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血常規化驗單各項解讀完整版

血常規化驗單各項解讀完整版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15:52:59

上一次我們分享了血常規中白細胞相關的内容,這次我們分享紅細胞系統相關的知識。

血常規化驗單各項解讀完整版(教您輕松解讀化驗單之血常規)1

01

紅細胞

紅細胞在常規化驗中英文常縮寫成(RBC),可判斷有無貧血,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紅細胞可負責運送氧氣,在紅細胞中運送氧氣起關鍵作用的是血紅蛋白。

因此不僅要看紅細胞(RBC)的數量是否正常,還要看平均紅細胞所含血紅蛋白量以及血紅蛋白(Hb)總量是否正常。

紅細胞(RBC)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兒:(6.0~7.0)×1012/L。

紅細胞↑↑

多常見于身體缺氧、血液濃縮、真性紅細胞增多症、肺氣腫等,另外還有某些腫瘤及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紅細胞↓↓

紅細胞減少即提示貧血或大量失血。①紅細胞生成減少,見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壞增多:急性大出血、嚴重的組織損傷及血細胞的破壞等;③合成障礙:缺鐵、維生素 B12 的缺乏等。

02

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常被稱為“血色素”,是組成紅細胞的主要成分,承擔着機體向器官組織運輸氧氣和運出二氧化碳的功能。

其增減的臨床意義基本上與紅細胞增減的意義相同,但血紅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貧血的程度。

血紅蛋白(Hb)

參考值: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兒:180~190g/L。

生理性↑↑

①常見于大量出汗;

②長時間不喝水;

③高原居民 ;

④胎兒和新生兒;

⑤劇烈活動、恐懼、冷水浴後等;

病理性↑↑

①連續嘔吐;

②反複腹瀉;

③大面積燒傷或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尿崩症等;

④也可見于嚴重的先天性及後天性心肺疾病,也見于某些腫瘤,腎髒疾病等。

生理性↓↓

降低主要是反應貧血的情況,孕婦,嬰兒和老年人都可能會出現生理性的下降。

病理性↓↓

急性或慢性失血所緻的貧血,因造血物質缺乏或利用障礙所緻的貧血。

03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

這 3 種平均值,是根據紅細胞數、血紅蛋白測定和紅細胞比容結果計算出來的,根據紅細胞體積的大小,臨床上把貧血分為三類。

紅細胞平均體積(MCV)

正常範圍是82%~100%。

MCV>100fl

常見于巨幼細胞性貧血,最常見由人體内缺乏維生素B12 或葉酸所緻。巨幼細胞性貧血多見于偏食導緻葉酸、維生素B12 攝入不足;

MCV<82fl

常見于小細胞性低色素性貧血。如鐵劑攝入不夠或流失過多,導緻血紅蛋白生成不足,影響了紅細胞長大。見于長期挑食、節食、素食的人以及月經過多的女性。飲濃茶、喝咖啡對鐵的吸收也有影響。

MCV 在82~100fl

常見于“正細胞性貧血”,臨床也很常見,像腎病透析患者,肝功能損傷、肝炎患者等,這是由于人體造血功能下降,紅細胞的生成減少所緻。

04

紅細胞比容(HCT)

紅細胞所占全血的百分比就是紅細胞比容。HCT的測定有助于了解紅細胞的增多與減少,臨床上常用于了解脫水病人的血液濃縮程度。

HCT降低與各種貧血有關,因為紅細胞體積大小不同,紅細胞比容的改變并不與紅細胞數量平行,需同時測定紅細胞數量和血紅蛋白濃度,并用于計算紅細胞各項平均值才有參考價值。

05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

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反應外周血紅細胞體積異質性的參數。簡而言之,是反映紅細胞大小不等的客觀指标。一般通過RDW和MCV這兩個參數進行貧血的形态學分類。

06

血小闆(PLT)

血小闆的作用主要在在止血、傷口愈合、炎症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

血小闆減少容易造成出血,但是血小闆過多不易于血液流動,容易造成血液凝固,進而發生血栓的機會增加。

血小闆(PLT)

100-300×109/L

減少

1.血小闆生成減少: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再生障礙性貧血等;

2.血小闆破壞過多:特發性血小闆減少性紫癜、肝硬化等;

3.其他疾病:彌散性血管内出血、陣發性睡眠血紅蛋白尿症、某些感染等;

4.用藥:藥物中毒或過敏。

增多

1.創傷:急性失血性貧血,

2.其他疾病:見于原發性血小闆增多症、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等。

綜上所述,所謂的升高和降低常指顯著的變化,輕微的變化多則沒有診斷意義,如有不适需及時就醫,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