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詠蟬詩三絕

詠蟬詩三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2 05:03:18

①蟬· 虞世南(唐初)

垂緌(ruí)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jiè)秋風

譯文:蟬低着頭吮吸着清透的露水,如流水般連續的叫聲透過稀疏的梧桐。身居高處聲音自然傳的很遠,這并不是憑借秋風傳遞的原因。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1

背景介紹:虞世南,曆經南朝陳、隋朝,一路坎坷,但始終堅持高潔的品格,在亂世中仍然堅持正道,隋末唐初,受唐太宗知遇之恩,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絕。一曰忠義,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詞藻,五曰書翰“),後逐漸位高爵顯,心情曠達舒暢,這首詩就是寫于這個時期!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2

詳解:這首托物寓意、寄情于物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首句“垂縷(ruí)飲清露”“縷(ruí)”是古人結在颔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好像下垂的縷(ruí),所以說是“垂縷”。

古人認為蟬兒生來品性高潔,栖息在樹的高處,隻飲用清透的露水,所以說是“飲清露”。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實際上是比興自己。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3

"垂縷”暗示高貴的官員身份,在古代隻有顯貴的官員才頭戴冠纓,所以經常以“冠纓”來代指高官。高官厚祿,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詩人這裡,将“貴”與“清”做統一,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需借助“貴”作反鋪墊!

第二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傳遞悠遠。梧桐是高大的樹木,一個“疏”字,寫出了梧桐的高挺清拔,而且和第四句“秋風”相呼應。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4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jiè)秋風”,這裡的“藉(jiè)”通“借”,是借助、憑借的意思!這是整個詩篇中寄情于物的畫龍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深論。

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借助于秋風的傳送,詩人這裡卻别有深意,強調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緻遠!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5

這種獨特的感受表達了詩人心中認定的一個真理:立身于世,無論何時何地始終堅守品格高潔的人,根本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然能夠聲名遠播,正像三國魏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後世”。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6

②詠蟬·駱賓王(唐初)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譯文:秋天的蟬兒在鳴叫,作為囚徒的我不由得陷入深思。看了看蟬兒的兩鬓烏黑,再看看自己的頭發已經白了。秋露濃重,蟬兒飛行困難,寒風陣陣,輕易地把它的鳴唱淹沒了。沒有人相信蟬兒是高潔的,又有誰能相信我的清白,為我表述我的内心呢?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7

背景:駱賓王寫這首詩時,正值唐高宗李治統治時期,因為上疏論事得罪了武後,遭受誣陷,以貪贓罪名下獄,這首詩正是寫于獄中,詩人以己觀蟬,将自己的無奈和高潔寄托于蟬,表露自己雖然冤屈,但無處訴說的心境!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8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首二句采用起興手法,通過蟬聲引發他鄉之客思念家鄉。“西陸”指的是秋天,“南冠”指的是囚徒,本詩一開始就描寫秋蟬高聲歌唱,接下來就點出詩人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9

“不堪玄鬓影,來對白頭吟。”三、四兩句,一句說蟬,一句說自己。詩人幾次諷谏武則天,以至于被下獄。大好的青春年華,經曆了政治上的折磨,已經是滿頭白發。在獄中看到這高唱的秋蟬,還是兩鬓烏玄,兩兩對照,不禁自傷老大!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10

白頭吟又是樂府名曲。相傳西漢時司馬相如對卓文君愛情不專後,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傷。其詩雲:“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在這裡,詩人巧妙地運用了這一典故,進一步控訴執政者辜負了詩人對國家的一片忠愛之情。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11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接下來五、六兩句,兩句中無一字不在說蟬,也無一字不在說自己。“露重”、“風多”比喻環境的壓力,“飛難進”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響易沉”比喻言論上的受壓制。蟬如此,我也如此,物我在這裡打成一片,融渾而不可分。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12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秋蟬高居在樹上,風餐飲露,有誰相信它不食人間煙火呢?通過這句詩,詩人自喻自己高潔的品性,不被當時的人所了解,相反地還被誣陷入獄,“無人信高潔”之語,也是對自己被栽贓陷害的辯白。

正如屈原在《離騷》中所說:“世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哪一個來替詩人雪冤呢?“卿須憐我我憐卿”,隻有蟬能為我而高唱,也隻有我能為蟬而長吟。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13

③蟬·李商隐(晚唐)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譯文:

蟬本來就因為栖身在高枝上才難以飽腹,它鳴叫不停卻無人理睬真的是耗費了感情啊。叫到五更以後已經是聲嘶力竭、稀稀落落快要斷絕了,可是那棵樹依舊是滿樹碧綠,無動于衷,真的是無情啊!我遠離家鄉做官,職位低俸祿少,像桃梗小人一樣漂泊不定,家鄉的田園已經是長期荒蕪,雜草早已長平。勞煩你了,你的境遇讓我能夠警醒,我如今是一貧如洗,全家像水一樣清寒。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14

背景:處于晚唐時期,平生曾兩度入官秘書省,但最終未能得志,處境每況愈下。該詩就是表達了他雖仕途不順,職低位卑,漂泊無依,但仍然堅守清高之志的信仰!

古人有雲:“昔詩人篇什,為情而造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這首詠蟬詩,就是抓住蟬的特點,結合作者的情思,“為情而造文”的。詩中的蟬,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15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高”指蟬栖高樹,暗喻自己的清高;蟬在高高的樹上吸風飲露,所以“難飽”,這又與作者當下的感受暗合。。

但這樣的鳴聲是白費,是徒勞,因為不能使它擺脫難飽的困境。這是說,作者由于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貧,雖然向有力者陳情,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最終卻是徒勞的。

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清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唐詩别裁集》)這确是一語破的之論!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16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這裡把不得志的感情推進一步,達到了抒情的頂點。蟬的鳴聲到五更天亮時,已經稀疏得快要斷絕了,可是一樹的葉子還是那樣碧綠,并不為它的“疏欲”而悲傷,顯得那樣冷酷無情。

這裡接觸到詠物詩的另一特色,即無理得妙,蟬聲的"蔬歌斷”,與樹葉的“碧”兩者本無關涉,可是作者卻怪樹的無動于衷。就寄托身世遭遇說,責怪有力者本可護佑蔭庇而卻選擇“無情”。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17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抛開詠蟬,轉到自己身上。作者在各地當幕僚,是個小官,所以稱“薄宦”。

“梗猶泛”,典故出于《戰國策·齊策》:桃梗(桃木人)謂土偶人(泥人)曰:“子(你),西岸之土也,挺(塑起)子以為人。至歲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則汝殘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殘,則複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刻削子以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則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18

這裡詩人經常在各地流轉,好像大水中的木偶到處漂流。這種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懷念家鄉。

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田園将蕪胡不歸。”更何況家鄉田園裡的雜草和野地裡的雜草已經連成一片了,作者思歸就更加迫切。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19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又回到詠蟬上來。

錢锺書評論這首詩說:“蟬饑而哀鳴,樹則漠然無動,油然自綠也。樹無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20

這三首唐詩,詩體同為五言絕句(五言律詩),技法同為比興手法,主角同為秋蟬,卻表達了詩人不同的處境和心情!

清施補華《岘傭說詩》雲:“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隐“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

詠蟬詩三絕(唐代文壇詠蟬三絕)21

這三首詩都是唐代托蟬寄意的名作,但由于作者地位、遭際的不同,雖同樣工于比興寄托,卻呈現出殊異的面貌,構成富有個性特征的藝術形象,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