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還有網迷問莎拉波娃是否會出戰東京奧運會,不料晚上莎拉波娃毫無征兆地突然在社交媒體宣布,結束自己20年的職業生涯。
關于莎拉波娃退役的坊間傳聞由來已久,加上她近一年來受困傷病打打停停,其實每個網迷對她的退役也多少有些心理準備。可事情尚未塵埃落定之前,人總是有些偏執的奢念。愛的越深,奢念也越多,當現實無情襲來,心也碎得愈透徹,這大概就是愛的代價吧。
愛是什麼?大約是感情投射。記憶無形又無聲,看不見也握不住,我們把那些稍縱即逝的畫面,參雜着荷爾蒙變化下的神經反應統統投射向那個人,并借由她做鏡子,便随時能窺見那個記錄着青春和回憶的盒子。
如今,她離開了原來的位置,我們也永遠無法再站在來時的角度,陶醉于過往的風景。回憶還在,可你我卻丢了打開它的鑰匙。
2004年溫網,作為90後的我們青春年少,遭遇了意氣風發的她。我們其實早已記不得她是如何赢了小威,可是我們一想起她捧起玫瑰露水盤的笑顔,總好像看到陽光打濕了她飛揚的碎發,空氣中彌漫着長笛跳躍歡快的香氣,那就是17歲年紀的光影。誰會知道,自此之後,網壇再無天才少女。
她迅速取代了上一代金發甜心庫爾尼科娃的位置,卻沒有與庫娃走上同一條路。美貌是一個女人的優勢,但如若自己把它視為全部的财富,最終便隻能淪為男權社會裡男人的附庸。莎拉波娃則用自己獨特的“高冷”,活出另一極的姿态,原來女人不必過分賣弄性感,堅強、勇敢、獨立依然可以讓全世界為之瘋狂。
04、06、08年她以不緊不慢的速度,每兩年摘得一個大滿貫獎杯。尤其是2008年澳網,隔網相對的是同樣年紀,同樣傾世容顔和身材的伊萬諾維奇。墨爾本明媚的天空,透明的空氣,一切都沐浴在溫柔清爽的藍色之中,那是我記憶中永遠無法忘懷的,最美的大滿貫決賽。像一個夢,藍色的夢。
可這個等差數列,卻未能完美延續。肩膀傷勢的困擾讓她花了兩倍的時間,迎接自己的下一個大滿貫。四年光陰的等待,對于運動員的職業生涯來說已屬漫長,但也足夠醞釀一次涅槃。這個女人竟然搖身一變,變成了曾經最不擅長的場地上的女皇。
網球的成功之路很難,但總結起來又很容易。無非是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做不到的罷了。
别看我現在寫的情真意切,我們可在某段時間格外“讨厭”這個女人。誰讓她從2012年開始,老是能赢李娜呢?尤其是那年羅馬決賽硬生生在雨後逆轉了娜姐,讓人又氣又恨到牙癢癢。那麼多艱難膠着的時刻,你盼着她繳械投降,可她就硬生生從絕境逆轉回來。
不爽!可不是嘛?但這世界上但凡會讓你上瘾的東西,香煙、酒精、咖啡。。。很多人初嘗起來都不怎麼舒适。可被刺激得久了,竟也離不開了。2013年澳網半決賽,李娜以兩個6-2橫掃莎拉波娃之後,網迷們大哭了一場,淚水也洗走了那些心裡的别扭。都是我們的青春,缺了誰也不行啊!
14年中網,由于之前辛辛那提的“量血壓”風波,伊萬諾維奇和莎拉波娃的粉絲團分坐在107和109看台上,各自拉起國旗擺開陣勢隔空對戰,我就坐在108看熱鬧,那才是我印象裡中網最好玩的樣子。
現在想想,隻有在那個神仙打架的年代,接近的實力,激烈的競争環境,輾轉糾結的“愛恨情仇”,才能讓我們噴湧出那般的激情,把網球像生命一樣較真。可時過境遷,卻再也沒有那樣的心境了。
今天,我見一位“莎黑”朋友發朋友圈說,我一直那麼讨厭莎拉波娃,可得知她退役的消息,心裡竟然湧上一種莫名的難過。其實,恨又何嘗不是一種感情投射呢?隻是等你發現恨也是愛了,卻也置身于青春被抽離的失落之中了。
也有人唏噓,禁藥事件讓莎拉波娃沒能給輝煌的職業生涯劃上一個完美的句号。當然,莎拉波娃也足夠勇敢,沒有像辛吉斯當年直接藥檢陽性後直接退役,而是選擇重新複出證明自己。
可是,禁賽之前她的競技狀态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遠離賽場一年餘,又頂着譏諷、質疑的目光,承受以往不曾承受的東西,再加上傷病的困擾,重返巅峰遙不可及。所以,她也沒能堵住芸芸衆口,那些質疑的聲音也會繼續間或夾雜在周圍,無法永遠平息。
可是我們真的沒有必要為了美化什麼或是破壞什麼,要去給一個人徹底洗白或是抹黑的蓋棺定論。從規則、法律的角度,15個月是對莎拉波娃禁藥事件嚴重性的一個量化評估,這也确實給網球這項運動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和錯誤的示範。
可回望這黃金的二十年,莎拉波娃在其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在她被網球成就的同時又怎樣帶給了這項運動怎樣的、别人無法替代的成就。這其中的利與弊、對與錯、愛與恨,在每個人的立場和經曆下都會有各自不同的衡量。
都說戀愛的人,真正愛過一場就不會再肆無忌憚地付出了。這場二十年的網球戀愛高燒似乎已經足夠熾熱,可青春也終究會随着他們一個一個的遠去,燃燒殆盡。或許,也不是現在的網壇不精彩,隻是伴随那标志性的嘶吼聲漸漸遠去,我們也終沒有了再愛一次的能力。
這便是,愛的代價吧。
喜歡我寫的文章,記得關注我呦!
歡迎點贊和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