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農業産業項目分析報告

農業産業項目分析報告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4 12:07:34
設施農業項目市場分析

一、生态農業分析

(一)、生态農業概述

生态農業是指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态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學、生态經濟學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生态農業是一個農業生态經濟複合系統,将農業生态系統同農業經濟系統綜合統一起來,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經濟整體效益。它也是農、林、牧、副、漁各業綜合起來的大農業,又是農業生産、加工、銷售綜合起來,适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農業。

中國的生态農業包括農、林、牧、副、漁和某些鄉鎮企業在内的多成分、多層次、多部門相結合的複合農業系統。如稻田養魚、養萍,林糧、林果、林藥間作的主體農業模式,農、林、牧結合,糧、桑、漁結合,種、養、加結合等複合生态系統模式,雞糞喂豬、豬糞喂魚等有機廢物多級綜合利用的模式。生态農業的生産以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生态環境保護為重要前提,根據生物與環境相協調适應、物種優化組合、能量物質高效率運轉、輸入輸出平衡等原理,運用系統工程方法,依靠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信息的輸入組織生産。通過食物鍊網絡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充分發揮資源潛力和物種多樣性優勢,建立良性物質循環體系,促進農業持續穩定地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生态效益的統一。因此,生态農業是一種知識密集型的現代農業體系,是農業發展的新型模式。

農業産業項目分析報告(設施農業項目市場分析)1

(二)、生态農業特點

綜合性:生态農業強調發揮農業生态系統的整體功能,以大農業為出發點,按“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和農村一、二、三産業綜合發展,并使各業之間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綜合生産能力。

多樣性:生态農業針對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充分吸收我國傳統農業精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多種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農業生産,使各區域都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各産業都根據社會需要與當地實際協調發展。

高效性:生态農業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實現經濟增值,實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降低農業成本,提高效益,為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創造農業内部就業機會,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

持續性:發展生态農業能夠保護和改善生态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态平衡,提高農産品的安全性,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常規發展為持續發展,把環境建設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農産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同時,提高生态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增強農業發展後勁。

二、我國生态休閑農業市場分析

我國農業正處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十字路口,觀光農業為這種轉變提供了一種新的有效途徑。它不僅可提高農産品的商品量,而且把農業的生态效益、民俗文化等無形産品轉化成合理的經濟收入,從而提高了農業的經濟效益。

觀光農業作為新興的行業,既能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解決農業發展的部分問題,也能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為農村剩餘勞動力解決就業問題,還能夠帶動農村教育、衛生、交通的發展,改變農村面貌,是為解決我國“三農問題”提供新的思路。

20世紀90年代,我國農業觀光旅遊在大中城市迅速興起。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區最為發達。目前廣東已有80多個觀光果園,每年接待旅遊者400多萬人,旅遊收入10多億元。在一些大城市的近郊,還出現了引進國際先進現代農業設施的農業觀光園,展示電腦自動控制溫度、濕度、施肥、無土栽培和新特農産品種,成了農業科普旅遊基地。如上海旅遊新區的孫橋現代農業園區、北京的錦繡大地農業觀光園、楊淩的尚特梅斯農牧莊園、深圳的青青世界、北戴河的集發觀光園等,均是此行業的先驅和成功模式的典範。可以預見,觀光農業是旅遊這一朝陽行業中最具潛力的部分,在未來幾年中定有無限商機。

三、設施農業分析

我國設施農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主要以玻璃溫室、塑料棚溫室、塑料日光溫室、活動屋面溫室形式為主。我國溫室未來的發展呈現出現代化、精準化、多元化、都市型的特點。

玻璃溫室是以透明玻璃為覆蓋材料的溫室,透光率一般為60%-70%。這類溫室的骨架為鍍鋅鋼管,門窗框架、屋脊為鋁合金輕型鋼材。玻璃溫室在設施栽培中,是使用壽命最長的一種結構類型,但從引進溫室使用情況來看,由于在我國氣候适應性較差,成本較高,安裝維護不方便,大部分經營虧損,經濟效益差。在我國通常隻有在晚秋和冬春季節用來栽培花卉、蔬菜育苗及農業科研上的作物種植和觀賞示範,因此,玻璃溫室在我國發展得很慢。玻璃溫室包括單坡面玻璃溫室、雙坡面玻璃溫室。

塑料大棚又稱塑料棚溫室,是我國南方地區主要的園藝設施類型。塑料大棚是以塑料薄膜為覆蓋材料,以竹、木、水泥與鋼筋混合柱(近年來又發展了鍍鋅鋼管支架和金屬線材焊接支架)為骨架材料的不加溫單跨拱屋面溫室。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冬季保溫、夏季遮陽,用于冬季茄果類、瓜類等喜溫性蔬菜育苗和蔬菜的秋延後、春早熟栽培。由于塑料大棚光照強度較弱,空氣相對濕度過高,目前為一種季節性栽培設施而被利用。

塑料日光溫室是我國北方地區傳統的溫室,近年來發展迅速。與玻璃溫室相比,其重量輕、骨架材料用量少、造價低、結構件遮光率小、使用壽命長、生産效益好、環境調控能力基本上可達到玻璃溫室的同等水平,所以,在全世界範圍内用戶接受能力遠遠高出玻璃溫室,幾乎成了現代溫室發展的主流。但是由于塑料薄膜透光性低于玻璃,這種溫室存在春冬季采光不足,室内空氣污染,夏季後牆擋風,溫度過高的缺點,與現代化溫室相比,環境調控能力和土地生産力水平都比較低。

活動屋面溫室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一種栽培設施,在氣候溫和、無雪的地區使用較多。這種溫室屋面采用高強度塑料薄膜或遮陽網,配自動控制拉幕系統,能根據室外條件的變化适時啟動拉幕系統,以達到充分利用自然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活動屋面溫室包括單層活動屋面遮蔭棚、單層活動屋面溫室和兩者兼顧的雙層活動屋面溫室。

我國設施農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目前世界塑料大棚和溫室面積約36.576萬公頃,而我國面積最大,我國塑料大棚和溫室的建設面積已經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40多公頃發展到現在近15.67萬公頃,占世界42.8%。設施農業同普通農業相比,産業化程度高,效益好,接受新技術的能力強。我國現有大型溫室面積約200公頃,其中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約有50多公頃,從荷蘭、日本、美國、以色列等國引進的約140公頃(包括1995年引進的溫室)。在已确切統計的73公頃引進溫室中,大多數為大型連棟溫室,是近十幾年出現并得到迅速發展的一種溫室形式。其中大型的連棟塑料溫室約占2/3以上,其餘為玻璃溫室。建設在南方的大型溫室以生産花卉為主,北方的則以栽培蔬菜為主,少部分溫室用于栽培苗木。

塑料大棚、中棚及日光溫室為我國主要設施結構類型。其中能充分利用太陽光熱資源、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的日光溫室為我國所特有。1997年我國日光溫室面積已超過近16.7萬公頃。由農業部聯合有關部門試驗推廣的新一代節能型日光溫室,每年每畝可節約燃煤約20噸。采用單層薄膜或雙層充氣薄膜、PC闆、玻璃為覆蓋材料大型現代化連棟溫室,具有土地利用率高、環境控制自動化程度高和便于機械化操作等特點。

設施栽培技術的不斷提高和發展,新品種、新技術及農業技術人才的投入,提高了設施園藝的科技含量。現已培育出一批适于保護設施栽培耐低溫、弱光、抗逆性強的設施專用品種。工廠化育苗、嫁接育苗、噴灌、滴灌、無土栽培技術、小型機械、生物技術和微電腦自控及管理的使用,提高了勞動生産率,使栽培作的産量和質量得以提高。

目前我國溫室的骨架多采用熱鍍鋅管(闆),覆蓋材料多為玻璃、雙層充氣膜、PC闆等;還自行研制設計了各種環境調控系統和微機監控系統等;對于無土栽培、優良品種選育的研究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但是成果的應用還很有限;在溫室内機械耕種方面,隻有少量的育苗、移植等設備,大部分是靠引進設備或手工作業;在應用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體制和機制,還未将生産、加工、銷售有機地結合起來,有的溫室結構簡單、設備簡陋,環境的綜合調控難以實現,生産管理和運行水平還遠低于國外。

我國設施農業目前存在着諸如土地利用率低、盲目引進溫室、設施結構不合理、能源浪費嚴重、運營管理費用高、管理技術水平低、勞動生産率低及單位面積産量低等諸多問題。我國商品化溫室普及率很低,高、中檔次的商品化溫室主要被一些機關團體、軍隊、農場和科研單位采用,很少被個體及一般農民采用,普通農戶采用最多的是自建的簡易拱棚,約占我國溫室總量的60%以上。

目前隻有《溫室結構設計載荷》國家标準,天津市已制訂實施了《新型節能日光溫室建造技術規範》地方标準,溫室國家标準化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現有的控制系統大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由于溫室結構千差萬别,執行機構各不相同,對于控制系統的優劣缺乏橫向可比性。借鑒國外經驗,建立本國模式是溫室行業國産化的必由之路。由于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多樣,所以我國溫室的研究設計單位應建立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溫室模式,從而使我國溫室産業的發展模式有據可依。可以嘗試制訂行業标準或地區标準,然後申請國家标準。

目前我國引進溫室的控制系統大多運行費用過高,而自行研制的控制系統缺乏相應的優化軟件,大多仍使用單因子開關量進行環境因子的調節,而實際上溫室内的日射量、氣溫、地溫、濕度及CO2 濃度等環境要素是在相互間彼此關聯着的環境中對作物的生長産生影響的,環境要素的時間變化和空間變化都很複雜,當我們改變某一環境因子時常會把其它環境因子變到一個不适宜的水平上,因此,結合溫室内的物理模型,作物的生長模型和溫室生産的經濟模型,開發出一套跟我國溫室生産現狀相适應的環境控制優化軟件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地區的不同氣候條件,應有相應的溫室結構,溫室結構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溫室生産的經濟性,例如:在我國的北方地區,應加強對溫室保溫性能研究,以減少冬季的熱能耗;而在南方地區,則應加強對夏季通風裝置的研究,以減少夏季的溫室高熱。

我國溫室未來的發展,随着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溫室的發展将向着域化、節能化、專業化發展發展,形成高科技、自動化、機械化、規模化、産業化的工廠型農業,為社會提供更加豐富的無污染、安全、優質的綠色健康食品。我國溫室未來的發展呈現出現代化、精準化、多元化、都市型的特點。

在日光溫室基礎上排灌、施肥、光控、溫控、濕控、植保等系統将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并實現無污染、全天候、周年連續性生産。精準化技術在溫室生産中逐步推廣應用。包括:精準化施肥技術,精準種植、精準施藥、營養微量元素供給。溫室生産實現蔬菜、瓜果、花卉、水産品、畜牧養殖等多元化。

旅遊休閑、觀光娛樂、體驗田園等都市休閑型農業主要在溫室農業中得到發展。

四、産品市場定位

(一)、服務性産品

1、科普教育

通過園區科普設施、景點布局設計,利用展廳、展闆、畫廊、雕塑、影視、電教等手段,開展農業科技、自然科學、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科普教育;聘請有關專家學者或高等院校的學生定期開辦農學、地學基礎知識的科普講座和結合觀光園科研、生産進行現場解說;通過為遊客提供參與式休閑農業的場所和環境,達到農業科學知識普及的目的。

2、休閑觀光和度假旅遊服務

項目的建設除保持農業自然屬性外,還将通過農産品四季生産與園林化整體設計的協調統一,并與周邊現有的自然景觀、旅遊景點、名勝古迹等構成有機的整體,引入曆史文化,形成其獨特的風格。配套完善的旅遊服務基礎設施,為市民及國内外遊客提供一處融科學性、藝術性、文化性、參與性于一體的現代農業休閑生态觀光景區。

(二)、實物性産品

園區櫻桃的種植、繁育産品,以及大棚蔬菜等農産品、手工藝品等,全部定位于精品生産。項目産品以追求“名、特、優、新”和“環保、生态、綠色”為目标,通過引進、繁育、開發特色櫻桃優良品種、苗木和成品生産,不斷開發和生産科技含量高、品質優良、并深受消費者歡迎的無公害、綠色櫻桃産品和蔬菜,在優先滿足遊客需求的同時,積極參與蔬菜水果市場的競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