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現代戰争的演變過程

現代戰争的演變過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6 15:43:48

現代戰争的演變過程?【講武堂】作者:林東(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現代戰争的演變過程?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現代戰争的演變過程(現代戰争形态的結構及演變趨勢)1

現代戰争的演變過程

【講武堂】

作者:林東(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

研究戰争形态是進行戰争和軍事變革的起點。現代戰争自海灣戰争算起,從單一的技術形态演變,拓展到政治經濟形态演變上來,展現出從技術和社會兩個方向平行且交織發展的壯麗圖景,帶來戰争整體性變革。

1.戰争技術形态追随工業化步伐:常規戰争走向智能化,旨在癱瘓作戰體系

戰争技術形态是最為活躍的演變鍊路,以代表性的高新技術和武器裝備為标志,縱向發展。迄今為止,常規戰争經曆了以冶煉技術為标志的冷兵器戰争形态、以火藥為标志的熱兵器戰争形态、以發動機與電氣技術為标志的機械化戰争形态,當前基本形成以網絡與信息系統為标志的信息化戰争形态,向以算法與機器人為标志的智能化戰争形态邁進。在一浪高過一浪的技術革命幕後,戰争演進與工業化一脈相承。

戰争目的從殲滅敵人為主轉向癱瘓敵人為主。信息化戰争從奪取制空權制海權轉向優先奪取制信息權,謀求戰場單方透明;智能化戰争邁向奪取制決策權,實現在敵人決策周期内行動。從信息化戰場到智能化戰場,更加突出斷鍊破網癱體,使敵人無法組織有效的作戰,再殲滅其有生力量,或直接取勝。由此,戰争重心從消滅重兵集團轉向破擊作戰體系。

戰争方式從軍種對抗轉向體系對抗。第一次跨越,從機械化的平台中心戰轉向信息化的網絡中心戰,從火力和機動力主導轉向信息主導。海灣戰争以來,信息對戰場的貢獻不斷增長,從信息系統成為戰鬥力倍增器到網絡成為戰鬥力決定器,作戰方式發生颠覆性變革。非接觸的遠程精确打擊、非線式的全縱深同時打擊、非對稱的一體化聯合作戰成為基本特征。戰略突擊方式從占地域為主轉向打擊目标為主,精打要害實現體系破擊。大數據、機器學習的興起,信息化的網絡中心戰邁向智能化的決策中心戰,開啟第二次跨越。實質是從自動化邁向自主化,以算法形式嵌入信息傳遞、情況認知、指揮決策、組織計劃、作戰行動、戰況評估等各個環節。從叙利亞戰争起,信息主導與算法化相結合,網天電攻擊與無人機作戰綜合運用到馬賽克式的戰術點位上,刷新信息火力一體化面貌。由此産生以自動決策與無人系統為标志的智能化戰争初級形态,從有組織體系對抗邁向自組織體系對抗。

戰争效益從量變到質變轉向質變帶動量變,作戰效能大躍進。機械化戰争打殲滅戰,注重兵力毀傷,由外而内突破,以自下而上的量的積累逐次瓦解作戰體系,達成戰争頂點;信息化戰争、智能化戰争打癱瘓戰,注重結構毀傷,結構決定功能,體系破擊快速達到戰争頂點。于是,傳統“大吃小”轉向“遠打近”“精打粗”“快吃慢”,再轉向“自主系統打受控系統”“自組織打有組織”。

2.戰争政治經濟形态凸顯社會化趨勢:混合戰争邁向多域戰争,旨在癱瘓國家體系

戰争作為高級社會活動,還存在政治經濟形态演變鍊路,随着社會體系的不斷開放而橫向拓寬。冷戰結束後,時代主潮流從戰争與革命轉入和平與發展,戰争雙方同處世界開放體系。管窺開放體系下的國家安全較封閉體系要脆弱得多,實行軍事與經濟社會雙重打擊,低風險,高效益,更有利于迫使對手妥協。

戰争目的從打垮軍隊向打垮經濟、壓垮社會意志拓展。戰争力求對國家機器的突破,而軍事系統隻是一個方面。從科索沃戰争到利比亞戰争,打擊目标從軍事目标拓展到領導層、經濟系統、基礎設施、民生系統等“五環目标”,甚至以後者為主。科索沃戰争是重要轉折點,上半場北約空襲南聯盟軍事目标不奏效,下半場轉而打擊城市電力系統、公共交通等民用設施,使社會生活難以維系,從而迫使對手妥協。由此,戰争的重心從破擊軍事體系向破擊國家政治經濟體系拓展,戰争的頂點從軍事崩潰轉向社會承受力的崩潰。此後阿富汗戰争的基于效果作戰,對基地組織進行空中威懾而取得驅逐效果,再發展到伊拉克戰争的震懾戰,伊拉克政府和軍隊一夜蒸發,戰争的社會化日益濃重。

戰争方式從軍事打擊擴大到非軍事打擊,向“軍事 ”的綜合對抗拓展。第一次跨越——從科索沃戰争到伊拉克戰争、利比亞戰争,混合戰争成型于經濟社會鬥争軍事化。2005年美陸戰隊馬蒂斯、霍夫曼汲取第四代戰争論、複合戰争論,提出混合戰争概念;2006年美軍撤銷非戰争軍事行動條令,将之納入跨部門的聯合作戰。于是,戰争手段超出軍事手段,非常規作戰和非軍事領域的對抗全面走上戰争與沖突的前台,并與軍事對抗加快融合,形成更高層次、更大範圍的體系對抗。從薩達姆到卡紮菲,遵循的是把政治、經濟和社會這些戰争潛力轉化為軍事實力的老套路,打封閉的政治-軍事體系對抗;而從老布什到小布什、奧巴馬,卻已經把一部分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傳統戰争潛力變成戰争實力,直接對抗,打開放的政治軍事-經濟社會體系對抗,呈現為戰争主體混合、戰争手段混合、戰場混合。第二次跨越——叙利亞戰争之後,非軍事領域鬥争上升到“戰”的高度,戰争方式加快從政治-軍事沖突模式向政治、軍事、社會、經濟、文化多域沖突模式轉變。雖然混合戰争仍以軍事力量為中心,但強調軍事手段和非軍事手段的綜合運用——軍事打擊 顔色革命 經濟制裁……在政治、社會、經濟、軍事各領域同時打擊對手。從“軍對軍”的軍事戰争全面拓展到“軍民結合對軍和民”的多域戰争,把每一場局部戰争打成地區性的總體戰,推動非物理摧毀、非常規作戰、非軍事破壞行動在戰争體系中的比例和作用迅速上升,并從非正規形式向正規形式轉變,從一般行為意義上的輔助性戰争活動向高度有組織的戰争行動轉變,發展成為非傳統的戰略性戰争行動樣式。目前,俄軍的新國家軍事學說倡導混合戰争,并在叙利亞戰争和俄烏沖突中,與美國競争多域戰争主動權。

戰争效益從注重作戰效能轉向注重政治經濟效益。跨國界的金融戰、貿易戰、信息戰和國際制裁、經濟封鎖、顔色革命,足以使國家陷入困境,走向失敗,而在這基礎上再施以軍事打擊就較以往更容易使對方達到戰争承受力的頂點。俄軍兵不血刃地占領克裡米亞,解除對手武裝而沒有發生實際交戰。政治經濟社會行動像是高高的鑽體,軍事打擊發揮金剛鑽作用,作戰效能與政治經濟社會行動的綜合效益大躍進。總結混合戰争發展脈絡,就是用硬實力和軟實力兩個拳頭打人,疊加多領域能量産生戰局奇點效應。為此,我們需要跳出單純軍事思維,推動戰争向綜合形态轉變。

3.智能化和多域化雙螺旋發展造就戰争新生态,疊加衍生新型戰争樣式

現代戰争不是一種形态單向線性發展,尤以人類文明大變革時期最為明顯。回顧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跨越期,毛瑟槍的出現開啟戰争技術形态的變革,同時民族戰争揭開政治經濟形态變革,這兩條基因鍊平行發展,偶爾發生疊加便産生全新的戰争樣式,湧現出機械化總體戰争、機械化局部戰争、人民戰争藝術。而今天,人類處于工業文明轉型跨越期,世界軍事站在戰争綜合演變的新起點上,從追求戰略效益最大化出發,主動地從技術形态和政治經濟形态兩條DNA鍊的交織中發掘戰争新樣式,突破常規戰争發展的傳統框架,創造颠覆性的戰争藝術。

高維度戰争橫空出世。從2010年伊朗核反應堆被“震網”病毒攻擊癱瘓起,高科技和社會化相結合,既是智能化的最高端,又是多域化的新主體,跨域傳導的戰争樣式浮出水面,旨在由外而内地破擊經濟社會。高維度戰争是指利用網絡、太空、電磁、生物、心理等新型空間的開放性和連通性,攻擊經濟社會目标的獨立戰争方式——經由高維度空間傳導滲透地球物理空間的關鍵基礎設施,從而坍塌不設防的關鍵基礎設施,導緻大面積停電、城市交通癱瘓,使傳統的軍事防禦陷入無能為力之境。高維度攻擊不受地理和時間限制,不受常規軍力限制,也不受戰争法約束,展現出大規模進攻本土的新場景——其進攻具有無界性、潛伏性、隐匿性和成本低等新特點,呈現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新格局,是大國強國、小國弱國的共同優先選擇。

“灰戰争”伴随大國持久戰略競争。全球競合時代,大國之争圍繞全球發展權展開,戰争目的轉向破擊更寬泛的國家安全體系來降維阻滞對手發展。一方面以不犧牲自身發展為底線,規避軍事對決來降低戰略風險;另一方面則把信息化智能化推向全領域的國家安全對抗,将短期局部高強度軍事打擊與表面和平下的長期多域打擊連成一體,形成比熱戰冷但比冷戰熱的“灰戰争”。事實上,“灰戰争”是智能化和多域化戰争形态在時間軸上的疊加,在亞戰争級的拓展,最典型的是美國傳承遏制蘇聯長達40年的冷戰傳統,發展成高科技支撐的全政府遏制行動,動用一切資源和手段在廣闊領域和空間持久壓制對手,以分階段的大戰略指導推進結盟、圍堵、打壓、瓦解。其實質是把利德爾·哈特的“間接路線”——通過封鎖和削弱敵人的戰争潛力實現扼殺目的,發展成為“直接路線”——政治戰、經濟戰、輿論戰、金融戰、心理戰、高維度打擊,達到遏制目的,使中低強度全域沖突在大戰略層面上展開。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22日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