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人問:“為什麼成年人都不喜歡解釋?”
高贊回複說:
“真正理解你的人根本沒必要浪費口舌,彼此心照不宣便心領神會。
那些不理解你的人,你解釋其實沒什麼用處,甚至造成更加難堪的後果。”
我們總以為,有默契、能懂你的人不需要多餘的解釋。
卻忘了,這世上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
即便是心有靈犀的兩個人,也不可能完全知曉對方心中的想法。
你以為的“Ta都懂”,也有可能是“你以為”。
遇上事情,隻有說清楚,講明白,才是避免誤會、增進感情的一劑良方。
我想,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經曆。
分明是出于好心去幫助一個人,卻被對方迎頭潑了一盆冷水。
網友@木木林分享過她的故事。
有段時間,她發現辦公室新參加工作的小談經常加班,不僅來得最早,還走得最晚。
出于對晚輩的關心,她私下主動詢問小談:“你那邊有什麼需要搭把手嗎?”
小談擡頭,十分茫然地看了看她,說“謝謝,不需要。”
隻是短短的5個字,卻讓她很委屈,也很生氣。
委屈的是,她隻是單純想幫忙,對方卻毫不領情。
生氣的是,小談表現出一副“要你多管”的冷漠神态。
接下來的日子,她開始刻意避開小談。
直到,木木林從其他同事口中得知:
“小談隻是喜歡安靜的工作環境,希望在辦公室人最少的時候工作,才會選擇在早晨和晚上待在辦公室裡。”
木木林才明白,她以為是自己受了委屈,沒想到到頭來卻是自己誤會了小談。
社會心理學家Heidi Grant Halvorson曾提出“透明度錯覺”的概念:
大多數人都存在一種假設,即認為彼此之間的溝通是透明的。
在溝通過程中,給予信息的一方會以為自己的感覺和需求能夠被另一方清晰地感知到。
但實際上,作為接收信息的一方,是被迫在非常有限的信息量中做出判斷,因而往往會判斷失誤。
也就是說,當你抱怨其他人沒有真正明白你的意思時,你可能同樣沒有明白對方在想什麼。
一個不想問,一個不想說,誤會,也因此産生。
本來可以一句話解釋的事兒,結果因為“你猜我猜”,衍生出難以預料的結果。
所以,還是想說,能解釋的時候,不要猶豫放棄。
千萬别讓猜疑代替解釋,讓誤會破壞關系,才驚覺一切悔之晚矣。
訪談節目《說出你的故事》中,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林冉和男朋友,從大學開始到畢業工作,已經在一起五年。
經曆過分手,也鬧過矛盾,但總算熬過來了。
原本,他們已經打算過段時間就結婚。
不過,由于工作原因,他們開始了異地戀。
有一天,她跟男朋友視頻電話,無意間看到男朋友宿舍裡有一塊女生絲巾。
女生的敏感,讓林冉心裡很不安,于是接下來的幾天,她不停逼問男朋友。
然而,因為連續好幾天加班熬夜趕項目,男生沒來得及向林冉解釋清楚。
更何況,他本來就是想送給女生一個驚喜,所以一直“藏着掖着”。
林冉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和男朋友大鬧一頓後,分手了。
一段長達五年的感情,熬過了畢業,最終卻在即将結婚的時候分開,令人唏噓不已。
分手後,男生想挽回林冉,于是再次撥通了林冉的電話。
林冉接聽後,什麼話也沒說。
而男生,卻在電話通了之後,想了半天,又挂掉了電話。
男生其實是想告訴林冉:“宿舍裡那塊女生絲巾,是買給你的聖誕禮物。”
原本隻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誤會,如果解釋開了,會是一個美好的結局。
可恰恰因為不解釋,彼此之間的誤會越來越大,最終遺憾錯過。
在感情裡面,兩個人都需要對方給予的安全感,也許某一件不經意的小事就會觸痛到對方的神經。
如果不解釋久了,積累的嫌疑多了,一旦爆發,就會産生難以估量的後果。
成年人總是愛面子的,覺得很多話說不出口,可是要知道,沒有人能看穿你的所有想法。
除了你自己,很少有人能夠真正懂你。
感情上,任何一次解釋,可能就是你挽留Ta的最後機會。
任何一次來不及說出口的解釋,都可能成為壓垮感情的一根稻草。
看過一位網友分享的故事:
當年,他媽媽在高考志願填報的最後時刻,偷偷把他的志願從文學類改成了金融學。
直到他收到錄取通知書,整個人都懵了。
當他詢問媽媽為什麼要這樣做時,他媽媽隻是不耐煩地扔下一句:“小孩子什麼都不懂。”
後來他如家人所願進入金融機構工作,拿着可觀的工資,過着外人眼中“理想的生活”。
然而,事實上,他跟父母的關系卻越來越差。
逢年過節,接到父母打來的視頻電話,他總是三兩句便草草挂掉。
母親生病住院,父親來電催他回家看望,他也隻是“嗯”了一聲,卻依舊不太情願回家。
……
蔡康永說:
你讓一件事情過去幾次,你就再也沒有興趣去追究它了。等憋在心裡的氣慢慢消了,兩個人之間的裂痕也産生了。
解釋溝通,是解除誤會和矛盾的金鑰匙。
隻有及時溝通,好好解釋,才會消除彼此的疑慮,減少彼此的誤解,填補彼此的間隙。
而不是,任憑誤會蔓延滋生,讓愛和關心在沉默中漸行漸遠。
《人間果實》中90歲的修一爺爺與87歲的英子奶奶,在“及時解釋”這一點上,做法堪稱典範。
修一爺爺和英子奶奶總是拌嘴,但是感情又一直都很好,旁人很不解。
有一回,有人問起,英子奶奶是這樣回答的:
“我們拌嘴歸拌嘴,但是什麼事情都不會放在心裡,有誤會了就會及時說出來,解釋清楚。好好交流,知道對方的想法過後,就消氣了。”
有些話,當面解釋清楚才有效;有些事,當面說明白才不會産生誤會。
無論如何,都要主動一點,積極一些,多給自己和别人解釋的機會。
為此,人與人之間才能減少誤會,和諧相處,友好交往。
網上,有人問:“人生,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遺憾?”
高贊回複說:“不問、不說、不解釋。”
你不說,他也不問,彼此會變得越來越陌生,走着走着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但實際上,很多事情遠比我們想象中簡單——
有些話一旦說開,溝通就容易;
有些事若是解釋,誤會就解除;
隻有不解釋,才最傷人。
縱然沉默是金,但在該解釋的時刻,還是要解釋為上。
共勉。
作者 | 今夕何夕,向内行走的雙面寶媽。
圖片 | 視覺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