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數萬也不做?帶娃、做飯、打掃衛生,花姐今年8月順利從餐飲店老闆娘轉型為一位住家保姆,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月薪數萬也不做?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帶娃、做飯、打掃衛生,花姐今年8月順利從餐飲店老闆娘轉型為一位住家保姆。
“月薪9500元,包吃住,月休4天。”花姐說道,“我這個年齡,做不成老闆娘,還能月薪近萬,已經很滿足了。”
2013年,花姐在福建省泉州市開了一家牛肉飯小餐館。鹵牛肉、牛腱子、牛腩、牛肉丸、牛肉羹,以及牛骨火鍋……店裡所有肉菜都是花姐一手準備,味道也深受食客稱贊。隻可惜到了疫情的第二個年頭,花姐的牛肉飯店隻能維持開支平衡。在今年8月,花姐着手關掉了這家小飯店。
轉型之際,花姐看到了家政行業的機會。最終在深圳某資深家政培訓師藍妮的介紹下,花姐成功接單。藍妮告訴第一财經記者,做飯好吃、有服務行業經驗、眼裡有活的,在目前家政市場很好就業,薪資都有近萬元。而如果有家政服務師、母嬰護理師、産後修護師等專業證書,并且經驗豐富,那薪資可達到每月數萬元。
“而目前市場上這類高端家政人才還是十分稀缺的,尤其是母嬰護理師,在月子中心的工資一般都不低于3萬元/月。”藍妮表示,一般家庭找住家阿姨,就深圳來說,薪資普遍也在6000到1萬元。
随着中國社會的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加之二孩政策、三孩政策的推行,創造了大量對于家政服務的潛在需求。
中國家政服務業市場規模增長較快。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中國家政服務業市場規模逐年穩步增長,2020年達到8782億元,同比增長約26.0%。而2021年該數據已增至1.0149萬億元,2022年家政市場規模預計達1.089萬億元。
萬億市場規模之下,家政行業仍存巨大的人才缺口。據商務部測算,目前我國家政服務業從業人數超過3000萬,成為重要的就業渠道。随着家政需求的日益旺盛,我國家政服務業全行業服務缺口在2000萬人以上。
專業與偏見
與花姐的利落轉型不同,盡管有可觀酬勞,“00”後家政專業的學生仍受到固有觀念的束縛,并不算踴躍。
2019年以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推進家政職業教育發展。如,2019年6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的意見》提出,每個省份原則上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若幹所職業院校開設家政服務相關專業;又譬如在有關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十四個五年規劃中指出,加速建設并發展諸如家政養老等服務性行業。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中,全國共有122所院校開設了125個家政服務與管理專科高職層次專業,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0所、職業本科試點院校2所、高職高專院校110所;其中進入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行列的高職4所,入選國家骨幹專業的院校2所。但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國家政專業的在校生僅為1344人,意味着平均每所學校不足20名。
今年9月份,江西某高職院校也迎來了第一批家政學專業的新生。負責該專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及家政學概論課程的孔老師告訴第一财經記者,家政學專業一個班有二十多名學生,九成以上是調劑來的,并不是自願報的專業。
據孔老師介紹,初入學校,學生們面對該專業的第一印象就是畢業去當保姆、工作價值不高、被親朋嫌棄等。“當我給他們上第一節職業生涯規劃課時,很多學生表示想轉專業。但是實際上,這個專業并不是大家普遍認為的‘保姆’,我們也在積極引導學生,可以在家政行業走出專業化的路子。”孔老師說道。
家政專業并不是“保姆”兩字所能概括。舉個例子,自2013年“斷舍離”概念引入中國以來,迅速成為風靡網絡的生活哲學标簽。無數斷舍離踐行小組、收納整理師、雜物管理咨詢師等職業開始冒出并逐漸火爆。家政在這一層面,已演變為一種形而下的哲學,也是一門新興的就業方向。
北京市博聖律師事務所白小勇認為,人們對家政行業的世俗偏見是家政人才出現缺口的原因之一。随着社會經濟水平提高,高學曆的家政人才正在被需要,養老機構、社會保障部門、幼兒園、殘障人員的福利機構等都需要家政行業的學曆型人才,就業渠道廣泛,需要讓新生代“00後”家政專業畢業生正确認識到家政行業的重要性。
高薪難聘家政人才
深圳市一覽德中培訓學校總經理朱志強在接受第一财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也正在準備啟動家政人才培訓相關業務。
據朱志強介紹,家政技能培訓主要集中在家政服務、母嬰護理、養老護理和醫療護理這四個方面。但現在這幾個方面都存在不規範的地方,包括沒有服務标準、沒有持證上崗等,而市場需求非常大,待遇也水漲船高。
“特别是母嬰護理,在月子中心消費在3萬~10萬元/月,請月嫂到家服務也需要1萬~3萬元/月。”朱志強表示,深圳長期護理保險也很快出台,而深圳對失能人員的長期護理需求在20萬人左右。
朱志強表示,傳統家政提供做衛生、整理家務、做飯等服務不需要高學曆,但是母嬰、養老、醫護等新型需求急需專業人士——母嬰護理專業進高端月子中心、養老護理進高端養老機構、醫療護理進醫院或護工站——目前市場這四個方面都存在人才缺口。其中養老護理和醫療護理最缺,主要是長護險需要持證上崗的人員,現在才開始制定标準培訓考證,在全市鋪開需要時間。
從人口和家庭因素來看,家政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
據測算,2035年左右,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将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占總人口的18.9%;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億以上,占總人口的14.2%。
9月20日國家衛健委老齡司司長王海東在新聞發布會上稱,到2050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和比重、老年撫養比和社會撫養比将相繼達到峰值。随着老年人口持續增加,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給公共服務供給、社會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應對任務很重。
發布會還透露,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達36萬個,床位812.6萬張,床位數是2012年底的近2倍。
與此同時,國内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及消費觀念升級,在“二孩、三孩政策”實施後,為家政業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社會經濟條件。據統計,2010年大約有1688萬戶家庭對家政服務有較大需求,2016年增加為3418萬戶,到2020年約有4980萬戶。
如何填補缺口
此前,人社部發布的季度短缺職業排行榜中,家政服務員多次出現在榜單前十位,人才需求量較大。
互聯網教育專家、素履咨詢創始人郁苗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這些難題的解決除了有賴于增加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對培訓目标、培訓内容、管理标準有更為詳盡和全面的升級,也需要逐漸引入素質更優秀的人才進入這個行業。
“目前大學教育和工作崗位需求實際上有些脫軌。”某高職家政學專業教師陳立認為,一方面是家政企業“招才難”,另一方面高校家政專業“招生難”,但同時有些學校家政畢業生還存在“就業難”問題。
如何打通這層層壁壘?陳立表示,一是高校應積極對接北、上、廣、深等經濟發達地區就業市場,了解家政企業的組織結構、運行狀況、所需的專業技能等;二是根據企業崗位需求設立專門特色課程,以高端管家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方向;三是做好宣傳引導,減輕學生對家政專業偏見。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教授王鵬也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要解決家政人才缺口問題,一是從教育端,要出台更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體系,如通過學徒制方式,提升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二是從行業宣傳角度來看,對人才的培養時段還需前移,甚至到中學階段就應做好宣傳,讓青年人正視家政行業;三是家政行業還需出台相關标準體系,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都需通過行業标準來實現發展。
同時,對于家政企業,郁苗建議,家政企業需要把自己的業務做精、做深:平台型企業做好考核與評價體系的科學性、适用性和透明度,讓從業者清晰把握消費客戶的明确,并且有明确的發展目标與路徑,讓消費用戶(服務采購使用方)對從業人士有更清晰和全面的了解,提供公開透明的信息反饋渠道;專業型企業要對市場需求有清晰深刻的認識,根據自己企業資源能力和發展目标做好定位和配置,依據市場需求不斷升級叠代自己的企業服務能力,為整個行業培養出從業技能、從業素養符合市場需求的從業人士,或為這個行業提供符合相關企業需求的優質産品。(作者:黃瓊)
(應受訪者要求,花姐、藍妮、陳立為化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