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有吞咽障礙吃什麼

有吞咽障礙吃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4:03:34

您今天是否抱怨過“食堂的飯菜不合胃口”,又或是計劃着晚上要和親朋好友去哪裡聚會一起分享美食?沒錯,“吃”這回事不僅為我們的身體提供必須的營養物質和水分,還是我們享受生活與社會互動的重要環節。

然而,您是否關注到身邊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總是抱怨吃東西不好,食物哽在喉嚨裡咽不下,吃東西總會有嗆咳,或是用餐時間越來越長。别急着催促或發脾氣,因為他可能患了一種常見又容易被忽略的功能障礙性疾病——吞咽障礙。

有吞咽障礙吃什麼(民以食為天别讓)1

要認識吞咽障礙,首先要了解人體正常的吞咽過程。

吞咽及吞咽障礙

吞咽是人體從外界經口攝取食物并經食管傳輸到達胃的過程,是人類最複雜的行為之一。看似一個簡單的吞咽動作,實則是一系列複雜的、高度協調的肌肉運動的結果。

吞咽障礙,也叫吞咽困難,是人體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由口送到胃内的一種臨床表現。由此可見,經口到胃的通道中,任何疾病均可引起吞咽障礙。

随着年齡增長,正常老化過程中出現的神經功能衰退、腦萎縮、肌肉變性等疾病是導緻老年人吞咽障礙的主要因素。

此外,老年人吞咽相關肌肉質量和功能逐漸喪失、味蕾萎縮、唾液分泌減少、牙齒受損或缺失、口腔及咽部敏感性降低等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其吞咽功能及進食欲望,并會随年齡、衰弱程度的增加而逐漸加重。

當嬰幼兒出現拒食、偏食、挑食等喂養問題時,也要警惕是否發生了吞咽困難。

吞咽障礙的表現包括:飲水常嗆咳;吞咽時或吞咽後咳嗽;食物殘留在舌面上或口腔縫隙中;常有食物口鼻反流;進食時胸口有食物堵塞感;喉嚨有異物感;體重下降;營養不良;反複發生的原因不明的吸入性肺炎;抵抗力下降;進食後有聲音嘶啞、發聲濕潤低沉;食欲減退;進食後突發呼吸困難、氣喘、紫绀等。

有吞咽障礙吃什麼(民以食為天别讓)2

按發生的階段,吞咽障礙可分為:認知期吞咽障礙、口腔準備期與口腔推送期吞咽障礙、咽期吞咽障礙、食管期吞咽障礙。

認知期吞咽障礙

對于各類型的癡呆患者,由于很難正确認知食物,所以患者不能自主使用餐具将食物送進口腔,即便照顧者把食物放進患者口腔裡,也會出現“含食”“不嚼”“不咽”的情況。

口腔準備期與口腔推送期吞咽障礙

口腔準備期與口腔推送期吞咽障礙主要由唇、舌、軟腭、下颌、頰部運動障礙和(或)結構缺失所緻,這部分的患者往往會因“嘴角漏食”“流口水”“口腔衛生差”“說話不清楚”“鼻音重”的問題而減少外出進餐和社會交往的次數。臨床常見于大腦皮層受損的患者和口腔颌面腫瘤患者。

咽期吞咽障礙

咽期是指食物從咽進入食管入口的過程。對于咽期吞咽障礙的患者,吃頓飯也是一次“生命大冒險”,因為“咽”是人體呼吸和吞咽的共用通道,下端連接食管,前方緊鄰喉腔。咽期出現問題,食物常常殘留、滞留咽部,患者需要反複多次地吞咽才能将食物咽下,嚴重時食物會闖入喉腔或是氣管内,引發患者劇烈嗆咳,甚至窒息。臨床常見于腦幹受損和咽喉腫瘤的患者。

食管期吞咽障礙

食管期吞咽障礙是指食物通過食管進入胃的過程出現了問題,梗在食管裡,“進退兩難”。患者進食常有後胸痛、胸部灼燒感、食物反流、嘔吐等,食物反流至咽部易造成誤吸。臨床常見于胃食管反流、食管-贲門失遲緩症、食管腫瘤的患者。

有吞咽障礙吃什麼(民以食為天别讓)3

吞咽障礙治療及康複護理技術

随着現代醫學進步與發展,吞咽障礙治療和康複護理技術已逐步在臨床得到應用,并且治療效果顯著。

例如,對于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癡呆)患者,通過對照顧者喂食技巧的培訓可大大提高患者的進食效率,減輕照顧者的負擔;對于誤吸風險高的患者,可采取安全進食技術的學習,大大提高進食安全性;對于正在接受放療或已經接受頭頸部放療的患者,通過吞咽功能訓練,可大大減少吞咽障礙的發生率和發生程度;對于已經“長期佩戴鼻飼管”的患者,則可以通過多學科協作的吞咽障礙治療,争取拔除鼻飼管的機會,重享人間美味;對于臨終階段的患者,采取适當的吞咽障礙康複護理能幫助患者變得安詳,幫助親人減少焦慮。

因此,吞咽專科護士給您敲黑闆劃重點了:如果您或您身邊的人出現吞咽障礙的相關症狀時,請及時就醫!


有吞咽障礙吃什麼(民以食為天别讓)4

有吞咽障礙吃什麼(民以食為天别讓)5

有吞咽障礙吃什麼(民以食為天别讓)6

頭頸外一科

雲南省腫瘤醫院 昆明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頭頸外一科源于1994年成立的頭頸外科,是雲南省最早成立的集臨床、教學、科研于一體的頭頸腫瘤專科,是雲南省臨床重點專科。

依托于國家腫瘤臨床重點專科、雲南省癌症中心,雲南省腫瘤治療中心,雲南省頭頸腫瘤研究中心,雲南省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委會主委單位、北京同仁醫院西南頸動脈臨床研究協作中心、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集團頭頸腫瘤診治專科聯盟單位、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頭頸腫瘤規範化診療培訓基地等平台,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成長為雲南省綜合實力最為雄厚,在西南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頭頸腫瘤外科之一。

科室由門診、住院病區、鼻咽喉鏡診療室構成。目前有專業技術人員38人,其中主任醫師4名、副主任醫師4名、主任護師1名,副主任護師1名。有博士研究生導師2名、碩士研究生導師4名、博士4名。有雲南省醫學領軍人才1名、雲南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後備人才1名、雲南省醫學學科帶頭人2名、雲南省醫學學科後備人才1名、雲南省萬人計劃“名醫”2名、雲南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名。

科室以耳鼻咽喉頭頸腫瘤為主要診治和研究方向,主要收治甲狀腺良惡性腫瘤、鼻咽癌、鼻腔及鼻窦腫瘤、口腔颌面腫瘤、口咽腫瘤、喉癌及下咽癌、顔面部皮膚癌及其他頭頸部腫瘤患者。

常規開展頭頸部腫瘤的手術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分子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晚期頭頸腫瘤的綜合治療及惡性腫瘤術後組織缺損修複重建。

開展了改良Miccoli術式甲狀腺手術、頸部無疤痕腔鏡甲狀腺外科手術(經口及經腋窩腔鏡甲狀腺手術)、I125粒子治療晚期頭頸鱗腫瘤、複雜頸動脈體瘤手術、功能保全性微創腮腺切除術、保留喉功能的喉腫瘤切除術及發音重建術、鼻咽癌放療失敗後的挽救性手術、運用窄帶成像技術篩查早期鼻咽腫瘤、下咽腫瘤、及喉腫瘤,運用免疫與生物靶向藥物綜合治療晚期頭頸癌等新技術、新療法。

科室每年收治各類患者4000餘人次,施行手術2000餘台。相繼在德宏、紅河、普洱、曲靖、怒江等州市建立了多個外科技術協作基地和工作站。目前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省級科研項目10餘項;開展新技術20餘項;獲實用新型專利11項,主編及參編專著13部,在國内外醫學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SCI收錄文章20餘篇,獲省級及市級科研成果獎9項。(其中雲南省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雲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雲南省衛生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

頭頸外一科弘揚“有時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的醫學人文關懷精神;堅守“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理念,優化流程管理、創新管理服務模式;科室醫護人員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主動參加援外、抗疫工作。

頭頸外一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緊緊圍繞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衆辦實事”,每年開展深入農村、深入社區的義診服務3—5次,努力提升人民群衆的就醫體驗獲得感。


END

編輯:張钰

審核:雲腫宣 雲南省癌症中心辦公室

●●●●

雲南省腫瘤醫院

昆明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雲南省癌症中心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