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常态
如果和五百年前相比,現在的世界的确像是按足了快進鍵,早就不可能回到“山中不知歲月長”的那種日子了。過去,子承父業,往往家族幾代人都從事一種職業,即使想改變也沒有機會變,這也是一種無奈和痛苦。而現在,一個人都有很多種跳槽、轉行的可能性,做個跨界的“斜杠青年”也是很尋常的事,所以,既想要讓自己有更多選擇的自由,卻又不想接受這個世界的無常,這根本就是一種幻想。
那些無常的變化,對自己有利的,我們稱之為“機遇”,為之欣喜;對自己造成不利的,我們稱之為“困難”。
但本質上,它們都隻是無常。
而且換個角度看,對我而言遇到的“困難”,很可能就是别人的“機遇”,一切本無自性,那都隻是自己心裡下的“定義”。
對于世間的無常,抗拒和抱怨都是沒有用處的,既改變不了事實,也會讓自己的心态更加失衡,隻會讓自己沉溺在一種都是别人對不起我、我很不幸的負面情緒中。
從容,精進
當我們知道,自己熟悉的世界不再也不可能再保持原樣,我們就“随緣”,随順因緣,接納這個世界的不完美,接納遭遇的一切,接納自己的無奈,這是心态上的從容。接納了之後,還得精進起來,讓自己成為一個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這是随緣中的“不變”,在劇變的環境裡,我們面對的未知總是大過已知,所以不要再歎氣和擔心,想想我們已經擁有了什麼?現在可以依靠什麼?有什麼能讓自己與衆不同?隻有你真正擁有的能力,才可以讓你從容面對任何挑戰,勝任任何職業。
現代的工業社會和商業競争下,任何人、任何企業甚至任何行業,被更新淘汰的速度都更快了。
就像高速公路收費員那樣,再過十年、二十年,不少的工作崗位或者職業都有可能消失。與其焦慮不安,不如開放心态,放下對自己年齡、能力的憂慮,積極地去了解和學習新生事物,你會看見新的天地。
真正的從容,不是什麼都不需要做,而是精進之後的無愧我心,精進之後的得失從容。
正所謂,自助者,人助之,天助之。
面對不确定的環境,接納我們不能決定的部分,精進我們能夠抉擇的事情,去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心态上随緣,行動上精進,就能在無常的世界裡從容地活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