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學術論文寫作與基礎寫作的關系

學術論文寫作與基礎寫作的關系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0 04:18:14

學術論文寫作與基礎寫作的關系(談學術論文寫作)1

三、論文的緒論(問題的提出)

論文的正文可以分為三部分,緒論、本論和結論。緒論和本論是論文最關鍵的部分,其中本論是核心部分。下面首先談談緒論的寫作方法。

學術論文寫作與基礎寫作的關系(談學術論文寫作)2

緒論的字數雖然不多、篇幅不長,但是也非常重要。緒論也叫前沿、引言或導論,常見的表達是“問題的提出”。它是論文的開頭部分。一般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一般而言,緒論應該包括以下内容:

1說明選題背景 (可以一兩句話概括即可,作用是作為全文的“鋪墊”、“導入語”,不至于突兀。正如很多很多的電影片,一開始就呈現影片的時代背景,呈現方式為畫外音或文字旁白,例如《錦衣衛》就是以背景語音的方式交代故事發生的曆史背景。作用在于一下子将觀衆/讀者的思維引領到特定的時空範圍,有利于觀衆/讀者理解本電影/本文。)

學術論文寫作與基礎寫作的關系(談學術論文寫作)3

2 已有相關研究的簡述及簡評 (這是為了“問題的提出”而做準備。一般來說,這部分很重要,能夠體現出本論文的創新之所在。實際上,論文一般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開拓前進,這也體現了對前人智慧的尊重,也是學術規範所提倡的。一般專著,都有更多的研究綜述。論文也應該有研究概述。)這部分的作用:是 引申出“”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所以,需要對已有研究進行評價(主要是陳述 已有研究的不足。因為有不足,才需要完善、需要繼續探讨),如此,才能進一步凸顯本文研究的價值和創新。(有的論文将文獻綜述單獨作為一部分、即論文的第二部分,更體現了文獻綜述的重要性或重要地位。)

3 提出文章要研究的問題(這是最關鍵的内容,是交代論文到底要研究什麼?要解決什麼?全文的靶子。如果沒有這個内容,就讓讀者不知所雲、摸不着頭腦了。)

4 闡述寫作的目的或意義

5 對主題詞進行诠釋 (往往适用于首次提出一個全新的學術概念,或者存在歧義的關鍵詞,所以需要解釋一下。)

學術論文寫作與基礎寫作的關系(談學術論文寫作)4

當然并不是說每一篇論文的緒論都包含這些内容,作者可以根據文章的特點進行選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但是一般來說,已有研究簡評、提出論文要研究的問題以及寫作的意義這三個方面都很重要。此外,每一個部分的着筆長短也不是千篇一律,也都是根據實際情況來确定。

例1:《論行業壟斷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教育發展研究》2012.9)

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十餘年來我國社會面臨的突出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關于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學者們從勞動力供求、勞動力市場分割、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等角度進行了深入剖析,并得出很多有價值的觀點,認為主因是大學擴招導緻大學畢業生供過于求、勞動力市場制度性分割、大學生專業結構與市場需求結構錯位、大學畢業生就業期望偏高、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不足、缺乏就業指導、就業信息不對稱等。無疑,以上觀點各從某個側面揭示了大學生就業難的成因,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合理性,但卻忽視了我國經濟結構中存在嚴重的行業壟斷這一客觀事實,分析尚不夠全面"事實上,自"2003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呈現出一種新的趨勢,即“國進民退”現象重新擡頭,行業壟斷再次加劇,那麼,行業壟斷對我國大學生就業有什麼影響呢?本文試圖從行業壟斷這一視角,探讨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成因,并提出相應對策,為促進大學生順利就業提供參考。

學術論文寫作與基礎寫作的關系(談學術論文寫作)5

例2:《城鄉高考棄考現象比較研究:成本-收益分析的視角》(《教育發展研究》2013.23)

一 問題的提出

高考棄考是指放棄高等教育入學考試,而實質是指放棄接受高等教育,主要有四種形式:放棄報名、放棄考試、放棄填報志願、放棄大學報到(不包含複讀)。近幾年來,我國高考棄考現象呈現增多趨勢。有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大約有80萬名高中生放棄高考,随後棄考人數以每年接近10萬人的速度在增加,到2013年這一數字上升至100萬人。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對這一說法表示支持,并指出在100萬的棄考者中選擇出國留學者不超過20萬人,其他80多萬名棄考學生大多選擇了就業,還有一部分選擇來年再考,而這80多萬名學生中,農村孩子占了絕大多數。[1]也就是說,在衆多的高考棄考者中,城市高中生棄考後多選擇出國留學,而農村高中生棄考後則多選擇外出打工。

高考棄考現象已經引起國内很多學者的關注。姚銳認為,在高等教育國際化是一個快速成長領域的背景下,我國高等教育在質與量兩個方面的供不應求的緊張關系将長期存在,是高中畢業生選擇留學的重要原因。[2]劉揚等通過對7個城市高中生自費出國留學意願的抽樣調查,認為國外不同的文化體驗、新的知識與技能、不同教育方式以及就業等是出國留學的主要“拉動”因素,我國國際文化交流、教育方式以及入學機會等方面的不足是出國留學的主要“推動”因素。[3]邱幼雲等在期望理論的視角下,認為城鄉教育資源的不均等降低了農村高中生參加高考的升學期望值,家庭困難以及就業難、就業歧視的雙重壓力降低了農村高中生參加高考的升學效價。[4]王正惠等從教育社會學的視角,認為低就業、高落榜和高收費是農村學生難以承受之重,是其放棄高考的原因。[5]潘雲華從經濟學的視角,認為高考理性棄考是基于成本與收益、供給與需求考慮的消費者理性行為,并且相對教育成本過高、高等教育質量不高和教育預期收益下降是理性棄考的主要原因。[6]

以上觀點對高考棄考現象有一定的解釋力,然而已有研究要麼僅分析城市高中生棄考留學現象,要麼僅分析農村高中生棄考打工現象,卻缺少對這兩種現象的比較分析,即城鄉高中生是基于何種原因分别做出了棄考留學和棄考打工的選擇?這兩種棄考形式有何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同時,已有研究較少從成本-收益分析的視角進行分析,缺乏一個邏輯嚴密、一以貫之的分析框架。因此,本文拟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法作為研究框架,對城鄉高考棄考現象進行比較分析,以促使我們對高考棄考現象獲得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從而尋找有效對策。

學術論文寫作與基礎寫作的關系(談學術論文寫作)6

(未完待續)

(注:本文參考了桂建生的著作《教育科研論文撰寫指導》(中南大學出版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