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齡童和馬德華主演的電影《西遊記之真假美猴王》預計在2021年上映,這部電影在之前還曾有個名字,《敢問路在何方》。
之所以改名,估計一方面考慮和《西遊記之降魔篇》等一堆同類型電影湊熱鬧,另一方面《敢問路在何方》也和楊潔導演的書名撞車了。
現在一說起《西遊記》,大家最熟悉的一段音樂就是開頭的《雲宮迅音》,“丢丢丢丢,猴上去了”。那最熟悉的歌曲則無疑是《敢問路在何方》了。
現在我們聽到的都是蔣大為唱的《敢問路在何方》,雖然蔣大為成名是依靠《牡丹之歌》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但真正讓蔣大為幾十年來熱度不減甚至收入大漲的無疑是《敢問路在何方》。
其實,這首歌最終花落蔣大為之前,還是經曆過很多波折的。
一、序言
當年《西遊記》劇組一開始找了六七個知名作曲家為電視劇創作音樂,大部分人并不是水平不夠,而是作曲風格難以達到楊潔導演的要求,比如有人拉二胡,還有人用交響樂來演繹《西遊記》,楊潔導演當即就否定了,總之就是不滿意。
最後在《西遊記》的試集和前幾集中,定下來的主題曲有兩首,一首是《雲蕩蕩海茫茫》,實事求是講,這首歌還是挺好聽的:
雲蕩蕩 海茫茫
裂石金瞳美猴王
識真僞 除魔障
七十二變本領強
本領強
保唐僧 瀝風霜
神奇故事遠傳揚
但是,這首歌有個問題,明顯這是歌頌孫悟空個猴的,并不符合楊潔導演對電視劇《西遊記》的定位,雖然劇中最閃亮的明星是猴子,但無疑整部劇的核心是師徒四人。因此,這首歌的境界就顯得小了。
後來,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寫了一首《百曲千折顯真誠》,此時的他也正在為《紅樓夢》作曲,因此精力有限,但這首歌的境界還是相當好的:
可歎世上多危難,
百曲千折顯精誠
無奈人間有不平。
指天為誓,普度衆生,遠道西天取真經。
忍千辛,曆萬苦,自有忠心耿耿;
除鬼魅,鬥妖魔,但見鐵骨铮铮。
得失勝敗尋常事,百曲千折顯精誠。
萬代傳美名,傳美名
著名歌唱家吳雁澤的演唱也是無懈可擊,但是這首歌的風格也有問題,楊潔導演認為有點兒太歌劇化了,氣場顯得太大,不活潑,也不符合《西遊記》的定位。
筆者個人的感覺,這首歌乍一聽有點兒像電影《少林寺》,聽起來有點兒串。沒錯,王立平就是電影《少林寺》的作詞和作曲。
不過,王立平的這首歌是《西遊記》的片頭曲,而同時由許鏡清作曲的《敢問路在何方》則是片尾曲,那時候通常都是把片頭曲當成主題曲的。
雖然最終《百曲千折顯真誠》被純音樂的《雲宮迅音》取代,但這首歌還是對《敢問路在何方》造成了一定影響。
二、路在腳下
《敢問路在何方》的作詞是閻肅,他在接到任務時開頭寫的很快,“你挑着擔,我牽着馬”平鋪直叙即可,但在後面升華主題的段落卡殼了。
閻肅就在屋裡面來回溜達着想詞,他兒子說道:“你再走下去,這屋裡就踩出路了。”
這一句話提醒了閻肅,他想起魯迅的名言,然後又結合《西遊記》取經之路的艱辛,最後一氣呵成整首歌詞:“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許鏡清拿到歌詞後的作曲也是經曆了一番冥思苦想。他并沒有從頭去譜曲,而是首先去抓住整首歌詞的魂兒。他印象最深刻的詞并不是最後一句,而是“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他說,他看到這句話時想到了自己小時候,想到了媽媽,想到了人生經曆過的那些苦難……
當許鏡清有一天在西直門坐332路公交車出行時,他看到窗外很多人群熙熙攘攘,有趕路的,有賣東西的,每個人都在追求着什麼,同時也在經曆着各自的辛勞和苦難,這都是為了什麼呢?
那一刻,許鏡清感慨萬千,他的腦子裡突然冒出來一段旋律,“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靈感來了!
許鏡清立刻下車,想趕緊記下來這段旋律,但是隻從身上摸出一個煙盒來,他隻能從路過的小學生那裡借來一支鉛筆,趴在電線杆上寫下來這段來之不易的旋律。
有了這個魂兒,《敢問路在何方》的作曲也是一馬平川。
三、升格主題曲
《西遊記》一開始的主題曲是上文提到的《百曲千折顯真誠》,因為它是片頭曲。而《敢問路在何方》是片尾曲,因此許鏡清就想當然要和片頭曲配合着來。
片頭曲的歌手是男高音歌唱家吳雁澤,許鏡清雖然是按照男聲寫的《敢問路在何方》,但是考慮到男女搭配問題,他還是想找一位女歌手來唱。
一開始許鏡清在電影樂團找了一個會唱通俗的女孩子來唱,當時通俗歌手是很少的。但是楊潔導演不滿意,她希望由美聲或者民族唱法的歌手來唱。
最後,許鏡清找到了張暴默,她的聲音可以介于傳統和通俗之間,歌唱水平更是沒得說。于是第一版正式播出使用的《西遊記》片尾曲演唱者就是張暴默。
在1986年前11集《西遊記》播出前,楊潔導演用許鏡清創作的《雲宮迅音》(那時候還是叫《西遊記序曲》)取代了《百曲千折顯真誠》當作片頭,那片尾的《敢問路在何方》就成了主題曲。
在前11集播出之後,雖然《西遊記》的劇情得到了全國人民的稱贊,《敢問路在何方》在全國也傳唱開來,連很多小朋友都會唱“你挑着擔,我牽着馬”。但是《雲宮迅音》和《敢問路在何方》卻都遭到了一些批評。
《雲宮迅音》的争議在于使用了電聲,而《敢問路在何方》的争議是張暴默的聲音太柔,不适合《西遊記》這種充滿了鬥争的“和尚戲”。
其實,早在前11集播出前半年,楊潔導演就已經想換人了,既然原來男聲演唱的片頭曲取消了,那片尾曲《敢問路在何方》就可以換男聲唱了,不過一定要選一位合适的歌手。
四、誰是歌手
許鏡清一開始的想法是,找一位觀衆沒有聽過的歌手,讓一個陌生的聲音去唱《敢問路在何方》。
1985年夏天,有人向許鏡清推薦了剛從國際關系學院法國文學專業畢業的劉歡,時年22歲的劉歡在大學校園裡已經很有名氣,但還沒有代表作。他在許鏡清的工作室裡彈着鋼琴唱了一首自己改編的歌曲。許鏡清聽後大為震驚,他認為劉歡将來必定能成為中國音樂界的大明星。
于是許鏡清向楊潔導演推薦了劉歡,可惜楊潔導演還是不願意讓通俗歌手來唱主題曲,此事隻能作罷。
兩年後劉歡通過《雪城》主題曲《心中的太陽》完成影視劇歌曲首唱,之後他又在另一部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主題曲歌手遴選中惜敗給楊洪基,直到《水浒傳》才終于等來了《好漢歌》。
除了劉歡之外,許鏡清還找過正在玩兒爵士樂的崔健來試音,但是崔健沒理解透《敢問路在何方》的主題,他用一種很抒情的方式唱了出來,結果他連許鏡清這一關都沒過。
之後一年,崔健完成了他的第一首搖滾歌曲《不是我不明白》。
此外,許鏡清和《西遊記》音樂編輯王文華還去找了當時的大腕,歌唱家李雙江。不巧,李雙江的嗓子當時有些發炎,但是他嘗試唱了一下《敢問路在何方》,許鏡清非常滿意,希望能馬上錄歌。但李雙江推托,他希望等嗓子全好了再錄。結果許鏡清一等半年多卻沒了下文。
根據《西遊記》劇組錄音師馮景山的回憶,當年音樂編輯王文華曾找過一位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這位歌唱家一開始談得挺好,後來在王文華臨走前交代了一句:“你給我聽的卡帶一定要用好的,别弄壞了我家的機器,我家機器可都是好機器。”
王文華回到劇組向楊潔導演轉述了這句話,性情中人楊潔導演來了脾氣:“那就換人吧,這樣的人有名氣咱們也不用。”
轉眼到了1986年,有一次許鏡清和楊潔導演去一個錄音棚錄音,正巧當時錄音棚需要排隊,他們在門外看到棚裡正錄歌的是蔣大為。此時蔣大為已經成名,而且挺紅。
許鏡清立刻向楊潔導演提議:“不如把這歌給他唱吧。”楊潔導演也非常喜歡蔣大為的歌聲,當即同意。
許鏡清在錄音棚裡将《敢問路在何方》的歌詞交給了蔣大為,蔣大為拿過來一看:“這首歌啊,我家閨女都會唱了,可我還不會。”
許鏡清給他開玩笑:“那你回家跟你閨女好好學學吧。”
于是,蔣大為經過兩次錄音,完美诠釋了《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的主題,尤其是他在唱許鏡清最看重的那句“一番番春秋冬夏,你嘗嘗酸甜苦辣”時使用了下滑音,讓那種酸甜苦辣的滋味瞬間湧上心頭。
1987年的《齊天樂晚會》上,蔣大為第一次正式亮相唱了《敢問路在何方》,過了一天,張暴默打電話給許鏡清表達了強烈不滿,許鏡清表示理解她的心情。
不過,在1990年春晚上,張暴默還是唱了《敢問路在何方》的片段。
其實,張暴默唱的版本比較抒情和柔美,蔣大為的歌聲更加嘹亮富有激情,應該說是各有千秋。
《敢問路在何方》從此成為《西遊記》的代表,很多國人即使不會唱整首歌,多少也會哼兩句。
同時,不論是楊潔導演還是六小齡童,他們在之後的歲月裡都無數次提到這首歌,六小齡童要拍同名電影,楊潔導演更是将這首歌當作自傳的書名,因為這首歌也代表了《西遊記》劇組追求藝術的精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