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公黃金積存業務的黃金?寄快遞丢東西,估計很多人都遇到過,而理賠難,也成了一大行業頑疾這不,“順豐寄丢20克黃金保價八千隻賠兩千”這一話題,登上了很多平台的熱搜,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對公黃金積存業務的黃金?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寄快遞丢東西,估計很多人都遇到過,而理賠難,也成了一大行業頑疾。這不,“順豐寄丢20克黃金保價八千隻賠兩千”這一話題,登上了很多平台的熱搜。
據《錢江晚報》報道,家住杭州蕭山的小劉,要把20克黃金送到住在拱墅區的一位客戶住處,在順豐下單了一個同城急送單子,還特意進行了保價,保價金額8000元。可沒想到,事情一波三折:在被快遞員告知黃金丢失、可以理賠後,又接到順豐官方客服的電話,對方表示“願意賠付 2000元”。
黃金不翼而飛,8000元“狂貶”至2000元,任是誰都想不通。根據我國《郵政法》,保價物品應該根據保價額、按照丢失或破損比例進行賠償。《快遞暫行條例》第二十七條也規定,快件延誤、丢失、損毀或者内件短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确定賠償責任。
如果說,是寄件人自己明知物品貴重而不選擇保價,還勉強可以往“僥幸心理”上靠,但是寄件人保價了,卻仍然得不到對應的賠償,這就說不過去了。客戶丢的是黃金,快遞企業難道就沒有“丢”東西嗎?企業的經營信用,比黃金更貴重,這個道理,還要發生多少類似的糾紛事件,才能搞明白?
前不久,順豐寄丢價值萬元手機隻賠千元的消息,也曾引發熱議。當類似的事情多了,且得不到順暢的解決,還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一些快遞員會覺得搞丢了客戶的東西,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甚至會衍生出監守自盜的可能性。
說到底,消費者選擇把自己的物品交給快遞公司“代為轉送”,這就是一種信任和托付,而消費者選擇哪家快遞公司,體現的也是這家企業的能力和信用。當這種托付未能兌現時,損害的不僅是消費者的财産,還有所托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所以,快遞公司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不能隻算表面的經濟賬。
當然,站在快遞企業的角度,可能覺得本來做的就是一單幾十元、十幾元,甚至幾塊錢的生意,一旦物品破損或丢失就要賠償。對于這一風險的擔憂,其實完全可以尋求第三方保險機構介入,從而避免快遞企業“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尴尬,也進而減少理賠糾紛。
對此,《快遞暫行條例》其實也明确提及,“國家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快件損失賠償責任險種,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投保”。如果一些快遞企業既不願意自己承擔風險,也不願意将風險第三方化,那就隻能一次次陷在輿論漩渦中,一點點消耗掉自身信用。
需要提醒的是,寄送物品丢失,還存在一環責任:追回。畢竟,并不是所有的貴重物品都能用金錢來衡量。當下,手機拍照、視頻監控的應用已經相當廣泛,作為專業的物流公司,對貴重物品的寄送過程進行留痕,是最基本的操作。小劉的黃金到底去哪了?這同樣需要快遞公司認真調查,必要時可報警請公安部門介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