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這個操作成功避開所有正确答案

這個操作成功避開所有正确答案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2 05:03:26

這個操作成功避開所有正确答案?6月中旬的華北平原草木蔥茏、麥浪滾滾,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這個操作成功避開所有正确答案?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這個操作成功避開所有正确答案(限于這3個條件它被選中了)1

這個操作成功避開所有正确答案

6月中旬的華北平原草木蔥茏、麥浪滾滾。

吳橋縣士學糧棉種植合作社的麥田裡正在進行小麥實收測産。

畝産718.63公斤!

經過專家組仔細丈量田塊面積、機械收割脫粒、精确稱重和按标準扣除雜質、水分,最終得出測産結果,比吳橋縣2014年創下的河北省節水高産紀錄畝産714.02公斤增加4.61公斤,再次創下滄州市小麥畝産曆史新高。

吳橋綠色噸糧田

要對吳橋實驗站說聲感謝,這是我的心裡話,這裡的教授們真正是我們農民的親人。”合作社負責人蔡士學激動地說道。在中國農業大學吳橋實驗站的技術指導下,合作社和當地家家戶戶在糧食增産增效的道路上一路奔跑。

從蒼茫鹽堿地,

到綠色“噸糧田”

40年前的吳橋縣,卻是另一番景象。

“天澇了收蛤蟆,天旱了收螞蚱,不澇不旱收堿嘎巴”,這是一句在滄州當地廣為流傳的民間諺語。

滄州地處渤海之濱,海河流域下遊,地勢低窪,土質鹽堿,缺乏淡水資源,是河北省鹽堿地面積最大的區域,也曾是農作物單産最低的區域。

“六五”期間,原國家科委開展黃淮海中低産地區農業開發科技攻關,面對治堿增産曆史重任,中國農業大學勇擔要責,各路大軍分赴前線。滄州“龍王河試驗區”核心攻關試點應選在哪裡?此時三個必選條件列了出來,一是要位于土壤堿薄最為嚴重的地區,二是農村生活條件最為貧困的地區,三是當地要有堅強的領導班子。

于是,吳橋縣就被選中了。

1983年,中國農業大學王樹安、蘭林旺、程序等教授舍安逸、别親情,先後率領師生來到這裡,冒着嚴寒酷暑,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科研攻關。就此,由中國農業大學主持,滄州市科技局、吳橋縣政府和中國農業大學共同運行管理的吳橋實驗站正式建站,這裡成為了原國家和省科技攻關試驗區的試驗研究基地,也成為了中國農業大學重要的校外試驗研究和實踐教學基地,是中國農業大學985平台建設的重要台站之一。

吳橋實驗站東站(1983年建立)

“重夏輕秋”是當地長期形成的傳統種植習慣,農民選用早熟夏玉米品種提早收獲以便給冬小麥早播騰茬,這極大限制了秋糧生産。“七五”期間,王樹安教授在這裡開展了“噸糧田配套技術研究”,提出小麥要給玉米讓路,推遲了小麥的播種期,更換晚熟玉米品種,形成了“冬小麥晚播、夏玉米晚收,夏秋糧均衡增産”的思路,建立了兩茬一體的高産技術,從而達到周年畝産噸糧。“噸糧田”的創立和技術推廣使吳橋縣糧食生産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并在全國組織和掀起了“噸糧田”建設的熱潮,為黃淮海平原糧食大幅增産、改變我國“南糧北運”的曆史局面做出重大貢獻。

“馬紮教授”王樹安

“那時火車上常無座位,王樹安教授每次來實驗站都提着馬紮,村裡老百姓都稱他為‘馬紮教授’。每次‘馬紮教授’一到站就拉我急着下地,去看墒情、看苗情,我在地裡看着大教授滿頭的白發、滿鞋的泥,真的非常感動。”實驗站技術員王潤政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曆曆在目。

“頭水晚、二水趕、三水四水緊相連,一直澆到麥開鐮。”這一直是農民傳統種植小麥水分管理的遵循。華北低平原水資源嚴重缺乏,農業大量灌溉難以持續,吳橋實驗站立足黃淮海農業發展實際問題,圍繞制約當地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不斷進行創新研究。

以“噸糧田”技術為基礎,相繼創立了“小麥節水高産技術體系”,建成“節水噸糧田”;創立了“冬小麥-夏玉米節水省肥高産簡化四統一栽培技術”,建成“節水省肥噸糧田”;創立了“冬小麥-夏玉米貯墒旱作高效栽培技術”,建成“旱作節簡噸糧田”。糧食生産進入“綠色噸糧田”發展新階段。2021年,吳橋縣冬小麥平均畝産492公斤,夏玉米畝産515公斤,40萬畝糧田成為綠色噸糧田。

在糧食科技不斷創新的同時,近年來,全面推進可持續集約化現代農作制度發展和農田多功能多樣化技術創新。創建的棉花系統化控技術持續引領棉花高效生産,形成的多種糧豆、糧經新型種植模式正在推廣應用,創建“稭稈機械化直注深還田固碳減排技術”等綠色耕作技術正在生産上發揮重要作用。

吳橋實驗站西站(2006年建立)

1983年至今,吳橋實驗站共取得科技成果40餘項,其中國家級8項、省部級23項、地市級9項。多項關鍵技術成為全國和省級主推技術。以“噸糧田”技術(獲農業部科技成果一等獎、國家科技成果二等獎)和“節水麥”技術為代表的重大技術成果推廣應用,為國家糧食安全和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40年來,吳橋縣從昔日蒼茫鹽堿地到今日綠色噸糧田,走出了一條通過技術驅動從“低投入、低産出、低效益”到“高投入、高産出、高效益”到“适度低投入、高效高産出、綠色可持續”的農業适應型多目标協同發展道路(“吳橋道路”),在全國樹立了綠色持續高産的樣闆。在“吳橋道路”的開拓過程中,吳橋實驗站一直秉承“求實、創新、合作、奉獻”的站訓,不圖虛名,面向生産,踏實工作,一個目标接着一個目标向前邁進,每個五年計劃、每個階段都開展超前技術研究和适時技術應用,上下階段緊密相連,力求持續創新發展。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培養農業領域行家裡手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一點點努力為家鄉土壤環境帶來一點點的改變。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來自吉林的塔新雨是農藝與種業“吳橋1 3專項”碩士一年級的學生,近些年因當地過度不合理的使用導緻土壤條件惡化,探究土壤環境的影響因素,實現可持續栽培模式成為她報考“吳橋專項”的信念和動力。

“吳橋1 3專項”碩士一年級學生塔新雨

“吳橋1 3專項”中的1為吳橋實驗站,3分别為地方政府、新型經營主體和科技示範戶。學校、吳橋縣政府、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農民科技示範戶共同為吳橋專項研究生的培養提供科研指導和支持。

“這種培養模式對社會服務和人才培養十分必要,且十分重要。當地農民帶着種植上的問題和困惑找到教授和學生,學生們利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實驗的成果去到農田裡回答和實踐,圍繞生産問題開展研究,真正将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農學院教授、吳橋實驗站站長周順利表示。

同時,實驗站一直承擔着學校農學專業本科生的生産實習、科研訓練與畢業設計等教學實踐任務,是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的重要實踐教學基地之一。

2006年正式成為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生教學實踐基地;

2011年挂牌成為中國農業大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學實踐基地;

2020年再次授牌為中國農業大學十大校級基地(本科生);

2021年再次獲批成為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校級實踐基地。

建站以來,實驗站已培養研究生246人,其中博士84人,碩士162人,博士後9人,畢業研究生都已成為相關領域學科帶頭人或政府、行業骨幹。20餘年來累計有1100餘名本科生到站實習和調研。2009年以來,每年接受來自中國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北北方學院等實習本科生維持在120人左右。近幾年平均每年在站開展科研的研究生(含留學生)100人左右,作物生長時節同時在站工作的研究生常達60餘人。

實驗站也為地方培養了大批科技人才和懂農技的新農民,已成為成果示範推廣基地與科技傳播中心、地方農業科技教育與培訓基地。

吳橋縣士學糧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蔡士學

見到蔡士學時,他剛從地裡趕回來,天氣炎熱,黑黝黝的皮膚上挂着亮閃閃的汗珠,汗還沒落就開始忙前忙後地張羅起來,臉上一道道溝壑似的皺紋也掩蓋不住他質樸但熱情洋溢的笑容。在一間窄小破舊的農用房裡,兩面泛黃的牆面上挂滿了他和合作社的榮譽。

作為吳橋縣士學糧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蔡士學就是在實驗站多年幫助下走出來的農民“土專家”。多年來,蔡士學每天起早貪黑、專心經營,在實驗站的指導下刻苦鑽研提升農技,為吳橋縣各鄉農民提供種植技術指導和技術培訓,帶領村民共同緻富。合作社曾被授予“市級示範社”“農業産業化先進單位”,蔡士學曾被授予“糧食種植大戶”“農業産業化先進個人”“河北省勞動模範”“第十二屆滄州好人典型代表”,榮獲2018年10月“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

開展技術培訓

2004年,吳橋實驗站被科技部命名為“旱作農業科技星火專家大院”,同時也是河北省科技入戶傳播站和滄州市農業科技成果中試基地。近些年來,實驗站率先開展并将重點放在農機手、種植大戶的技術培訓上,每年通過會議和現場培訓技術骨幹200多人次,培訓農機手、種植大戶等1000餘人次,并通過電視技術講座、電視台專家訪談、印發技術明白紙、趕科技大集、科技下鄉指導等多種形式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通過建立種植大戶微信群及時發現問題并實時開展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等。在實驗站的培養、帶動下,一大批地方管理人員、科技人員、農民種田能手茁壯成長,成為農業領域方方面面的行家裡手。

在實驗站工作的地方科技人員有4人晉升為教授級推廣研究員,多人獲得省市科技拔尖人才稱号,參加吳橋科技攻關研究的地方科研人員有5人獲國務院政府津貼。地方科技人員和技術骨幹在建設現代化農村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開展國際交流

此外,吳橋實驗站還是對外交流的基地和窗口,承擔多項國際合作研究項目,來自德國、美國、法國、世界銀行等專家學者也多次到吳橋實驗站考察訪問。

“滄州鐵獅”立校園,

“吳橋模式”惠萬家

作為校地結合、服務“三農”的基地,吳橋實驗站為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多年來,實驗站通過技術研創、引進、示範、推廣,為滄州市作物生産提供主要技術和品種,并提供生産過程技術服務與指導。

在與地方合作研究推廣和服務“三農”過程中,實驗站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科教為農、科教興農“吳橋模式”。

“吳橋模式”成功的關鍵一是始終圍繞國家農業發展重大戰略需求;二是緊密結合生産實際,始終把解決制約當地農業發展的瓶頸問題作為工作重點;三是始終堅持“校、地、農、科、教”融合、“産、學、研、推、用”結合。

吳橋實驗站較早采用“合作參與式”研究示範推廣一體化模式,研究推廣隊伍實行大學師生、地方科技人員和種田能手混合編隊,“科學家 農技員 農機手 示範戶”長期協同合作,使得農民在參與研究過程中就已經掌握了技術要點,一旦研究形成成果,就能迅速推廣應用,在重大成果創新與應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實驗站将學校科技成果引進推廣到千家萬戶,為地方生産和經濟服務;地方也十分關心、關注和支持實驗站建設與科技工作,學校-實驗站-地方形成了協作發展共同體。河北省、滄州市持續以項目方式支持實驗站的科研與建設,吳橋縣政府則在試驗用地、實驗站管理人員配置等方面給予充分保障。同時,每年都召開調研會、現場會,大力推廣實驗站研究成果,并明文把攻關試區列為滄州農業發展的龍頭。科技部也把吳橋實驗站作為大學和地方成功合作的典範,多次進行表揚。

西校區滄州鐵獅

滄州又名獅城,在滄州市區立有著名的鐵鑄獅子雕塑,重約32噸,已有1000多年曆史,據傳是古時為鎮住水患,保障民生而造立,取名“鎮海吼”,它見證了滄州大地千百年來滄海桑田的變遷。

1996年,滄州市政府贈送學校“滄州鐵獅”一座,以表彰和感謝中國農業大學及科技人員對滄州農業的貢獻。

如今的“滄州鐵獅”再也不為鎮海而吼了,它吼響的是綠色噸糧田的豐收之曲、是農大與滄州合作興農的稼穑之歌。

圖文 | 姜萍萍 王美璇

編輯 | 李若水

責編 | 趙竹村 于哲 姜萍萍

支持 | “雙一流”文化建設項目

RECENTLY RELEASED

3行情書×7夕佳節=21篇獨特的浪漫!

春秋故地科技新篇

2022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名單公示

探索綠色發展新模式

點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