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巫溪縣的大甯河流域,一直以來流傳着一種奇特的釣魚方式,當地人稱釣“洞洞魚”,或稱釣“把把魚”。
上遊新聞記者有幸見到在大甯河邊釣魚的退休老人路先生夫妻倆。他們釣魚手持的魚杆長不過1米,僅筷子粗,杆稍有一節短線,上有兩三個魚鈎,挂有從河床石縫中尋來的小蟲,路先生說,這是魚兒最愛的口糧。
他們夫妻倆分别站在齊大腿深的河中,小心地将挂餌的魚杆稍伸向河床中的石頭縫邊,不需多久,僅憑手中的魚杆的震動就可知,魚咬餌了,這時,錘釣者迅速提起魚杆,一條活蹦亂跳的小魚兒已經到手了。
據路先生講,這種小魚兒當地人稱紅尾巴,吃食很猛,由于口小,往往不是用魚鈎釣到的,而是該魚咬住魚餌不松口被提出水面的,所以,釣魚人動作得快,提出魚後得迅速的扞放在左手拿的籃子了,隻輕輕一抖,魚就落下了。這就叫釣“洞洞魚”。
在這種釣魚基礎上,還衍生出一種釣法,甚至不用魚鈎,直接将四五條蚯蚓用杆稍上的細線攔腰捆成一把,放在水裡的石縫中,利用紅尾巴魚吃食咬住不松口的貪吃特點,也把魚釣了起來。
運氣好時,一杆下去同時上幾條魚。當地人稱這種釣法叫釣“把把魚”。路先生還特地展示了他的另一種秘密武器。在河床的石頭上有大量的青苔,十分滑溜,容易摔倒,路先生特意穿了一雙用布條打造的草鞋,這個,絕對防滑。
上遊新聞記者 胡傑 攝影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