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的貌似都各種抱怨,各種頭大。
有的抱怨男孩太鬧騰:每天翻箱倒櫃,上房揭瓦,所到之處,一片狼藉;
有的吐槽男孩愛搞破壞:隻要被他看上的東西,沒有一個不被他霍霍的……
在她們的吐槽聲中,仿佛是在告訴我,養男孩就像在“渡劫”,勞心勞力的。
但其實,培養男孩,更像是馴獸,不需要太用力,隻需用對方向。
今天這本培養男孩,特别适合如我一般焦慮的你。可以試試培養男孩的黃金教育法則吧!
做男孩的支持者
要想成為男孩的支持者,第一步就是改變對于男孩的刻闆印象。
加拿大短片《Boys Don’t Cry》講述了一個男孩在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裡,總是被不斷教育:“男孩子不能哭,男孩子要勇敢。”
當男孩逐漸長大,父母就開始在他耳邊反複教他怎麼做一個男子漢。
比如,當男孩有點害羞時,媽媽就強硬地告訴他:“你要再勇敢點,男孩子不能扭扭捏捏的......”
再比如,當男孩難過大哭時,父母隻會嚴肅地問他:“你為什麼要哭?男子漢不能哭......”甚至要求男孩:“做個大男孩,好嗎?”
相信在絕大多數的父母觀念裡,男孩子不能太柔弱、不能太膽小、不能哭泣......
總認為男孩子長大以後,要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要變得更堅強,更有擔當;卻沒人關心男孩那顆脆弱的心,也需要釋放負面情緒,也需要柔軟的愛去包裹。
最終,許多男孩形成了不信任、冷漠、不願意表達的習慣。
他們學會了裝酷,并很少展現自己真實的感受,而是采取一種冷漠、不屑,甚至憤怒的态度去面對生活。
當一個孩子在層層枷鎖中失去了個性,也就意味着他失去了勇氣、自信和自我。
所以,為了保持男孩的個性,就需要父母來做他的“盟友”,盡全力去幫助他們實現個人夢想。
在一段關系中,男孩如果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對他獨立思考能力的形成,以及走向獨立至關重要。孩子的自信心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來自被理解、被愛、被支持的體驗。
紀錄片《小小少年》中,有一個叫殷然的小男孩,熱愛跟昆蟲打交道,養了200多種昆蟲,每天悉心照料。
他也因此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排擠。但是他的父母卻沒有責怪他,而是非常支持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殷然媽媽說:“你把他好玩的事情都搞掉了,那人生不是非常沒趣嘛。”
殷然的父母會在放假的時候,陪着殷然一起進山捉昆蟲。
現實生活中,每一個有勇氣做自己的孩子,都離不開父母的支持。
他們的支持并不是“包辦一切”,逾越孩子的個人邊界,而是讓孩子意識到他并不孤獨,始終有人和他站在一起,随時準備提供他所需要的庇護,讓孩子能夠更加自信地去做自己。
建立關系,讓他形成強烈的自我意識
想要男孩能更加自信地去做自己,關鍵是要讓他建立起自我意識。
什麼是自我意識?孩子在成長到一個階段時,他就會問:“我是誰?我在哪裡?”這就是自我意識的覺醒。
這個階段是孩子“自我意識的敏感期”,是所有敏感期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因為它将決定孩子将來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對自我意識敏感期不了解的父母,會認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是自私、任性、執拗、不懂事的。
其實,這些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然要經曆的,孩子所表現出的那些讓你無法理解的行為,也都是正常的。
在這個階段,要給予孩子正确的幫助,幫助孩子全面地認識自我,對自我情緒的認識、自我評價、自我規劃等,其中包括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并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脾氣和欲望,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律和反省。
而在真正有效地幫助孩子之前,父母要先跟孩子建立關系(親子關系),這種親子關系并不是血緣上的,而要讓孩子從心底信任你。
之前看過一個案例,一位6歲的孩子,跟着爸爸去工地,途中不小心被釘槍擊中胸膛,當時沒有立即流血,孩子也沒有及時告訴爸爸。
等到晚上,胸口實在疼得厲害,孩子才告知了父母。送往醫院檢查後,發現7cm的鋼釘距離心髒僅26毫米,孩子就這樣跟死神擦肩而過。
為什麼孩子明明受傷了,卻不告訴自己的父母呢?主要還是因為孩子不信任自己的父母,害怕告訴父母會被責罵,所以導緻了嚴重的後果。
讓孩子從心底信任父母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隻有讓他們知道自己一直在父母心中,他們也就會将父母放在心上,進而更願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内心想法。
所以我們要懂得跟孩子建立牢固的親子連接,在《培養男孩》書中提到了一個方法:學習獨特的鏡像技巧,父母可以和一個親密的夥伴共同練習這個技巧,輪流分享所有對兒子的欣賞和喜愛。
盡可能詳細一些,講一講當你的兒子發現你是一個特别的人時,所經曆的那些真實瞬間。
這樣的練習不僅可以為父母提供和兒子在一起的機會,還可以鍛煉認可孩子的技巧,以及給予其真正積極的尊重,這種尊重不會因擔憂或批評而減弱。
那些什麼事情都願意跟父母說的男孩,都是因為父母的信任和理解赢得了孩子的心。
鼓勵孩子表達情感 鼓勵孩子表達情感
再小的孩子也會有情感,這是不可否認的。
但是,如果孩子不懂得表達自己的情感,父母就不知道孩子心裡的真正想法,就可能導緻父母無法及時地給孩子提供幫助,或者是好心辦了壞事。
對于男孩來說,人們認為他們隻有在免受羞辱和評判的情況下才會分享他們的感受。所以,父母在引導孩子表達情感時,可以選擇相對自然的方式。
比如《培養男孩》書中介紹的方法:如果孩子正在玩遊戲或看電視,就坐在他旁邊,對他正在做的事情表現出興趣,但不要打斷他玩遊戲。
或者是表現出對他喜歡的某個生活片段最真實、最開放的好奇心,比如問孩子“你喜歡聽什麼歌?”“喜歡看哪部電視劇?”
這樣做的重點,不是需要孩子解釋什麼,而是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在關注自己,而這種關注是愉快的,不是居高臨下的。
當孩子注意到你的關注,并願意主動跟你分享他的感受時,父母要做的就是學會傾聽,不要随意提問,也不要去表達自己的建議。
因為被别人教導該如何思考,并不能很好地代替自己思考,通常會讓人覺得不受尊重。
當男孩發現被人傾聽是一種積極正面的體驗時,就會更傾向于這樣做。
被人傾聽的可信賴性和好處一旦被确立,男孩就會在情感上更加開放,産生更多的情感連接,并且不太可能違背自己的内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