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北京早晚高峰通勤

北京早晚高峰通勤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17 13:24:28

《2021北京市通勤特征年度報告》來了!市民的平均通勤距離和時間有多長?“最辛苦”的通勤人群分布在哪裡?不同區域的通勤有啥不一樣的特點?疫情又是如何影響了北京交通呢?

北京交通廣播《一路暢通》“1039治堵大家談”節目,特邀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智能交通所所長孫建平和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智能交通所高級工程師雷方舒,和大家聊聊北京通勤那些事。

​​

北京早晚高峰通勤(去年北京中心城平均通勤時耗51分鐘)1

​​

△《一路暢通》節目兩位嘉賓在直播

2021年市民平均

通勤距離13.3公裡,通勤時耗51分鐘

據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近期發布的《2021北京市通勤特征年度報告》顯示,2021年北京中心城的平均通勤時耗是51分鐘,平均通勤距離是13.3公裡。

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智能交通所高級工程師雷方舒在節目中介紹,其中“非通勤”需求——購物、就醫、娛樂、旅遊等這種随機需求的出行,平均時耗隻有40分鐘,出行距離大概在10公裡左右。通過測算,早高峰通勤占比能夠達到80%,非通勤出行在早高峰隻占到20%左右。在平峰時段,比如11點到下午3點這段時間,非通勤出行量能占到80%以上。

​​

北京早晚高峰通勤(去年北京中心城平均通勤時耗51分鐘)2

​​

去年北京中心城區45分鐘以内通勤占比52%

45分鐘以内通勤是城市交通一個重要指标,《北京建設健康城市統計監測指标體系》也把45分鐘以内通勤​列入到​了體檢指标當中。數據顯示,2021年北京市中心城的45分鐘以内通勤占到了52%。其中,居住在二三四環的居民45分鐘以内通勤占較高。

燕郊來京通勤人群超30%在北京CBD工作

《2021北京市通勤特征年度報告》顯示,河北燕郊來京工作通勤人群中,有超過30%的人在北京CBD工作,超過10%在通州。除此之外,中關村、望京、亦莊等地也都有燕郊來的工作者分布,主要還是在北京東部區域為主。他們大多早晨6點就要出門,早高峰整體比城區提前1小時左右,極端通勤人群占比很高。

環球影城的三條主要通道流量大

環球影城位于城市副中心,又在京哈、東六環兩條高速的交界處,同時又作為中國的第一個環球影城,備受關注。開園之後環球周邊的人同比增長不少,從環球開園後的第一個國慶假期特征來看,大部分遊客在上午9點半到10點左右入園,晚上8點左右離開,從下午14點到下午19點這段時間内,園區遊客數量最高。

遊客到環球來的主要通道有三條,兩條地鐵線通道:1号線和7号線,還有一條京哈高速。東六環也是一條重要通道,但是流量還是明顯低于京哈一些。

雷方舒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環球周邊的交通運行情況還算良好。道路、軌道的供給能力都比較充足,遊客進場、散場都比較有序,随着疫情狀況的緩解和未來環球影城二期工程的竣工,周邊交通壓力會進一步增加。

​​

北京早晚高峰通勤(去年北京中心城平均通勤時耗51分鐘)3

​​

受疫情影響,北京節前後通勤迎來新變化

2021年北京通勤表現出了受疫情影響的特殊的特征,春節假期前後為疫情防控最嚴峻時期,往年返鄉帶來的節前後通勤出行下降現象明顯減弱,而“五一”勞動節、國慶節等小長假前1-2天通勤出行出現一定幅度的減少。

北京的城市“蘇醒環”和五條通勤走廊

極端通勤區域“起早貪黑‘’

雷方舒在節目中介紹,五六環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的占比要高,尤其是像回天以北、通州、大興,都是比較明顯的極端通勤占比略高一些的區域,當然最高的還是北三縣,燕郊地區到北京來工作的通勤者,極端通勤十分嚴重。

從工作的區域來看,可以總結為“南高北低”,也就是說在長安街以南​像​金融街、CBD、麗澤、亦莊等區域上班的人45分鐘以内通勤的占比要高一些,而長安街以北像中關村一帶、望京、上地等區域都明顯極端通勤比例要更高。

​​

北京早晚高峰通勤(去年北京中心城平均通勤時耗51分鐘)4

​​

北京早高峰特征:城市“蘇醒環”

北京早高峰是7點到9點,但并不是7點一到,全市各個地方都是早高峰了。北京的早高峰是從西南向東北這個方向逐漸開始的。

雷方舒介紹,北京是從西南方向開始蘇醒的,住在西南方向房山、石景山等地的工作者上班出發最早,基本上是在7點半以前;然後逐漸到西南三、四環周邊的工作者開始踏上了通勤的道路,基本上是在7點半到8點左右;然後最後蔓延到東北方向,像住在東北方向回天地區、望京、CBD等這些區域的工作者,大多要在8點以後才開始踏上上班的路。就是這樣一層一層開始的早高峰,我們把這種早高峰通勤的空間蔓延起了個名字叫做北京的城市“蘇醒環”。

​​

北京早晚高峰通勤(去年北京中心城平均通勤時耗51分鐘)5

​​

北京早高峰存在5條通勤走廊

《2021北京市通勤特征年度報告》顯示,北京早高峰通勤基本上是向心的,有五條非常明顯的通勤走廊。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智能交通所所長孫建平在節目中介紹了這五條通勤走廊。

從東邊通州到CBD及周邊方向

東北部從望京到CBD以北以及CBD的方向

北部從天通苑到CBD以北、及CBD的方向

西北部從昌平到回龍觀再到上地、中關村方向

西南方向從房山到豐台科技園的方向

“非通勤”出行疊加,北京晚高峰比早高峰更堵

雷方舒介紹,北京早高峰的持續時間短一些,但是通勤集中度更高,最高峰時段在7點到8點,小時通勤占比能夠達到15%。晚高峰由于企業下班時間不同,形成三個下班晚高峰,分别是下午17點、17點半、和18點。

下班人群被分散了,晚高峰時間也就被拉長了,再加上有很多加班人群,晚高峰的持續時間就相對比較長,高峰也就相對沒有那麼集中,最高峰時段在17點到18點,小時通勤占比也就隻有10%。

通過交通指數監測,晚高峰其實比早高峰還要更堵一些,是因為晚高峰通勤之外的餐飲、娛樂、休閑等這些我們叫“非通勤”出行的疊加,導緻晚高峰出行的交織,進而加重了道路的擁堵狀态。

早晚高峰出行兩招避堵

一方面,通勤過程中如果有可能盡量​的​采取公共交通方式,釋放部分道路壓力;另一方面呢,如果是彈性比較大的一類出行,可選擇盡量​的​避開早晚高峰時段,也就是避開造成早晨7點到9點,晚上17點到19點這兩個最高峰時段。

受新政策影響,早晚高峰出行出現變化

受“雙減”政策影響,2021年9月的早晚高峰出行較2020年9月同期出現了一些變化:早晨5點到7點出行量略有降低,而7點到9點的出行量有所增加;早晨第一個高峰時間延後約15分鐘,第二個高峰時間延後約5分鐘;而晚高峰三次高峰均延後約5分鐘。

​​

北京早晚高峰通勤(去年北京中心城平均通勤時耗51分鐘)6

​​

△《一路暢通》節目主持人和嘉賓合影

北京中心城去年平均通勤時耗是51分鐘

您“超時”了嗎?

轉發!

來源 北京交通廣播

編輯:曾佳佳

流程編輯 邰紹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