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習慣:
1. 勤洗澡洗頭,勤剪指甲,勤換衣服,睡前刷牙、洗臉,指甲内無污垢,身體無異味。
2. 飯前便後洗手。
3. 定期整理和清洗書包。
4. 愛護環境,不随地吐痰,不亂扔雜物。見到廢紙等垃圾物要主動撿起放到果皮箱裡。
5. 不在牆壁上亂寫、亂畫、亂貼、亂挂。
6. 不吃變質食物,不喝生水。
(二)學習習慣:
1. 上課不做小動作,不玩玩具及學習用品,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
2. 認真傾聽其他同學發言,看他們發言是否正确,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3. 要傾聽老師講解,并按要求認真做練習。
4. 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發言。
5. 善于發現,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老師請教。
6. 課前預習知識,不明白的問題提前做好标記。
7. 勤于思考,敢于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
8. 發言時,站得直,口齒清,講普通話,聲音要洪亮。
9. 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共同解決問題。
10. 與同學交流時,要尊重别人的意見和觀點。
11. 養成邊讀邊想、圈點勾畫、寫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注重知識的積累。
12. 樂于讀書,願意和書交朋友,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13. 不閱讀不健康書籍,不看不健康光盤,不浏覽不健康網站。
14. 愛護書籍,不在公用書籍上亂寫亂畫。
15. 讀寫姿勢端正,會正确執筆,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子一拳頭,執筆處離筆尖一寸。
16. 書寫端正大方,保持卷面潔淨,不亂用塗改液和修正紙。文字和符号都要規範,格式要美觀。
17. 在學習過程中,要逐漸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讓學生學會激勵性的評價,既會評價自己,又會評價别人。
18. 能複習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認真完成并細心檢查作業。
19. 注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
(三)交往禮儀行為習慣:
1. 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
2. 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
3. 自覺使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
4. 在接受别人的幫助時,要微笑着向别人緻謝。
5. 向别人請教,态度要誠懇。
6. 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喧嘩。
7. 不給同學起綽号,不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哄、不嘲笑。
8. 集合做到"快、靜、齊",觀看比賽文明喝采。
9. 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去做。
10. 答應的事确實難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原因,用誠摯的态度向對方表示歉意。
11. 借了别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12. 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随便打斷他人說話。
13. 用心聽對方說話,不要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
14. 聽到别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
15. 不打擾别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要及時道歉。
16. 未經允許,别人的東西不亂動。
17. 學會保護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況不能随便告訴别人。
18. 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
19. 放學後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
20. 回家後,馬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當天事當天畢。
21. 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四)秩序紀律行為習慣:
1. 聽從父母、老師的教誨,不頂撞父母、老師。
2. 體會父母、長輩的艱辛,主動給老人洗腳、捶背、夾菜等。
3. 主動替父母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4. 孝敬父母,以優異的成績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5. 要尊重環衛工人、交通警察的勞動。
6. 愛惜學習用品,不在課本上亂寫亂劃,不随便撕扯作業本。
7. 不随便向家長要錢,不亂花錢買零食、玩具等。
8. 珍惜糧食,不挑食,不浪費飯菜。
9. 節約用電、用水,做到人走燈滅,水龍頭用後随時關緊開關。
10. 對自己、他人、集體的财物要愛護,輕開關門窗,輕拿輕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亂寫亂劃亂貼。
11. 上下樓梯,輕聲慢步,靠右邊行。
12. 愛護學校、公園花草樹木和公共設施,不亂踩綠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亂塗亂劃。
13. 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課内外文娛、體育、科技活動,上好"兩操兩課"。
14. 學習運動常識,做好自我保護。
15. 在運動中要聽從指導教師的安排,在活動中不做帶有危險性的動作,不參加危險性較大的活動。
這些行為習慣,養成需要一個較長時間的堅持。所以,班主任老師要常抓不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