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 丨 視 丨 制 丨 作
Audio & Video Prodution
轉自 | 導演幫
在數字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數字攝影機在行内已逐步替代膠片攝影機,而數字電影技術在整個影視創作行業中已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從20世紀90年代的《泰坦尼克号》和新世紀的《黑客帝國》系列作為新技術的風起雲湧,到《斯巴達300勇士》、《變形金剛》等将數字技術特别是後期合成運用逐漸推向熱潮,再到《本傑明 ·巴頓奇事》、《阿凡達》、《雨果》勇奪奧斯卡視覺方面獎項,就可以看出數字技術的成熟和其在業内的普及。在我們提到的衆多數字技術中,綠幕和藍幕的拍攝是非常廣泛地應用于電影的前期制作中的。
我們知道常規情況下,若攝影機處于運動拍攝中,那麼畫面的背景也會有相應的運動和位移。而綠幕、藍幕顔色單調一緻,又缺乏縱深關系,往往不能為後期合成提供準确的攝影機運動信息。所以就必須在屏幕上添加一些标記,通過跟蹤這些關鍵點,幫助後期制作人員找回攝影機的信息,從而調整好主體人物與背景之間的運動關系。設置跟蹤點一般是在綠幕和藍幕上貼一些等距離或等分的線或點,足夠細緻的話還可以讓這些标記之間有所區别。
現在綠幕的應用比藍幕要多,因為多數攝像機CMOS的拜爾像陣中綠色像素是紅藍的兩倍,其信号最強,噪波最少,包含了大部分的亮度信息。藍色噪波最多、最暗,所以一般不推薦采用藍幕。
相對來說,綠幕藍幕的拍攝還是比較基礎的特殊拍攝,但要考慮到為後期的摳像和合成留下餘地和創作空間,所以在拍攝時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對綠幕的一般處理方法
在光線處理上,由于拍攝的背景隻是一塊綠幕,同最終影片所呈現的不同,所以需要攝影師和燈光師考慮得更為全面,事先要和後期部門充分溝通。在實際操作中,摳像的綠背景和前面的表演區域是分開的,那麼在打光時,最常用也是最保險的方法,就是将背景和表演區域分開打。
一是照明背景,也就是将用于摳像的綠色背景打亮,要将其處理到利于後期摳像的亮度,使得攝影機能夠正确記錄和還原背景色彩。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布光要均勻無陰影。選擇綠幕材料時要盡可能避免幕布上存在折皺、暗角等情況。但它有問題時也可以想辦法補救:在拍攝時将前後景的光線距離盡量拉開,互不影響最好。由于前後景有了距離,而鏡頭聚焦于被攝人物,綠幕則通常在焦外呈模糊狀态,所以即便它有些瑕疵也不容易看出來。
除此之外,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比較散的燈光器材,硬光質如聚光燈等就很難用到了。可以選用Space Light,也就是太空燈,另外Kino Flo有專門的Cyc Light和供綠幕專用的綠色燈管。綠幕打得色譜頻寬越窄,就越容易摳像。
光照的亮度在整個屏幕上應該是均勻的,不能有亮點、陰影區域或者顔色差異。這幾乎意味着需要将大量燈光對綠幕進行照明,但又要避免使其照射到被攝體上以免産生額外的溢色,所以必要時可采用黑布遮擋。這并不簡單,需要攝影師在現場嚴謹地進行控制。
亮度控制方面,引用澳大利亞電影攝影師學會(Australian Cinematographer Society,ACS)的綠幕拍攝指導課程上,拍攝過《超人歸來》的攝影指導埃默裡 ·羅斯(Emery Ross)提出的觀點:當使用數字攝影機拍綠幕時,綠幕的亮度應比前景高1擋左右。
光位可根據布光的方便随意選擇,關鍵是散射光一定要夠均勻。打完之後目測一下有無明顯深淺不一緻的地方,如果你對此不放心的話,可以拍張視頻或數碼照片導入After Effect或Photoshop,拉動對比度,就能看出光線的不均勻之處。
總之一句話,背景光要打勻!背景光要打勻!背景光要打勻!
對人物等被攝體的用光處理
其次是對被攝物體的光效處理,由于拍攝時和最終影片的背景上存在差異,室外場景最好在室外拍綠幕,因為太陽光線是平行的,室内比較難模拟。除非條件特殊,在具體處理被攝物體光線的時候,要根據後期所合成的背景的光線效果作為參考。
具體對人物等被攝對象做光時,要有意識地對合成素材進行分析,平衡好拍攝素材與合成素材的光感。
下面這個練習方法是比較适合新手初學綠幕攝影的,在熟悉這些流程之後,可以逐漸化繁為簡。
首先,通過對合成素材拍攝地的勘景,或者直接分析合成素材以找清楚其潛在的主光,并對其光線呈現的強度、位置、軟硬有所了解。最重要的當然是主光光位的選擇,如果能夠到合成素材的拍攝現場,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做出快速準确的判斷:你可以在機位面向被攝體方向,伸拳頭到被攝體位置,然後檢查光線在手背上的分布情況。首先看清手背上的主光位置,然後盡量擋住主光方向光線,進一步觀察逆光及側逆光情況。這樣依次擋住某些角度的光線,就能弄清楚被攝體身上的光線分布和作用。
當然有條件的話,要記清楚合成素材拍攝時的拍攝參數如腳架高度、攝影機曝光值、鏡頭焦距等,這些同樣非常重要。
回到綠幕拍攝現場,盡可能複原拍攝參數如腳架高度、曝光值、焦距,然後找好人物與相機的相對位置,取得正常比例的景别。以拍攝合成素材時的光線情況參考來重新做出被攝體的光線,注意給被攝體單獨布光時,盡量控制投影使其不會映在綠幕上。
對于“溢光”的控制
綠色背景總是會反射一定數量的額外光到前景被攝體上,這種影響就是所謂的綠色溢光,它是綠幕或藍幕拍攝所具有的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照射到主體上的綠色溢光不僅會導緻光照錯誤,而且遮擋起來困難重重。由于溢光區域具有與綠色襯托背景類似的着色,大多數摳像軟件很難區分這些受到藍光或綠光本身嚴重污染的前景。為了抵消所有可能産生的綠色溢光,通常的做法是,在主體上增加一些補色的光線的照明,也就是品色的照明。然而這種方法并不受人歡迎,其原因在于它将初始背景拍攝中原本不存在的燈光引入了前景。
有一種最基本的方法可以防止綠色溢光對前景的污染,那就是确保前景盡可能遠離襯托背景,距離越遠,背景反光對主體的影響就越小。但是主體距離背景越遠,需要的背景面積就越大,照明也會相應增加,所以實際操作中必須綜合考慮各種利弊。
如果空間小的話,溢光的确比較難控制。這時盡量不要穿白色衣服,而如果拍的是近景,可以把周圍綠幕用黑布遮擋掉,隻露出需要扣像的一塊來減少漫射的光線。隻要能扣幹淨邊緣,多餘的綠色可以在後期校色中處理掉。
另外,一些全景的合成鏡頭不僅需要在人物的背景設置綠幕或是藍幕,而且要求幕布一直延伸到演員的腳下。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背景距主體很遠,人物周圍也會受到來自地面的反光,所以在拍攝時攝影師都要考慮到這些問題,并及時同後期人員進行溝通、了解。
綠幕通常是從前面照明的,但也有半透明的綠幕,可以從後面照明。具體決定選擇哪種照明方式要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考慮:從後面照明的屏幕通常更貴,而且要求具有更大的地面空間才能實現。但如果能夠做到既照亮元素又不會在襯托背景中引入不希望的光照時,這種方法就會非常棒。
摳像背景的顔色
理論上數字合成可以使用任何顔色的背景,但在選擇時要從兩點出發:一是背景的顔色不能同主體混淆,如果兩者顔色太接近則會使邊緣難以判斷,令摳像變得困難,隻有通過人工來進行擦除,這當然又增加了勞動力和制作的成本。
二是背景的顔色與光源顔色最好相近,因為用于合成的畫面需要在較大的幕布下拍攝,那麼背景的顔色難免會反射到主體上。但如果在一個室外的綠色環境下的合成使用綠幕進行摳像,即使有部分的光線外溢到了主體上,觀衆也不會覺得奇怪。
運動畫面的合成
由于運動畫面會使景物模糊而造成摳像的困難,所以在拍攝主體運動的畫面時尤其要謹慎。
解決運動鏡頭的模糊問題常用三個辦法:
首先,可以降低運動的速度以保證影像清晰,但是這往往會與導演要求或劇情沖突。
其次,可以使用高速攝影解決影像模糊的問題,這種辦法在摳像合成中經常被使用到,如果高速攝影産生的慢動作不符合劇情的要求,那麼可以通過後期抽幀等方式解決問題。
再次,如果是數字攝影機,那麼可以通過調快電子快門的方式來避免模糊問題,若是膠片攝影機那麼就調整葉子闆的開口角。
真實性的處理
在實際拍攝中,綠幕照明是有一定的基本原則的,就是要明确背景的風格樣式和内容。因為綠幕拍攝的最終目的是合成,所以也就存在一個合成以後的統一問題,在光線上就具體表現為光線的質感、方向以及強度是否統一。舉例來說,如果背景是一個日光外景的環境,那麼在綠幕拍攝的補光時,就可以在同外景光線統一的條件下,讓光線從略微高一點的角度照射過來,這樣能夠呼應日景光線的大緻方向。同樣,如果合成的是室内環境内容的背景,除了參考背景環境中的光線方向、性質以及氣氛以外,還可以讓光線從側面的方向照進來,這樣可以把光源依據推斷為室内的壁燈等等,不僅滿足了照明的基本需要,并且起到了光線造型和氣氛營造的作用。
【精彩推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