提及和應用,大部分是一些名人所說。
剛接觸到這個詞的時候,我把它理解為個人對自身的狀态感覺到比較舒服和自在。後面,讀到一些書,關于認識自我,個人成長等,我把自洽的感受延伸。史欣悅律師曾表達自洽是在不确定的日子裡向内看。我内心是認可的,但我覺得并不是全部。在此也是表達一些自己的拙見。
在還未更深刻的體驗豐富的人生旅途的節點上,我把自洽理解為對過往的接受和未知的自省。自洽,一個”自“将我們引向内心的感受,一個“洽”有種得其所的分寸。
那麼如何自洽?自洽從某種角度來講我把它歸屬于成長。如,小孩子在得不到滿足時會憤怒,哭泣。而成人之後有的人便會欣然接受得與失,愛與恨等等,這似乎就是自洽的一種表現形式。因此,這裡我自顧自把它們之間聯系起來。自洽如果納入自我成長,那實現的途徑探讨起來就變得明朗。
首先,本體而言,接受自己,要求自己。
其次,連接而言,展現自己,找到自己。
以後,随着閱曆的豐富,可能會對自洽這個詞有更多的體會與認知。但總的來說,我想它應該是一個褒義詞,也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自洽,接受自己,認可自己,期待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