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保險業強化改善民生保障

保險業強化改善民生保障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7 21:28:58

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從解決各自面臨最棘手最直接的民生問題出發,探索發展普惠型民生保險,發揮财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補齊民生短闆,做實民生保障,為推進現代政府治理體系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目前,我國民生保險發展基本都在探索階段,因此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補足。

首先是缺乏整體規劃。當下,到底應該重點發展哪些民生保險,國家缺乏統一規劃。例如,政策性農業保險實行地方先出錢、中央财政後拿錢的聯動補貼政策,對财政收入不足的地區壓力巨大。随着政府償債壓力越來越大,财政資金不斷收緊,政府補貼比例提高,預期愈發不明朗。普惠型健康保險部分保費由醫保基金支出,是否長期由醫保基金開支沒有明确規定。

保險業強化改善民生保障(普惠型民生保險如何補齊短闆)1

其次是承保理賠不規範。現行的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大部分由各級财政承擔,這種财政聯動補貼制度,導緻政府職能部門可以夥同保險公司用虛增保險标的手法騙取财政補貼。有些地方為了完成任務,在村民不知道的情況下,由行政村先行墊付,再向各戶收取,導緻農民意見很大。還有些農戶根本不了解政策性農業保險,即使受了災也得不到理賠等。

三是保險需求難激發。例如出口信用保險短期險由于保險規模過小,風險分散程度低,保險賠付率偏高。政策性農業保險農戶自負比例高。保費收取難,查勘理賠費時費力,嚴重影響承保面的提高。農戶投保時的标的物,尤其是種植業方面投保的标的物沒有标簽,保險公司很難确定投保農戶的地塊,加上保險公司人手不足,無法到現場查勘,投保面積較小的農戶很難得到賠償。多數險種設置了25%~30%的起賠點和封頂賠付額,種植業部分損失的損失率難以把握,嚴重挫傷農戶投保積極性等。

四是監督機制不健全。由于保險公司屬于央企,地方監督機關很難實施常态化監督;另一方面由于民生保險面向基層,點多面廣,如果監督機關經敷于面上檢查,不對其進行深入分析,也很難發現問題;另外,民生保險資金來源是主要中央及省級資金,地方政府主要精力是确保上級資金到位,而忽視對其使用情況的監管,也是造成民生保險資金運行混亂的原因。

保險業強化改善民生保障(普惠型民生保險如何補齊短闆)2

為此建議:

建議設立國家民生風險管理局,盡快出台民生保險條例,研究制定普惠型民生保險發展規劃,構建國家、省市縣和鄉村三級民生保險體系和信息共享機制。提高中央财政保費補貼比例,适當提高經濟相對落後地區保費補貼額度,确保補貼資金專款專用。在短期險業務、資信業務、商賬追收等方面嘗試市場化運營。建立動态調整機制,使每個險種的費率、保額、免賠額(率)等與不斷變化的生産成本相适應,逐步實現由保成本向保産量、保收入轉變。培育第三方民生保險智庫,提供科學合理、公平正義的政策評估與咨詢服務。

豐富商業健康保險産品,加快發展醫療責任等執業保險,以風險損失來劃分普惠型農業保險,合理下調出口信用保險費率,開拓新的出口信用保險險種。設立“一站式”綜合社區保險服務站,為社區居民提供零距離保險服務。全面推進商業保險機構受托承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健全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提高大病患者醫療報銷比例。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支持商業保險機構參與各類醫療保險經辦服務。

建立風險補償基金,将民生保險保費補助納入每年财政預算。加快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支持商業養老保險機構有序參與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建立運營高效的農業保險補貼機制,為保險機構提供經營管理補貼、利稅優惠和再保險等資金支持及政策保障。将農業保險納入各地民生工程項目或者融入其他金融支農政策中,取消欠發達地區政策性農業保險配套資金,由中央或者省級财政全額安排。

由中央和省市财政承擔民生保險保費,取消縣财政保費補貼配套比例,提高基層政府開展民生保險的積極性。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願、協同推進的原則,對普惠型民生保險費率、保障水平、理賠标準、風險管控、保費補貼等政策進行優化調整,進一步調動民生保險參與各方的積極性。除個别險種需要試點外,絕大部分已經成熟的險種,建議大範圍、全覆蓋的形式進行推開,做到應保盡保,讓所有的保險對象都能享受到民生保險的陽光。

(作者系湖南省長沙市政協社情民意工作處處長)


原文刊登于2021年11月15日《人民政協報》第5版民意周刊

作者:車昭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