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呀。
誰能想到,曾經被“嫌棄”的低智台灣偶像劇,現如今在内地,成了香饽饽,一個個被安排上了翻拍——
《王子變青蛙》、《綠光森林》、《天國的嫁衣》、《微笑PASTA》、《犀利人妻》、《薰衣草》......
反觀台劇呢?
人家早已丢掉“傻白甜”的路子,全面開花。
從剖析罪惡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奇幻燒腦的《想見你》,再到全員美女的《華燈初上》,每一部都刷新了我們對台劇的認知。
而就在前幾天,又一部高質量的新鮮出爐了——
《正義的算法》
說起本劇,來頭不算小。
這是由迪士尼投資制作的首部華語劇集,日前,剛剛在B站上線。
正如海報上所示,出演男女主的是咱們的老熟人:
郭雪芙。
因為《華燈初上》裡的精彩演繹,成功從性感藝人轉型為演員。
這次,她再次突破,飾演一位心懷正義,卻認真起來會發狂的律師。
陳柏霖。
他從青澀帥氣的張士豪,到暖男天花闆李大仁,痞帥痞帥的,誰看了能不心動?!
值得一提的是,本劇是他時隔10年重返台劇。
既然沉浮了這麼久,“大仁哥”勢必得放個大招,诶嘿,點進來的各位有眼福了
。
劇中,他同樣是一位律師,但與郭雪芙相反,他走“暗黑系”。
隻不過,他黑裡摻點兒“白”,沒黑徹底。
上一秒還是氣場兩米八,下一秒就變傻缺喜劇人,瞅他那賤兮兮的樣兒,屬實讓人笑不活了。
話說?
這樣兩位“不正常”的律師撞在一起,能找到所謂的正義嗎?
能不能,咱暫且留個懸念。
但找尋正義的過程,廠長實在忍不住喊出兩個字:刺激!
是的,本劇不同于以往的律政劇那樣嚴肅、闆正,相反,它恰到好處的浮誇中,帶着一絲搞笑。
唯一讓觀衆感到無語的是,劇中類似“上床”等敏感詞彙被“哔”掉消音
。
劉浪,是當地有名的精英律師。
他人如其名,出了名的風流,可謂是閱女無數。
但,架不住人家業務能力強,招牌依舊杠杠的。
他人稱“不敗王”,無論是什麼類型的,多大的官司,到他手裡,通通隻有一個結局:勝訴。
而他的高勝訴率,除了與他的專業能力有關外,還離不開他精于算計的頭腦。
利益至上是他的信條,隻要錢給夠,他就能使出渾身解數,達到想要的目的。
片中,劉浪代理了一家果凍品牌的投訴案。
起因是一個孩子是該品牌的粉絲,常年購入同一系列的果凍食用,結果某天身體不适,到醫院檢查,醫生直接診斷為腎衰竭。
而病因,很可能是因果凍中含有的順丁烯二酸有關。
後續的治療遙遙無期,治療費用更像個無底洞,于是,這對父母決定起訴該品牌。
對于孩子的父母,劉浪算是把他們的心理摸得透透的。
他出手穩準狠,輕而易舉就讓他們放棄了訴訟。
用什麼方法?
一,會面故意遲到,打亂對方陣腳。
二、從食物成分的化驗分析下手,有理有據,聲明食品符合法規,無法證明果凍是病因。
好家夥,這一通說完,瞬間把對方搞得語無倫次。
當然了,也與孩子父母找的律師太菜有關。
林小顔是位新人律師,初出茅廬,她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氣勢,什麼案子都敢接,哪怕對手是劉浪。
但,空有正義感的律師,都是炮灰。
她看不懂劉浪提供的英文資料,跟不上劉浪機關槍式的嘴炮,還沒輪到她開口,第一輪會面就敗下陣來。
劉浪赢了,就代表果凍品牌真的安全嗎?
并不是。
其實,他拿到該公司的内部資料後就知道,生産這款果凍的原料來源渠道不止一條,确實是威脅孩子生命安全的罪魁禍首。
他明白,卻并沒有停下為該公司辯護的腳步。
他對孩子父母提出協商,倘若他們願意簽署和解合同,便同意以公益捐贈的名義,賠償其200萬。
比林小顔提出的訴求,還要高出100萬。
正如林小顔說的,這筆錢就相當于封口費,一旦簽字,就意味着果凍還将危害更多的孩子。
但劉浪明白,這對父母一定會簽字。
因為,這是他們拿到錢,為孩子治病最快的一條路。
能看出,劉浪和林小顔對正義的理解不同,注定是兩條路上的人。
可故事就這麼戲劇化。
他們硬是湊到了一條船上。
不過,各位放心,男女主不是歡喜冤家的設定,兩人沒有感情線,隻有踏踏實實的幹事業。
劉浪先是天降一個兒子。
在他找遍前任依然沒有頭緒之後,便認命,隻能暫時收留他。
可誰知,這熊孩子把果凍公司的機密文件折成飛機,送給了林小顔。
林小顔借此成功扳倒果凍公司,同時,也撂倒了劉浪。
他因洩露客戶機密而名聲掃地,受到客戶的譴責,并被所在的律師事務所解雇。
劉浪瞬間成了流浪人。
機緣巧合下,他竟來到了林小顔任職的事務所。
就此,兩人共同的戰争的拉開序幕......
有一說一,劇情走向有些丢丢離譜。
但架不住演員從主到配,演得很自然,再加上劇本邏輯周密,沒有明顯的bug,整體的觀感是不錯的。
而在林小顔和劉浪的碰撞中,全劇的核心問題呼之欲出——
何為正義?
他們二人,一個理想派,一個務實派,對正義有不同的看法。
在毒果凍案中如此,在後續劇集中的案子也是如此。
比如無良工地案。
一民工在老闆的督促下,長時間加班,高負荷運轉,最終在晚上加班時,工地發生火災時,沒能逃出來。
林小顔和劉浪代理民工一方,為其争取賠償金。
但,随着調查深入,該案件幾經反轉,堪稱一絕。
原來那名民工沒死。
現在發現的屍體,是工地的黑工。
艾瑪,這是個案中案啊。
在此,廠長對案件内容不做過多贅述,隻想說下兩位律師的選擇。
林小顔站在人的立場上,共情這名民工家境貧窮,他隐瞞真相,僞裝死亡,想借這起事故拿到一大筆賠償金,好貼補自己家,以及那名死去的黑工的家庭。
而倘若老闆得知死的是黑工,大概率是一分賠償金也拿不到。
講真,聽這名民工闡述的時候,廠長與林小顔一樣,有想要幫他隐瞞的沖動。
再加上這名民工和死去的黑工,都是很善良的人,更是讓人難以抉擇。
但正如劉浪說的,民工的行為就是欺詐。
即便工地老闆确實存在壓榨工人的事實,工地也确實存在安全隐患,但隻要他撒謊,就是犯罪。
幫他隐瞞,可以拿到巨額賠償金,拯救兩個家庭;
不替他隐瞞,兩個家庭雪上加霜不說,民工還将面臨刑罰。
換做是你,你會如何選擇?
廠長的看法是,林小顔的正義心,沒有錯;劉浪的理性分析,也沒有錯。
但,正如片名“正義的算法”所說,正義不是絕對的,它取決于不同人的立場,和不同人的需求。
記得羅翔曾講過一個問題——
律師為什麼為壞人做辯護?
他說,律師的職責是維護當事人的權益,而不是唯當事人的意志,馬首是瞻。
換言之,法律優先于道德。
隻有小朋友才區分好壞問題,律師區分的是有罪和無罪問題,律師的存在是為了維護法律的正義。
我們相信正義是存在的,正如完美的圓圈是客觀存在的。
但,人類所畫的圓圈一定是一個有限的圓圈。
因此,人類社會所追逐的正義,其實是一個有瑕疵的正義。
不過,有瑕疵的正義,必須在法律規定範圍内,被貫徹。
因為隻有按照規則去追逐正義,按照程序去懲罰犯罪,這個正義才能走得遠,走得久,走得穩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