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武漢地鐵7号線無人駕駛

武漢地鐵7号線無人駕駛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16 22:26:58

武漢地鐵7号線無人駕駛(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上線)1

近年來,随着地鐵線網的快速發展,全自動駕駛技術在軌道交通中得到了應用。12月26日9點56分,武漢首條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5号線、以及16号線、6号線二期同時開通初期運營,地鐵線路覆蓋全市。在5号線各站點,市民興緻勃勃前來體驗嘗鮮,紛紛點贊武漢造的智能列車。

主持人姜雪晴:“5号線有三個換乘站,分别是徐家棚站、積玉橋站和複興路站,我現在是在最大的換乘站徐家棚站, 是武漢地鐵第3座三線換乘站,5、7、8三條線在這裡換乘,我身旁的換乘标志标牌設置清晰明了,大家隻要依據标志指向就能實現順利換乘。”

武漢地鐵7号線無人駕駛(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上線)2

徐家棚站一共有18個出入口,從四面八方進入站内的乘客與換乘乘客形成大客流。站内5号線站台居中,7、8号線站台位于兩端,為了應對大客流,站内設置6個換乘通道,4個通道連接8号線,2各通道鍊接7号線,實現有效分流,方便乘客在站廳或站台自行換乘。市民王莉一大早帶着一家老小,專門來體驗5号線。

乘客王莉:“今天帶着小孩子專門是坐在無人駕駛的車頭那個地方,視野很開闊,很棒,很舒服。我覺得,青山人民終于有地鐵坐了,我們今天是從青山過來的,在建設二路上的車,打算到漢口去,換乘7号線,換乘比較方便,标識标牌很清晰。”

主持人姜雪晴:“我現在登上開往武漢火車站方向的5号線地鐵,5号線設計最高行車速度每小時80公裡,從起步到運行感覺很平穩,我身後就是無人駕駛室,乘客透過玻璃窗可以看見前方穿行隧道的場景,很有科技感也很惬意。”

26日,許多市民趁着休息時間前來打卡體驗自動駕駛地鐵的樂趣,大家紛紛表示,武漢地鐵迎來了新飛躍,能坐上高水平工業化、信息化、智慧化的先進智能列車,内心滿滿的幸福感。家住武昌的王燦敏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他告訴記者,今天到青山走親訪友特地體驗一下5号線,相比過去自駕或乘公交更便捷。

市民王燦敏:“5号線開通給大家到漢口和漢陽的換乘提供了很大便捷,另一方面,5号線上面的科技含量又有一個重大的突破,整個理念實際上是建立在我們設計、裝備、制造以及施工上面最優化的一個組合,我住在徐東,比過去坐公交到達青山要便捷20分鐘,這對市民的環保出行、低碳出行都意義非常深遠,也是我們新興大都市的一個象征,市民肯定有獲得感和體驗感。”

5号線南起中醫藥大學,北至武漢站東廣場,南北向貫穿武昌全鎮,串聯洪山區、武昌區、青山區,線路全長約35.1公裡,設站25座,單邊跑完全程僅用時56分鐘。

武漢地鐵7号線無人駕駛(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上線)3

武漢地鐵集團建設事業總部一級項目經理陳昆向記者介紹說:“對武昌區而言覆蓋了司門口、昙華林這些老城區、老的商業體,使青山人民能夠享受地鐵交通的便利。”

伴随着新線開通,武漢軌道交通新港線一期、5号線二期、16号線二期、12号線連接線工程和軌道交通信息化雲平台項目等五大工程同時開工。至此,武漢在建軌道交通線路達13條、總裡程229公裡,在建車站116座。其中,軌道交通信息化雲平台工程是全國示範工程,為地鐵行業首創,将探索提升我國城軌網絡信息化建設水平和規範驗證同步推進的新模式。

武漢地鐵集團工程師楊烨介紹說:“武漢軌道交通雲平台工程能夠實現數據共享,集中指揮,智慧管理,加強數字賦能,打造智慧化高效出行的智慧地鐵,為完善城市數字化治理體系提供重要支點,項目具備接入32條線的能力,未來将實現線網一雲統管。”

融媒體記者:餘軍 張亞晖 姜雪晴

通迅員:王桂蘋 劉丹丹 袁永華

編輯:王佩 呂豔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