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要講《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她的聽課對象是父母和孩子。窗邊的小豆豆,名字很可愛,這本書肯定很有趣吧。
我在微信讀書上找出了這本書,好評率高達86.9%,是一本暢銷書。我常選擇好評率超過80%的書來讀,這樣的書往往題材有吸引力,語言有趣。《窗邊的小豆豆》看來滿足我所有的閱讀要求,那就收藏閱讀吧!
《窗邊的小豆豆》号稱是影響20世紀的兒童文學傑作,不僅适合親子共讀,所有人都應該拿來讀一讀,因為,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
回想兒童時期,父母有沒有對你常提别人家的孩子?有沒有人譏笑嘲諷你的同學,笑他個子矮長得醜?當你遇到困難或者調皮搗亂時,老師責備痛罵你?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遇到過吧。這些,不應該是好的教育呈現出來的樣子。
書中的小林校長說過:“無論哪個孩子,在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趁早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把他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本書作者黑柳徹子是日本著名作家、NHK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暢銷書作家,身上有很多沉甸甸的重量級身份,在日本家喻戶曉。她在上一年級的時候曾經是個問題學生,經常擾亂課堂教學秩序,最後被退學。那時的黑柳徹子也就是小豆豆還很小,并不知道退學的真相,高高興興的被媽媽送去了新的小學——小林校長開辦的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中怪怪的小豆豆成長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奠定了一生的基礎。
小林校長施了什麼法術,讓像小豆豆這樣的孩子愛上學校,慢慢發生變化,最後成才成功的呢?從這本自傳中,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1)傾聽孩子心聲
小豆豆第一天去巴學園,從早上8點一直到中午吃飯,整整四個小時,小林校長耐心認真微笑着傾聽小豆豆說話。小豆豆把所有想說能說的話全都說盡了。無論是之前,還是這以後,再也沒有一個大人這麼認真地聽小豆豆說話了。一個學校校長對一個孩童如此尊重慈愛,這一下子就赢得了小豆豆的好感,讓小豆豆喜歡上了小林校長和這所學校。
(2)自由學習
在巴學園裡,并沒有像普通學校那樣按課程表上課。老師會在黑闆上列出當天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學生們就開始自主學習了,想先學習什麼都可以。如果上午就能把所有知識點學完的話,下午就能去郊遊散步。
不但課程可以自由學習,就連座位都可以根據當天的心情和方便,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座位。
沒有老師們的強行填喂,也沒有固定的座位,學生們按自己的節奏學習,即使一年級學生,也不例外。
這種學習方式看似不可思議,但是卻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很多時候,安排一整天學完的知識隻要一個上午學生們就都學會掌握了,下午的時候就可以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了。
不要把孩子們的夢想束縛到老師的計劃和要求中去,要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的夢想要比老師的計劃大的多
(3)真心贊美孩子
每當校長看到小豆豆時,就會說:“你真是個好孩子。”
這時候,小豆豆就高興地笑,蹦蹦跳跳地說:“是啊,我是一個好孩子。”
于是,小豆豆覺得自己的确是個好孩子。這句寶貴的話,決定了小豆豆的一生。長大之後,每次想起這些,小豆豆的心裡就充滿了驚訝、感動和慶幸。
再比如,小林校長稱贊高橋君的一句話是:“你絕對能做到。”高橋君是個殘疾孩子,校長不斷鼓勵他,讓高橋君沒有因為身體上的缺陷懷有自卑心理,長大後以優異的成績大學畢業,擁有了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良好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
一句話,隻要簡單的一句話,就能給孩子帶來莫大的精神力量。從來都不要低估語言的力量。在教育中,口出善語永遠比口出惡言來的寶貴!
(4)生而美麗
夏日午後,小林校長帶孩子們在園内遊泳池遊泳。沒帶泳衣的孩子脫光衣服全裸着噗噗都跳進泳池裡,大家盡情地在水中嬉戲。
校長允許孩子裸身遊泳是有原因的。人出生的時候是光着身子的,無論什麼樣的身體,都是美麗的,大家并沒有什麼不一樣。
胖的瘦的高的矮的白的黑的,健康的,殘疾的,都應該用勇氣裸露自己的身體,拼命的掩藏自己的身體,是很不自然的事情。每個孩子都不應該因為身體原因而感到羞恥,這樣他們就不會存有劣等意識,就會比較放松而自信起來。
不要去掩飾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身體是最好的。要自信一點!胸部小一點沒關系,腿粗一點沒關系,胖一點沒關系,傻一點沒關系,黑一點沒關系,矮一點沒關系,我是最獨特的,最特殊的,誰也無法替代我。
(5)重視節奏
在巴學園,每天都有學習練習韻律操的時間。很多當時的藝術界和教育界人士都認為韻律是一切藝術的基礎,小林先生深有同感,遊學歐洲之後,小林先生把韻律學應用到小學教育中。
什麼是韻律?
韻律是讓身體的組織結構更加精巧的遊戲,是教給我們怎樣去開動心靈的遊戲,是讓心靈和身體理解節奏的遊戲。做韻律操會使人的性格富有韻律感,富有韻律感的性格是美好的,強大的,能溫和順應自然的法則。小林先生用一黑一白的陰陽圖形作為巴學園的徽記,希望孩子們在身體和心靈兩方面得到和諧的發展。
在上音樂課時,小林先生給每個同學一支白粉筆。當小林先生彈奏鋼琴時,孩子們就在禮堂的地方上畫出音符。伴随着音樂的節奏,孩子們轉動身體,盡情圖畫,快樂極了。
因為韻律和節奏的帶動,學生們對學習充滿了興趣,學習不再是一件很無聊很頭疼的事,讓身心靈愉悅健康發展。
(6)走進自然
按照巴學園的規定,如果孩子們能在上午把所有的知識點都學完,下午就可以去散步了。他們跟着老師去池塘邊,草地上,寺廟裡,古墓旁,和大自然親密接觸。
散步的時候,不但可以自由玩耍,老師會講解植物、動物等知識。等孩子們長大之後才意識到,散步時間學到了很多理科、曆史、生物等知識,并心懷喜悅。
在很多學校,必須考取教師資格證,才能進入學校,當上老師。在巴學園,教給孩子知識的人,就可以稱為老師,比如農民老師、面包師老師等。他們教給孩子很多學校裡學不到的知識。
每個行業做好了都是老師,都有資格教孩子們。什麼時候孩子們走上了田間地頭,走進了工廠,真正和一線的人交流,才是真的素質教育。
過度依賴文字和語言,使得很多孩子根本就不了解什麼是大自然,什麼是遼闊的草原,什麼是鄉下的莊稼,什麼是婉轉的鳥鳴。他們看得到的是城市裡的柏油馬路高樓大廈和不斷穿梭的人群。他們哪裡欣賞過自然的美好?有多少學生分不清蔥和蒜,有多少學生不知道地裡的蔬菜是怎麼樣長出來的?
(7)注重表達
在巴學園吃中飯的時候,孩子們飯盒裡不但要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還要有一個人給大家講故事。小林校長認為: “吃飯的時候,應當盡量讓心情愉快。不要急匆匆地吃完,而要花點兒時間,一邊說着各種話題一邊吃比較好。”
每一個人都有表達自我的機會,即使遇到比較羞澀沒什麼話可說的同學,小林校長都會笑眯眯地引導他說出很多話來。這個環節每天中飯時都會出現,讓孩子們能夠清晰自信的說出個人觀點,講出自己要講的故事,對于以後,孩子們能夠在别人面前,清楚、自由、毫不羞澀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是絕對有必要的。
在20世紀40年代,小林校長的這些教育理念可以說非常先進,完全順應了孩子的天性。巴學園存在的曆史很短,還不到10年, 從巴學園畢業的孩子長大後都過得成功幸福自信。在東京大轟炸中,巴學園被夷為平地,永遠成為了曆史。
感謝黑柳徹子女士,用生動的語言重現了她親身經曆的這些故事。從一個一個短小的故事裡,看到了一個小學校長的平凡和偉大。
我們現在的小學是培養孩子的基礎教育機構,但是大部分班級學生太多,超過50人,投資少,老師少,造成教育資源匮乏。為了提升教學效率,對于大部分孩子的教育方針千篇一律,沒有機會展現太多孩子的個性。對于有問題的孩子關注有限,沒有給予太多的鼓勵。
我們的孩子被束縛在學校教室的固定座位上,上着預定好的課程,老師怎麼講,學生怎麼聽,學生在學習方面的主觀性被大大減弱了。
課間10分鐘隻允許上廁所,不允許走走跳跳,打打鬧鬧。内容越學越深,難度越來越大,可是課程之外的知識呢?學生們知之甚少。學生不聽話、調皮,老師的手段不是責罰就是喊家長,忽略了孩子的天性和教育的本質。教育應該是因勢利導,春風化雨,了無痕迹的。
黑柳徹子說: 我常想,如果今天還有巴學園,可能就不會有孩子讨厭上學了吧。因為在巴學園,放學後孩子們也不願意回家。而且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着早一點到學校去。巴學園就是這麼一所充滿魅力的學校。
學校不一定要修煉得漂亮,而是教育工作者必須内心漂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