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農曆臘月初八是什麼節日

農曆臘月初八是什麼節日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9 05:51:52

農曆臘月初八是什麼節日?農曆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節,自上古時代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竈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據《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遂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後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農曆臘月初八是什麼節日?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農曆臘月初八是什麼節日(農曆臘月初八節日的由來)1

農曆臘月初八是什麼節日

農曆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節,自上古時代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竈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據《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後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遂附會傳統文化把臘八節定為佛成道日。後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臘八節是農曆臘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據說當年朱元璋落難在牢監裡受苦時,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監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這鍋雜糧粥為臘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監牢中那個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内)淨飯王的兒子,他見衆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後經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 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将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将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