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老舍茶館
北京人對茶館并不陌生。
老北京的茶館,是一種市民氣息濃厚的茶文化載體。北京人怕冷清,愛熱鬧,北京的茶館便提供了這樣動靜結合的煙火氣。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老北京人借助一杯清茶,在這遠離瑣事與俗務的時刻,找到了心靈的淨土。
與南方不同,北京人講究大碗喝茶。茶分是大水舀子,茶杯是大海碗。八十年代,北京人工資不高,二分錢一碗的大碗茶成為人們解渴祛暑最實惠的選擇。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隻要進城辦事,總是習慣地騎車從前門的老舍茶館經過,掏出二分鋼镚,扔到放錢的碗裡,順勢從八仙桌上端起一碗不涼不熱的大碗茶咕咚咕咚一飲而盡,随後騎上自行車揚長而去。
這種印象太深刻了,至今恍如昨日。
如今的老舍茶館,門口的牌樓、匾額、楹聯、石獅子、門當,都是老北京胡同裡王府官邸才有的裝飾,可門口的大碗茶攤,還是幾十年如一日,老二分。
老舍茶館,是老北京人重要的記憶豐碑。
中國的老舍茶館
2020,最後一批80後跨過了而立之年,千禧一代的彈幕開始搶占時代的熒屏,北京的老式茶館在商業的叠代中漸漸隐去。
但老舍茶館,依然是北京文化的一張閃亮的名片。
老舍茶館二樓的老北京四合院,是弘揚京味文化和茶文化的一個嶄新手筆。它以古老經典的北京傳統建築為形,以博大精深的茶藝之道為神,融合雍容貴氣的京城之韻,創造了一個最具代表性的北京茶館。
除了保留住傳統茶館的煙火人間,老舍茶館還拓展了各式各樣潮流的京味文化周邊;開發了新穎的造型組合茶;在馬三立、梅葆玖這些大師曾經演出的戲苑裡,搬上了時尚有趣的京味綜藝;在疫情之前,老舍茶館甚至還在籌備建設AR全息《茶館》話劇的茶室。
曾經的老舍茶館,藏着光陰故事和社會百态;如今的老舍茶館,還裝載了新奇和時尚的生活。
老舍茶館,是中國傳統文化與時尚潮流交織綻放的盛大舞台。
世界的老舍茶館
“讓茶館在每一個角落裡都散發出我們祖國傳統的文化的氣息”,這是尹盛喜創辦老舍茶館的初衷,也是他的心願。
在茶館創辦伊始,老尹就親自寫下了“振興古國茶文化,扶植民族藝術花”的豪言壯語,至今,這幅對聯仍然被老舍茶館矢志不渝地奉為自己的文化使命和經營理念。
老舍茶館以其濃郁的民族風格、文化特色和“老二分”的精神,不僅備受國人青睐,更吸引着衆多外賓的目光。
前美國總統布什、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樹、聯合國前秘書長瓦爾德海姆、泰國公主詩琳通、柬埔寨王國首相洪森、丹麥王國首相拉斯穆森等都曾作客老舍茶館。至今,已有八十多個國家、數百位元首政要莅臨。
未來,通過國際化的管理、國際化的融資合作,将具有“京味”文化為主導的老舍茶館推廣到全世界,是老舍茶館國際化戰略的願景。
老舍茶館,是世界文化藝術的瑰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