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海航官網)
随着10月31日,海南省高法裁定批準海航集團及其相關企業破産重整計劃,這意味着海航集團及其相關企業正式進入重整計劃實施階段。
如果海航想重整雄風、再度崛起,法院批準重整計劃也僅僅是萬裡長征走出的第一步。
顯然,海航還面臨着種種挑戰。
本文所指的海航是海南航空,即海航主業。
那麼随着新東家方大集團的入主,仍将面臨着四大挑戰。
一、海航面臨四大挑戰
這些年來,翼哥一直關注海航,個人認為,海航的航空主業在發展過程中,隻注重規模,不關心質量;隻想與地方政府合作,不想未來發展;隻注重資本運作,不關心企業經營,以至于後來出現種種問題。
當下,即便重整計劃已通過,戰略投資者方大集團即将進入,但海航的航空主業幾個亟待解決的根本性問題仍橫亘在前,必須要解決。
當前,海南航空仍面臨着四大問題。
一是股權關系不明晰,管控繁雜的問題。
這一點大家都知道,海航喜歡資本運作,構建了異常複雜股權關系圖。
所以這才有“清明上河圖”之說。
這不僅給公司治理帶來了困擾,甚至給經營、運行層面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
可以說,股權關系不理順,海南航空就很難輕松上陣。
二是航空闆塊不清晰,主業分置的問題。
經常有人留言問翼哥關于海航這樣那樣的問題。
其中一個就是在海航控股重整過程中,有人會問:
不是航空闆塊嗎,怎麼沒有首都航空、金鵬航空、天津航空等等?
其實這就涉及到海航的航空公司,所屬于的體系不同。
一部分是在上市公司:衆所周知的海南航空控股旗下的。
如海南航空、新華航空、山西航空、福州航空、祥鵬航空、長安航空、北部灣航空、烏魯木齊航空等8家航空公司。
另一部分是在海航集團旗下的航空集團下面的。
如桂林航空、首都航空、西部航空、金鵬航空、天津航空、天津貨運航空等6家航空公司。
當然兩者之間股權關系互有交叉,業務互有關聯,可以說剪不斷理還亂。
比如說,天津航空持有北部灣航空的70%的股權,但北部灣航空是屬于海航控股旗下的公司。
真搞不懂。
三是主品牌不确定,品牌雜亂的問題。
過去多年來,正是因為海航旗下航空公司太多,給海航經營管理、運行協調、品牌運營帶來很多問題。
從三大航來看,都是有一兩家主要控股子公司,擁有一兩個子品牌,如國航旗下有深航子品牌,南航旗下有廈航子品牌,東航旗下有上航、中聯航。
三大航其他在各地都是通過分子公司的形式存在,子公司用的都是母公司的品牌和代碼。
而海航都是與各地政府組建控股子公司,以獨立子品牌的形式存在。
縱觀全球航空業,沒有一家航空集團旗下像海航有這麼多控股子航空公司,也沒有一家航空集團旗下像海航有這麼多子品牌。
就是民航業内人士也搞不清楚,即便海南内部許多人士甚至高層領導,如果不看名單,恐怕一下子也很難說全所有的航空公司。
如果我們單純看海南航空這個品牌,其影響力,品牌聲譽還是不錯的,其服務質量還是享有一定聲譽的。
但是近兩年一方面受到海航集團财務危機的影響,對其産生不良的沖擊。
另一方面則是旗下品牌衆多,讓大家傻傻分不清。
天津航空、祥鵬航空、福州航空、金鵬航空等等,大家都說是海航,正是因為這些過于雜亂的子品牌給海航帶來的不良的影響。
其中有許多品牌甚至給消費者并不太好的印象。
可能當初海航成立這些航空公司的初衷,就是為了與政府合作,獲取一些資源,有的甚至是成了海航的融資平台。
不過實際經營過程中,有的公司不但本身發展不好,甚至還擾亂了當地民航市場,也對海南航空自身産生不良影響。
四是核心市場不明确,市場繁雜的問題。
放眼全球民航業,任何一家大型航空集團都會有幾個主要市場。
就是我們熟悉的三大航也是核心市場非常明确,國航在北京,東航在上海,南航在廣州,當然國航在成都深圳、東航在北京昆明西安、南航在北京也是非常重要的市場。
但是海航呢,可能沒有人說得清楚,海航到處開枝散葉,但是在絕大部分市場地位相對比較弱勢。
以海航這麼多年的發展速度和全球并購的能力來看,如果其集中精力在民航發展,集中精力發展兩三個航空主市場,肯定會獲得很好的發展,也必然會成為某一市場的主要力量。
市場控制力不強,也帶來競争過于激烈,收益水平較低的問題,可以說海航無論是和三大航比,還是跟比如吉祥、春秋這樣的後生力量比,海航在營收水平方面都是不高的。
如果還要硬把這十幾家航空公司拽在手裡,最終會對海航本身産生不利影響,這是由于如此,翼哥并不看好十幾家航空公司在海航一體化下的運營。
二、重整計劃先行消化部分問題
根據翼哥的判斷,海航集團工作組方案應該意識到了上述問題。
所以,在重整計劃的拟定、戰略投資者的引進過程中,已經盡量消化一些問題。
一是航空闆塊合并重整。
所以在海航集團航空主業戰略投資者招募過程中,要求确保海南航空總部在海南海口,确保海南航空主業不能分割、海航控股及各地方航司一張網管控運營。
并對海航控股旗下以及海航集團旗下的2張、境外2張客運牌照,4張貨運牌照,3家公務機牌照一起合并重整。
其中列入破産重整的有海南航空、新華航空、山西航空、福州航空、祥鵬航空、長安航空、北部灣航空、烏魯木齊航空、首都航空、西部航空、金鵬航空、天津航空、天津貨運航空等13家航空公司,除了在香港的香港航空,都集齊了。
在重整計劃中,也是明确海航集團旗下的航空闆塊也将交給方大集團。
因此,以後這兩部分的航空公司必定要歸集到一起。
二是股權的梳理。
海航集團工作組已經對股權進行了梳理,同時在重整計劃中,也明确在可能的情況下将股權更加清晰一些。
對十家子公司的出資人權益涉及的相關債權已經在海航集團其他公司重整程序中妥善處理的,該部分股權将調整為海航控股持有。
我們知道,海航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股權關系錯綜複雜,理清股權關系是此次重整的重要工作之一。
對股權比較清晰的海航技術、科航投資、烏魯木齊航空、福順投資、福州航空這5家子公司不進行出資人權益調整。
烏魯木齊航空:海航控股70%,烏魯木齊地方國資30%。
福州航空:海航控股60%,福州國資20%,其他20%是自然人控制下的公司持有。
剩下的5家子公司進行股權調整。
原來通過海航内部各個公司持股的股權全部轉至海航控股名下,理清股權關系,也使得海航控股的管控變得清晰明了。
新華航空: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持有的新華航空全部注冊資本調整為由海航控股持有,變為海航控股全資。
山西航空:北京鴻瑞盛達商貿有限公司、航空集團持有的山西航空全部股權調整為由海航控股持有,變為海航控股73%。
祥鵬航空:雲南鵬夏元昊投資合夥企業持有的祥鵬航空全部 股權調整為由海航控股持有;變為海航控股87%,雲南國資13%
長安航空:航空集團持有的長安航空全部股權調整為由海航控股持有,變為海航控股71%,陝西國資約12%。
北部灣航空:天津航空持有的北部灣航空全部股權調整為由海航控股持有。變為海航控股70%,廣西國資30%。
三、方大如何化解
方大入主海航以後,不僅面臨着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上述四大問題還需要根本性的解決。
對于股權關系不明晰的問題,随着海航的重整,這方面問題不是什麼大問題。
對于航空公司分置的問題,随着方大的進入,同時也将海航集團旗下的航空公司的控股權收購,将來肯定是逐步整合到上市公司旗下。
對于品牌雜亂的問題,十幾家航空公司,恐怕一時也沒有好的辦法。
隻有進行一體化運作,将幾家公司合并同類項。
比如有的做全服務,有的做低成本,但各打各的,各顧各的,肯定不行,一定要一起運作。
對于核心市場不明确的問題。
未來最重要的核心市場還是在海南,當然還有北京。
其他下屬航空公司的主基地如何定位,如何發展,還得邊走邊看,都是核心肯定不現實。
說實話,海航的問題很多。
現在及将來較長一段時間,主要是恢複元氣,休養生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