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交通樞紐的一體化?來源:人民論壇網湖南長沙交通運輸系統将黨的二十大精神貫穿交通運輸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緊扣“大交通”“高質量”,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高質量公共交通,努力當好全面建設現代化新長沙的開路先鋒,成為建設國家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先行官、排頭兵,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綜合交通樞紐的一體化?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來源:人民論壇網
湖南長沙交通運輸系統将黨的二十大精神貫穿交通運輸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緊扣“大交通”“高質量”,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高質量公共交通,努力當好全面建設現代化新長沙的開路先鋒,成為建設國家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先行官、排頭兵。
一、示範創建,開啟公共交通的進階之路
通過“公交都市創建”“綠色出行示範城市創建”,長沙公共交通理順機制體制、完善頂層設計,“低碳生活、綠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實現跨越式發展。
1.改革破題。立足長沙市經濟發展和城市公共交通實際,借鑒全國公交行業成功經驗,奮力實施“大産業、大集團”戰略,2021年,備受市民關注的長沙公交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将全市原有的8家公交企業整合為1家,開啟了長沙公交事業改革發展新裡程。抓好網約車、共享電動車等新業态管理,建立運力投放機制,出台系列監管制度。
2.規劃引領。在城市用地空間結構上,突出以軌道交通和公交樞紐為依托的TOD發展模式,讓市民集中居住在公共交通設施附近,更方便地使用公交出行。城市公共設施布局上,重點打造“十五分鐘生活圈”,讓市民在居住地附近就能享受所需的大部分生活服務,更好地選擇慢行出行方式。
3.體系凸顯。長沙主城區公交線路達292條,公交車7906台,長沙公交線路與軌道交通的接駁率超過94.9%,“擡腳上公交、出門坐地鐵”成了衆多市民出行的首選方式。長沙作為唯一連續3年45分鐘公交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的城市,核心城區綠色交通出行比例近75%,綠色出行服務滿意度達85%,城市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54.19%,構建形成了便捷、高效、安全、智能、綠色的現代化公共交通體系。日前,交通運輸部發布綠色出行創建考核評價達标城市名單的公示,長沙赫然在列。
二、優化網絡,拓寬靈活高效的便民之路
公交網絡是公共交通服務的基礎,近年來,長沙不斷完善綠色出行網絡,基本建成軌道交通骨架網絡,不斷優化公交線網提供精準特色公交,綠色出行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1.構建軌道交通骨架網絡。軌道交通具有運能大、速度快、舒适準點的特點,是提高綠色出行服務能力和水平、引導市民綠色出行的關鍵。已建成運營軌道交通線路7條,包括6條地鐵(191公裡)和1條磁浮快線(18.6公裡),城區“米字型”軌道交通骨架網絡基本建成,日均載客突破200萬人次。新建成的軌道交通6号線是國内城市軌道交通領域唯一一條采取“B包 運營”PPP方式的線路,引進了國内先進的運營機構,為地鐵建設運營開拓了新思路。未來我們将繼續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包括1号線北延一期、2号線西延二期、3号線南延線和7号線等線路,屆時長沙市城區骨架軌道交通網絡将進一步得到完善。至2030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将超300公裡,至2035年,軌道交通覆蓋中心城區70%以上的人口和崗位數,讓更多的市民享受“快進快出”的軌道交通服務。
2.不斷提供精準特色公交。持續優化常規公交線網,常規公交線路有292條,實現城鄉公交全覆蓋,主城區公交站點500米半徑覆蓋率達100%,日均客運量達122萬人次。将在未來構建“1 4”(主城區和望城區、長沙縣、浏陽市、甯鄉市)的市域大都市公交格局。未來将以需求為導向,提供高品質特色定制公交服務,利用“互聯網 公交”,定期開展公交出行需求和公交線網供給分析,減少線路重複和不必要的客流競争,提供精準服務,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針對市民美好出行需求,不斷豐富公交網絡層次,提供特色化、定制化的高品質公交服務,推出城際公交、園區公交、市民辦事專線、旅遊專線、假日公交、社區巴士等一批特色公交線路,形成長沙多層次、多樣化的公交線網架構,滿足市民多樣化出行需求。
3.持續完善慢行交通網絡。加大慢行交通網絡的建設力度,2020年新建人行道75.62公裡,新建非機動車道63公裡;2021年新建人行道112.28公裡,新建非機動車道97.88公裡;2022年上半年新建人行道50.82公裡,新建非機動車道31.34公裡,慢行交通網絡得到大幅提升。結合長沙市文旅名城定位和特有的山水景觀資源,建成高質量城市休閑綠道網絡,使之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三、 夯實基礎,鋪設更具力量的發展之路
長沙不斷加強交通設施建設,完善基礎支撐,在公交車純電動化、公交站場标準化、公交站亭(牌)特色化、過街設施立體化、共享單車規範化、電動車騎行安全化等方面持續發力,市民綠色出行意願不斷增強。
1.公交車純電動化。純電動車推廣應用走在全國前列。實現公交車輛綠色化、純電動化,目前長沙市公交車輛全部為清潔能源公交車輛,其中純電動公交車占比達70.8%。
2.公交站場标準化。組織編制了《長沙市主城區公交站場規劃建設實施方案》,按照“供需平衡、一車一位”的思路,制定了公交站場實施方案,提出公交站場建設标準,解決公交車輛進站停保難、占路停放、建設标準不統一等突出問題。
3.公交站亭(牌)特色化。推動公交站亭(牌)提質提檔。在滿足出行等候、信息發布等基礎功能之上,配套一系列智慧服務,實現人流監測、無線網絡服務、USB充電等功能,提升市民公交出行體驗感,支撐智慧城市建設,彰顯湖湘文化底蘊,展示大美長沙的顔值和氣質。
4.過街設施立體化。大力新建立體過街設施,自2020年以來,共新增立體過街設施近30座,立體過街設施總量達239座,提高了市民過街交通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5.共享單車規範化。結合軌道車站、公交車站、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布局,設置共享單車停車點,規範共享單車智能停放。共享單車停車點總量達到5007處,提高了使用便捷性,保障了市容市貌和正常交通秩序。
6.電動車騎行安全化。明确電動車騎行必須佩戴安全頭盔,守護騎行者生命安全。在全市269個交叉口,通過彩色瀝青路面設置電動車和自行車等候區,規範電動車自行車候車秩序,提高騎行過街安全性。
四、科技賦能,打造全新出行體驗的智慧之路
科技改變生活,智慧點亮城市。長沙公共交通加快推進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拓寬智慧公共交通便民服務渠道,讓廣大市民乘客體驗全新出行。
1.推廣智能網聯技術的應用。完成75條線路、2072台公交車的智能網聯設備安裝,84個交叉口智能網聯路側RSU設備安裝,開通5條智慧公交通勤線路。通過交叉口信号優化技術,線路運營速度提升近30%,有效地引導市民選擇公交出行。
2.建設“長沙公交大腦”。啟動長沙市交通綜合協調與應急指揮中心(TOCC)二期工程建設,重點打造長沙市“公交大腦”,通過多元公交數據融合,進一步完善公交運營監管、智能調度、規劃決策支持、出行信息服務等功能,切實提升智慧公交發展水平。
3.完善公交移動支付系統。通過湘行一卡通、支付寶、長沙地鐵、我的長沙、和包支付、銀聯雲閃付等APP掃碼乘坐公交和地鐵,提高市民乘坐公交的便捷度和獲得感。攻克技術難題,推出全省首創的乘車碼、健康碼、場所碼公交“三碼合一”,實現了“一次亮碼、安全出行”,疫情期間大幅提高市民乘車效率。
五、公共一體,鑄就區域發展的振興之路
以公共交通為紐帶,加速長株潭三市融城。推動軌道交通與城市公交融合發展、一體運行。同時着力推進城鄉公交一體,支撐鄉村振興。
1.推進長株潭公共交通一體化。2017年,貫穿長沙、株洲、湘潭的長株潭城際鐵路全線通車運營。一條城鐵,三地連城,近百公裡,半小時互通,如今,這樣的融城生活已成為長株潭三市居民的生活常态,三城開啟“同城”模式。2022年10月,長株潭城際軌道交通西環線一期工程通車試運行,形成了“軌道上的長株潭”,加速推進長株潭“半小時”都市圈發展。三市間已開行5條城際公交線路。“潇湘一卡通”實現三市公共交通、停車等場景的全面應用。
2.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針對主城區27個建制村(常住人口約13.4萬人)暫未通公交,村民出行極為不便的問題,按照“全面覆蓋、科學合理、安全可靠、市區共建”的原則,制定了長沙市主城區城鄉公交“村村通”實施方案和線網規劃方案。按市公共财政收入1.5%的比例設立城市公共交通發展資金,将城鄉公共交通統籌作為重要工作内容,全市建制村通客車率達100%,五區一縣實現“村村通公交”,織密城鄉公共交通網,解決出行“最後一公裡”,促進城鄉一體發展,支撐“鄉村振興”戰略。
3.推進“軌道 公交”一體運行。組織編制軌道交通線網與公交配套方案,優化接駁公交站點和公交線路,提高公交和軌道接駁便捷度,促進“兩網融合”,實現地鐵到站、公交到家。完善軌道交通标識系統,組織編制《軌道交通出口導向标識規劃設計》,為每個軌道車站出口設計導向标識,方便市民乘坐軌道交通和常規公交。長沙高鐵西站、甯鄉高鐵站、浏陽高鐵站和長沙機場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全面提速,推動長沙機場—高鐵站實現“空鐵無縫換乘”,公交和軌道交通換乘“無縫銜接”。建設“長株潭”城際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通過加密發車班次、推出“鐵路e卡通”等措施,構建“城内地鐵化、城外城際化”的運營模式,日均客運量從原先的1萬人次增長至2.55萬人次,實現長株潭城際鐵路“公交化”運營。(作者:歐璟,系長沙市政協委員、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