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興國縣屬于贛西南嗎

興國縣屬于贛西南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4 07:16:48

興國縣屬于贛西南嗎(興國州不是興國縣)1

興國縣屬于贛西南嗎(興國州不是興國縣)2

興國縣屬于贛西南嗎(興國州不是興國縣)3

 興國州府東南三百八十裡。東至江西九江府二百裡,東南至江西南昌府五百七十裡,西南至江西甯州三百裡,北渡江至黃州府蕲州百裡。

  春秋時楚地。秦屬南郡。兩漢屬江夏郡。三國吳屬武昌郡。晉以後因之。隋屬鄂州。大業中,屬江夏郡。唐仍舊。宋太平興國二年,置永興軍。明年,改興國軍。元為興國路。明初,曰興國州。洪武九年,以州治永興縣省入編戶四十六裡,領縣二。今因之。

  州襟山帶江,土沃民萃,西連江夏,東出豫章,此為襟要。漢武帝時,淮南王安謀反,其臣伍被曰:守下雉之城,絕豫章之口。謂此也。唐天複二年,淮南将李神福擊杜洪于武昌時洪為武昌節度使,得永興,曰永興大縣,饋饷所仰,已得鄂之半矣。宋建炎三年,金人窺洪州,取道于此時金人入江州,既而由黃州張家渡度江,至武昌縣上岸,遂入興國軍大冶縣界,取山路犯江西。蓋境壤相錯,侵轶為易矣。

  ○永興廢縣今州治。本漢鄂縣及下雉縣地。孫吳初,為武昌縣地,尋析武昌縣南境置陽新縣,屬武昌郡。晉以後因之。隋改曰富川縣。開皇十八年,又改曰永興。唐因之。宋為永興軍治,尋為興國軍治。明初省。《志》雲:吳置陽新縣,在今州西南五十裡。六朝時皆治此,亦曰富川城,以隋改名富川也。今猶謂之陽新裡,隋改置于高陵故城,在今州東南六十裡。其城一名子胥城,相傳子胥所築。唐貞元初,徙治于長樂鄉深湖口,即今治也。又有永興城,在今州南阖闾山下,世傳伍子胥為阖闾屯兵于此,本名阖闾城。梁、陳間,置永興縣治此。隋開皇十六年,并縣入富川,尋改富川為永興,是也。今州城明初築。正德六年,以甓。十一年,複增修之。嘉靖三十三年,改營石城,周四裡有奇,有門八。

  下雉城州東南百四十裡。漢縣,屬江夏郡。後漢因之。三國吳屬武昌郡。晉省。《志》雲:州西南百二十裡,又有奉新廢縣,吳置。州西北九十裡,又有安昌廢縣,梁置。隋平陳,俱廢。今史不載。

  ○銀山州北十五裡。四面皆山,多産銀礦,亦名大銀山。元時,曾采銀于此。《志》雲:州西二裡有黃姑山,亦産銀,舊有銀場。○三角山,在州北九十裡,州之名山也。又大坡山,在州東五十裡,旁有石樓,嶄然拔出衆山,裡人于此造茶,名坡山鳳髓。有大坡洞。其相近者有雞籠山,相傳伍子胥曾駐兵于此。今遺址尚存。又阖闾山,在州南九十裡,相傳子胥屯兵處。《史記》:阖闾九年,子胥伐楚。是也。今下有阖闾城。

  五龍山州西北八十裡。盤纡高聳,狀如五龍。又龍門山,在州西八十裡,兩峰相對,本名龍耳,唐改今名。又西四十裡為天尊山,高峻幹雲,周四十餘裡。又西七十裡為太平山,與通山縣九宮山相接。○石榴山,在州西五十裡,有石榴山洞,四面險阻,人多避難于此。一名百福山。又黃土山在州西北二百裡,南接江西武甯縣,東接江西瑞昌縣,西與通山連境,盤回百餘裡。

  柳峰岩州南三十裡。元末,土豪黃普福聚衆避兵于此。其相近者曰太平岩,元末,楊普雄據此拒敵處也。○鳳山洞,在州東北八十裡。相傳南唐主李煜嘗屯兵于此,依山築城。今山頂遺堞尚存。

  ○大江州東北六十裡。江之北岸,接黃州府蕲州境,又東入江西瑞昌縣界。

  長河州西十裡。亦曰富水。源出通山縣白羊山,流入州界,經州西七十裡之三教山,四十裡之白阆山,諸山溪之水,皆流入焉,經州治而東,會于富池湖,東入大江。《水利考》:州境多水,然皆彙于長河而洩于富池湖。長河自州西南六十裡排布而下,水流較寬。以上則為龍港,在州西南七十裡;慈口港,在州西百裡;羅口港,在州西百三十裡。山溪諸水,由此溢入,恒有泛漲之患,故西境之堤防常切。○山溪河,在州西八十裡;又茅田河,在州西南九十裡,皆彙諸山之水,注于長河。《志》雲:州東南五十裡,有舒{浦女}湖,興之巨壑也。州東南境之水皆彙入焉,而統注于長河。

  富池湖州東六十裡。《志》雲:自州西之西碎石至三溪,彙上流諸水,經州治南。至此,衆流益集潴而為湖,北注于江。《水經注》:江之右岸,富水注之。是也。今置河泊所司之。又于湖北置富池驿及富池鎮巡司,為濱江往來之通道。○海口湖,在州東北六十裡,州北諸山溪之水,彙流所成也,東注于大江。又源湖,在州西北七十裡。武昌、大冶二縣山溪之水,彙流于此,入大江。今皆掌于河泊所。《志》雲:州境諸湖得名者凡二十餘,而最大者為富池、海口、源三湖。

  長樂堰州北五十裡。唐貞元十三年築。明洪武中重修。民賴其惠。○朝天堤,在州西五裡古龍關下。永樂間,知州樊繼修築,今亦名樊公堤。又州東北半裡有恩波堤,州北二十裡有良薦橋堤。

  古龍關州西北三裡,舊為屯戍處。元末多事,嘗駐兵于此。又黃颡口鎮,在州北六十裡,向置巡司戍守。

  大冶縣州西北百五十裡。東渡江至蕲州九十裡。隋武昌縣地,唐為永興縣地,置大冶青山場院。南唐保大十三年,升為大冶縣,屬鄂州。宋屬興國軍。今縣無城,編戶二十九裡。

  ○鐵山縣北四十裡。有鐵礦。唐宋時,于此置爐,燒煉金鐵。又北二十裡為白雉山,周五十裡,有芙蓉峰、獅子嶺、金雞石諸勝。山南出銅礦。晉、宋已來,俱置銅場錢監,後廢。今山口墩,或謂之銅竈,其遺迹也。《一統志》:縣東有圍爐山,出鐵,舊有鐵務,今廢。又縣治西南有銅綠山,亦古出銅冶鑄之所。縣名大冶,蓋以此。

  西塞山縣東北九十裡,連武昌縣界。孫策擊黃祖,劉毅攻桓玄,皆破之于此山之右。又有回山,其西為飛雲三洞,稱奇勝。餘詳見武昌縣。○果城山,在縣西南五十裡,環繞如城,一名屏風峽山,又名黃茅尖山。山勢峻峭,今有黃茅寨,守此可避寇亂。又東方山,在縣北三十裡,山連武昌縣界,以在武昌東,故名。又鳳栖山,在縣東北七十裡,周三十五裡,亦接武昌縣界。

  ○縣前河在縣南。西境諸水,皆彙流于此,潴為金湖,又東六十裡入興國州界,注于源湖。○磁湖,在縣東四十裡。湖濱有磁湖山,山之右為瑤山,舊有磁湖寨,為戍守處。又華家湖,在縣東北四十裡。其南為河泾淩家灣湖,皆彙諸山溪水,流入大江。又縣東三十裡有張家渥,源出縣東北四十裡之章山,流入江。自華家湖以下,皆掌于河泊所。《志》雲:縣東北三十裡有黃石港,淳江有黃石公矶。

  散花洲在西塞山側,臨江。相傳周瑜戰勝于赤壁,吳王散花勞軍,亦名散花灘。又縣東三十裡有新生洲,以宋紹興十九年,始有此洲也。

  ○西塞山寨在西塞山北,即道士γ也。《志》雲:自縣北二十裡牛馬隘山,連延為章山,自章山以至縣東九十裡道士γ,脈皆相接。唐曹王臯攻淮西,嘗結寨于此,亦名土γ鎮。向設道士γ巡司。又縣東北四十裡有鐵山寨,又東九十裡為李家港寨。○花油樹堡,在縣西南六十裡猴兒山上,路出江西瑞昌縣,為盜賊出沒之沖。嘉靖中,立寨守此。隆慶四年,複增設官兵,以為防禦。

  通山縣州西百八十裡。西至崇陽縣八十裡,東南至江西武甯縣二百八十裡。唐為永興縣之新豐鄉。楊吳武義中,置羊山鎮。周顯德六年,南唐始置通山縣。《宋志》:太平興國二年,升羊頭鎮為縣,屬興國軍。紹興四年,廢為鎮。明年,複為縣。今縣無城,編戶六裡。

  ○翠屏山縣西南一裡。蒼翠如屏,上有石塔,東西二泉。舊有人居,環繞如城,一名石城。又石航山,在縣東二裡,綿亘數十裡。縣南二裡為石梯山,北曰羅阜山,高峻出群山之表。○大城山,在縣南六十裡,高峻環結如城,有四石門,可階而登。中平衍,廣數十畝。又縣東六十裡,有沉水山,岩谷深邃,人迹罕至。

  九宮山縣東南八十裡。廣八十裡,高四十裡。相傳晉安王兄弟九人避難于此,造九宮而名。一雲:山自下而上,高峰九層,故名。又雲:山來自南嶽長沙九江廬阜九十九峰之數,千岩萬壑,崎岖盤折,奇勝非一。宋張道清住此,建欽天瑞慶宮于上。○白羊山,在縣西三十裡。《志》雲:興國州長河之源出于此。

  新開嶺縣北七裡。路出嶺下,險峻殊絕。宣德間,鑿其巅,為興國必由之路。又朦胧嶺,在縣東南二十裡,險峻迤逦,道出江西武甯縣道。成化間,建朦胧堡于其上。

  石牛潭縣東五裡,有石澗六十裡,下流入于長河。又有界河,在縣東六十裡,亦東北注于長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