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篇僅有755個字的高考文言文作文,被閱卷老師一緻認可給予滿分。
當年,這篇作文是江蘇省唯一一篇滿分作文,自然而然地迅速走紅網絡。
讀過的、能讀懂的人,都大呼神奇。
沒讀過的、也讀不懂的,看别人揮旗呐喊,也跟風狂歡。
确實,對大部分人來說,這篇文章隻停留在“看不懂”的地步。
一個個生僻字,直讓人腦殼痛。
先不說普通人,即使在閱卷的時候,剛開始就難倒一衆老師。
這篇作文太難了,不是寫的難,是我們改的難啊!
根本不敢下筆改,連閱讀理解都是問題!
後來,古文獻專家吳新江教授在查閱資料之後,寫了一篇長達四頁、2000多字的注釋。
通過吳教授的注釋,大家才終于看懂這篇作文的真正意思。
高深的立意,流暢的文風,馬上吸引到閱卷老師。
最終,這篇作文在當年的江蘇高考作文中一騎絕塵,得到滿分。
(王雲飛在宿舍)
這篇轟動全國的作文,出自江蘇18歲男孩王雲飛。
北大校長看到相關報道和作文内容後,被少年的才氣深深折服。
高考成績出來後,雖然王雲飛的成績離北大還有一定距離,但還是被決定破格錄取。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雲飛竟不假思索地拒絕了這份“天降之喜”。
古文奇才王雲飛,為什麼這麼牛?
事情過去12年,現在的他,過得怎麼樣?
2010年6月,江蘇省高考閱卷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着。
忽然,一篇令人“抓狂”的文章橫空而出,給嚴肅寂靜的閱卷現場帶來一陣躁動。
文章通篇使用的是純文言文體,生僻字非常多。
就連閱卷老師,都不能完整地通篇讀完,更别說理解意思了。
于是,這張卷子被上交評卷專家組,其中,就有古文獻專家吳新江教授。
吳教授拿到卷子之後,并沒有立刻進行評分,而是先對照字典和資料做出長達兩千多字的嚴謹翻譯。
之後,他對這篇文章大為贊歎。
不僅普通閱卷老師不認識、看不懂,就連我這個教古典文獻的老師,也不全懂。
有些見過但沒用過,還有四五十個古字根本不認識。
回去後我查閱資料,做了注釋,光注釋就寫了滿滿4頁!
接受采訪時,吳教授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王雲飛)
他表示,隻是光會用文言,會寫古字,實際算不上什麼,文章切題才是第一要務。
王雲飛的這篇文章,雖然另辟蹊徑,但并非嘩衆取寵。
他使用的是嚴格的骈體古文,同時多次引經據典。
更重要的是,文辭優美,緊扣主題,所以無論是寫作難度,還是内涵,都十分完美。
文章的題目是《綠色生活》,王雲飛先從21世紀環境遭到破壞的現實情況開始說起。
接着“古為今用”,渴望可以回溯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農耕時代,進而呼籲人們保護環境。
吾所思者,河泮水墺,楊槐蓁蓁,町疃(tuǎn),柳榆其秝(lì)。
苾葌柅柅遊屮(chè)葳蕤,見柳而人不攦,視草而衆不蹸,日駕雙軑(dai)之車,斐斐闾巷之間,目不複睺,鼻不再鼽(qiú),鳥不驚人,鲋遊沴然。
經過綜合考慮,盡管這篇文章隻有755個字,但還是被打出滿分成績。
高考滿分作文非同尋常,尤其是在時間極為緊張的考場。
如果沒有紮實的文化底蘊,沒人敢輕易動筆寫文言文。
所以,文章一經曝光,考生王雲飛就被各方媒體挖掘,家喻戶曉。
很快,記者就采訪到本人。
讓人們驚訝的是,如此文采斐然之人竟然是一名理科生,來自江蘇如臯中學。
面對采訪,王雲飛一點都不怯場,看上去非常從容。
1.68米的身高,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鏡,文質彬彬,笑容樸實。
他表示,自己從小就對古文感興趣,曾經把《資治通鑒》翻爛。
在此前的多次考試中,就已經嘗試文言文體的寫作,其中有武俠小說、文言文小故事等。
一句話總結,就是厚積薄發,量的積累才能引起質的飛躍。
(王雲飛高考作文滿分後接受采訪)
當然,王雲飛不僅文章寫得好,他的高考總成績也不差,超過當年一本分數線19分。
他吸引到衆多高校的注意,其中就包括北京大學。
雖然高考總成績并不拔尖,但北京大學願意為了他的文采而破例降分錄取。
這對于一個苦讀十幾年的學子來講,應該是夢寐以求的事情。
但讓人吃驚的是,王雲飛竟然堅決地予以拒絕。
感謝北京大學的青睐,隻可惜我已經決定留在江蘇了。
原來,在北大抛出橄榄枝之前,東南大學已搶先一步,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對王雲飛的預錄取工作,專業是該校的王牌——土木工程。
面對這個結果,很多人不解。
因為無論從社會地位還是資源來講,北京大學都遠超東南大學。
就算王雲飛反悔,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王雲飛并未猶豫,擲地有聲:
做一個有誠信的人,就要做到一口唾沫一顆釘。
要忠于自己的選擇,豈能像三國呂布那樣反複無常,豈不讓人恥笑?
深受國學影響的王雲飛,骨子裡清風明月,令人敬佩。
當然,他的選擇也招來不少質疑。
許多人認為,有如此文采的人,更應該在文學方面有所造詣;
而不是“與世俗同流合污”,選擇回報度更高的專業。
(茅以升教授)
面對質疑,王雲飛不曾動搖,他堅持自己的選擇:
茅以升教授是我的偶像,他是東南大學土木工程系的創始人。
他曾經說‘土木工程是工科之主幹’,這句話給了我學習的動力和方向。
我小時候的志向就是長大後投身于社會,為社會做出個人應有的貢獻。
我的産業報國的夢想不會變化,我一定要學習工科,所以選擇東大。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他并不是一時興起,而是植根于心的夢想。
他最愛唱的歌是屠洪剛的《精忠報國》,他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實業報國。
而文言文,隻是一個興趣愛好。
隻不過,優秀的人,做什麼都力争優秀。
清晰的方向,堅定的意志,笃定的選擇,給予許多青年學子啟迪。
而追溯王雲飛的成長史,我們又能感受到厚積薄發的力量。
1992年10月,王雲飛出生在江蘇省如臯市原鎮文莊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父親常年在外打工,母親在家陪伴孩子,是典型的傳統中國家庭。
少時的王雲飛,家境雖不富裕,卻并未受過生活上的委屈。
父母盡自己的全力,為孩子們創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有句話說:不出意外的話,你的孩子注定平凡。
王雲飛的人生路,也在平凡中往前延伸。
直到,他對古漢語的興趣被挖掘出來。
(王雲飛經常翻閱的古漢語字典)
王雲飛的父親是個建築工人,幹的是純體力活,全國各地奔波。
雖然沒上過幾天學,肚子裡沒什麼墨水,但他卻知道,讀書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
所以,每次回家時,他都會給兒子帶回去很多書。
其中,就有古文書籍和中國古典名著。
王雲飛就是在這些書籍潛移默化的影響下, 愛上了讀書,尤其是文言文體。
我記得爸爸給我買回來的第一本書是《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其實那一次還有很多經典的書籍,但是我對那本書印象最深刻。
因為以前從來沒有看見過古漢語的相關内容,我們課本上、作文書上都是現代文嘛。
接受采訪時,王雲飛回憶起與古漢語結緣的故事,眼神中透露出懷念和熱愛。
因此,他很早就喜歡上讀《史記》、《尚書》、《資治通鑒》等晦澀難懂的書籍 ;
就像其他小孩兒讀《西遊記》、《水浒傳》一般,津津有味,癡迷不已。
在其他同學對古詩文言尚且懵懂的時候,他已經可以把中華優秀典籍倒背如流了。
初三的時候,課本上剛剛出現大篇文言文。
這對于很多學生來講,在學業上都是不小的壓力,但王雲飛卻非常享受。
他看那些文章像看白話文一樣簡單,并且常常沉浸其中。
休息的時候,愛看書的同學通常都會選擇一些小說和閑書來緩解課業的疲勞。
隻有王雲飛,依舊埋頭在浩瀚冗雜的古典籍裡,安安靜靜,渾然忘我。
每當别的同學喊他玩,他不為所動時,同學們就會陸續地沖到他身邊。
起初,在一衆少年驚詫的眼神中,王雲飛面前晦澀難懂的大部頭書籍格外吸睛。
書上面,還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注釋和心得。
由此,王雲飛成了衆所周知的古文能手,同學們遇有什麼問題都愛請教他。
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每個人都面臨着選擇。
能夠排除外界的幹擾,清醒地選擇人生方向,并為之堅守,是一件非常難能可貴的事情。
因為在這條路上,一個人最終成為的,是他完完全全遵從本心的自己。
(王雲飛和老師們)
而王雲飛,在剛上大學的時候,就已經做到了。
他把工程師當作理想職業,高中的時候就力排衆議選擇了理科,并且全心付出;
他知道自己對古文有一種單純赤誠的興趣,所以就把課餘時間盡量用在古文的學習研究上,同時參加一系列有關的活動。
高二時,學校舉行文藝大賽,王雲飛帶頭參加。
每逢課餘時間,王雲飛都端坐在教室裡翻閱各種古籍,心無旁骛。
他時而凝思,時而動筆。
那是他在精心打磨舞台劇《武松打虎》的劇本,沒有同學去打擾他。
劇本打磨好之後,他又利用課後時間組織大家排練。
在擔任導演的同時,他還出演主人公武松的角色。
老師和同學們時常可以看到,在教室後方的角落中,王雲飛扮演着惟妙惟肖的武松,和一衆同學排練“梁山好漢”的故事。
大家都跟随着他設計的故事情節進行跟進。
那次表演,班級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
在其他方面,他都極為堅定專注,就像他對古文的愛一樣。
語文老師楊曉莉說,從來沒有見過一個課餘時間不玩遊戲、不打鬧,隻讀古文的學生 。
她非常喜歡這個成績優異的男孩子,在學習上格外照顧他,還允許他在課堂上自由閱讀喜歡的書籍。
楊老師唯一的擔心是,王雲飛雖古文底蘊深厚,但總是使用一些生僻字,考場上極容易擦邊吃虧。
畢竟,高考閱卷有一個時效性,所以,每次給他的作文打分都偏低一些。
但少年心性總是驕傲有力,自信張揚。
王雲飛不僅沒有停止古文創作,還愈挫愈勇,直到越來越流暢。
(學校裡的王雲飛)
高考前夕,他告訴父母,他要冒險在考場上寫文言文,并提前說明可能會“名落孫山”。
一篇作文足足60分,在高考落後一分,就要甩掉“千軍萬馬”的戰場上,作文的失誤是無法估量和挽回的。
王雲飛的父親王先鋒是個粗人,常年在外,不知道兒子把古漢語字典摸的起毛邊,也看不懂兒子日常寫的作文。
他隻知道兒子的成績還不錯,希望兒子可以按部就班,規規矩矩地上一個好大學 。
他不喜歡聽兒子說意外 ,所以老實本分的他,難得極為嚴肅地對王雲飛說:
安分守己,别亂來。
王雲飛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但還是滿載搏一搏的心态。
考試那一天,他交出一篇純文言文的“綠色生活”的文章。
毫無疑問,他賭赢了,大獲成功。
當他的老師看到這篇文章以及專家組的評價和社會輿論時,又驚又喜。
少年膽識過人,劍走偏鋒,但因才華斐然,終是未被辜負。
在東南大學的新生開學典禮上,王雲飛用了一句古話,說明了自己想要“循着狀元實業家”張骞的道路前行的決心。
遠長志,長躬行,以成大事。
言辭振振,慷慨激昂。
開學後,他應學校要求,用古文寫了一篇東南大學的簡史。
雖然他自嘲到:
比高考寫那篇文章難多了。
最終也還是不負衆望,寫出了一篇極為優秀的古文。
不過,愛好終究是愛好,王雲飛一直把愛好和人生方向分的很清楚。
所以,大學期間,王雲飛一直孜孜不倦、刻苦學習專業知識,朝着心中的夢想邁進。
(東南大學)
他每天奔走在教室與圖書館之間,用心鑽研,學習成績突出,是師生公認的優秀青年。
畢業後,他已經掌握紮實的基本功,被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選中,擔任見習工程師。
在公司,他依舊全神貫注于自己的職責,一如既往細細鑽研,憑借着吃苦耐勞和紮實功底積攢了極好的口碑。
一年後,王雲飛剛結束見習期不久,就被委以重任。
在2015年開工的上海虹橋商務區、核心區一期07—2項目土建工程中,擔任見習工程師。
這個項目最後獲得“全國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成果三等獎”和“上海市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成果一等獎”。
這一次,提到王雲飛,人們想到的不再是“古文奇才”,而是建築行業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同年,王雲飛升任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營銷經理。
這個時候,他也才剛剛過23歲生日。
這個年紀,許多年輕人正處于成長的迷茫期。
而王雲飛,已經踏踏實實走上人生的初步規劃。
更重要的是,不驕不躁,甯靜緻遠。
遇事不能浮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計劃好,不怕麻煩的去更改、修整。
再次接受采訪的王雲飛,西裝革履,面容赤誠,成熟穩重。
他對自己也極有信心:
實業報國,是我認為最安心、最貼心的報國方式了。
土木工程給了我這個機會,所以我更不能放棄。
接下來的短短幾年,王雲飛一直穩步升遷,并在2017年又獲得中建八局的年度創優争先獎。
随後成為中建八局總承包公司助理總經理,分管整個江浙滬地區的市場經營,承包大的國家級項目,穩穩當當走在實業報國的道路上。
(王雲飛在中建八局)
對于這個結果,人們在敬佩的同時還有疑惑:
曾經名噪一時的“古文天才”,難道已經放棄古文了嗎?
對此,王雲飛是這樣解釋的:
文言文帶給我的不隻是知識,更有處變不驚的心境。
在他沉穩的面龐上,你可以看出他和中國文化相輔相成的溫潤氣質。
有人透露,閑暇時間,王雲飛一直在寫網絡小說,偶爾也會在朋友圈發幾篇自己寫的古體文,依舊文采斐然。
他沒有放棄,一直保持着初心。
他隻是,對每一份選擇都盡力而為。
世界是喧鬧的,輿論是多元的,生命是有長度的。
而我們如何度過時間,塑造自我,是人間逆旅中極為重要的課程和内容。
從王雲飛身上,我們既可以看到勤奮、付出、珍惜,還能看到膽量、堅定、不反悔、不怕苦。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面臨很多事情,很多道路,需要做出選擇。
這個時候,能否堅定内心,一往無前,直接關乎一個人的人生能夠到達的地方。
因為,心不定,腳難動。
因為,四處觀望,不懂取舍,注定無疾而終。
(王雲飛<右>)
王雲飛雖然不按常規出牌,每一個選擇都出人意料。
但是在每一個選擇的背後,他都是遵從本心的;
每一段旅程中,他都在踏踏實實地用心丈量。
他知道自己要什麼,有定力,思想集中。
我想,這是我們許多人應該去學習的。
因為,明己所求,方能摒棄喧嚣;
一步一行,方能走得長遠。
作者:朱小鹿&平笙
關注我@朱小鹿,閱讀更多百萬級爆文。
你好,我是朱小鹿博士,是90後,也是武漢大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後。
主業一門心思搞科研,副業用零碎時間寫稿。
用動人的筆觸,寫走心的真實故事。
關注我@朱小鹿。或者點贊、評論、私信我,互相探讨學習,一起努力蛻變,成為更優秀的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