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都會引起哪些疾病?人的一生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而睡眠質量與免疫功能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失眠都會引起哪些疾病?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人的一生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而睡眠質量與免疫功能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
在正常生理狀态下,睡眠可增強免疫反應,大多數免疫細胞在夜間,免疫反應會達到高峰,而如果長期的睡眠限制和紊亂,則會增加與免疫相關的炎症性疾病發生的風險。
為什麼需要睡眠
睡眠與覺醒功能的調節是人類大腦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
睡眠可以使身體存儲能量、增強免疫、促進代謝産物排出、促進神經發育修複神經突觸、鞏固記憶。
而且,在睡眠過程中,尤其是慢波睡眠時,各種生命活動降低到最低程度,大量ATP存儲增加,細胞合成代謝加強,隻維持基礎代謝水平,能量消耗最少,以保證白天有足夠的精力和體力去工作和生活。
良好的睡眠還可以保障機體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并幫助人們從感染中恢複。體内的腫瘤壞死因子(TNF)、白介素(IL-1)分泌的峰值均位于慢波睡眠期。
睡眠也是腦代謝廢物排出的重要階段,清醒時tau蛋白和澱粉樣蛋白(這些蛋白與癡呆風險高度相關)等代謝産物會逐漸累積,睡眠期間這些物質的産生速率會降低甚至暫停,睡眠時腦内細胞間隙體積增大60%,腦脊液流動增加,為機體提供了清除的時機,神經突觸重塑,為腦功能恢複提供了保障。
睡眠期海馬神經元可再現覺醒期海馬活動,并允許在随後的覺醒期中形成新的記憶。在清醒時的學習階段,大腦将新信息編碼到海馬的細胞集合中,突觸間的連接不斷加強整合,到了睡眠階段,NREM、REM期睡眠序貫發生,對記憶進行整合選擇性的鞏固。
睡眠的短期剝奪會影響情緒和認知功能,長期睡眠不足者甚至會增高癡呆的發生率,這也意味着長期的睡眠缺乏可能和大腦發生病理學改變有着密切關系。
常見失眠因素
☆環境因素:嘈雜環境、聲音、光線、溫度或對環境敏感等。
☆ 年齡因素:年齡越大失眠的危險因素會增加。
☆ 性别因素:女性患失眠的風險是男性的1.4倍。
☆ 既往有失眠史:曾有過失眠的人,發生失眠的幾率較其他人高5.4倍。
☆ 遺傳因素:具有家族顯著的聚集性,遺傳度大約在30%-60%。
☆ 應激和生活事件:包括工作壓力、經濟壓力、家庭關系、人際問題等。
☆ 個性特征:比如神經質,焦慮特征,及完美主義者容易失眠。
☆ 精神障礙:失眠人群大約50%的患者,同時患有一種精神障礙。
☆ 慢性内科疾病:患有各種慢性内科疾病的人群,發生失眠的幾率顯著高于非患病人群。
☆ 藥物與食物因素:酒精,咖啡,濃茶,以及影響睡眠藥物等。
失眠的危害
失眠除了讓人感到疲憊和焦躁外,還隐藏着巨大的健康危機。
1. 失眠引發多種疾病:失眠和睡眠障礙的長期累積,容易誘發或加重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還會增加腦卒中的發病風險。
有研究顯示,有90多種慢性病與長期失眠之間存在較大的相關性。可見睡眠健康是人們身心健康的基礎,擁有健康的睡眠對我們是多麼重要。
2. 失眠會讓人變老、變醜:睡眠障礙會使人發胖、變醜、脾氣暴躁,并發頭痛、頭暈、厭食惡心、疲倦乏力、記憶力減退等症狀,使人提前進入衰老狀态。
3. 失眠會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失眠還會使身體機能得不到有效修複,從而導緻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和康複能力低下。
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 保持睡眠規律性,規律的作息主要是指,要保持相對固定的入睡和起床時間,建立自己的生物鐘。而如果作息時間不規律,就會導緻入睡困難、頻繁醒來、早醒、睡眠質量下降等問題。
★ 遠離影響睡眠的不良習慣,如睡前躺在床上玩手機;睡前躺着看電視;開燈睡覺;睡前吃夜宵、飲酒;白天睡眠過多;睡前過多運動等等。
★ 正确看待失眠,因為随着年齡增長,睡眠能力逐漸下降、睡眠變淺、夜間醒來次數增加,再加上生活工作中的壓力,可能無法保證每晚都睡的香甜安穩。
如果第二天精力充沛,不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就不必糾結于睡眠時間不夠長或一兩晚沒睡好的問題。
★ 如果失眠問題持續存在,建議去正規醫院進行詳細檢查,及時治療。
睡眠的身心健康基石,重要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的關注和重視,願大家有良好睡眠,健康的身心。
來源: 吉林1232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