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女子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

女子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01 15:42:11

接過錄取通知書前,楊元梅雙手在衣服上擦了又擦。

那是8月初的一個雨天,郵遞員帶着四川農業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來到她家。楊元梅穿着一身舊校服,一頭齊腰長發紮成利索的馬尾,從後院走過來。她背着一籮筐剛割的豬草,手上還沾着泥。

女子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1

接過錄取通知書之前,楊元梅看了一眼自己沾了泥的雙手,然後在衣服上擦了幾下。網絡視頻截圖

這個場景被拍成視頻,發在網上,擊中了很多人的心。有網友說,從她擦手的動作就能看出,這份錄取通知書的來之不易。

楊元梅的家鄉在涼山彜族自治州會東縣嘎吉鎮嘎吉村,這裡地處四川南端,金沙江下遊。從縣城出發,在蜿蜒的山路上開車繞一個多小時,才能來到她海拔約2000米、被群山包圍的家。

小學時,楊元梅走路去鎮裡上學,往返要兩個半小時。初中住校,第一次離家,她一給媽媽打電話就哭,但還是從班裡17名追到了第2名。高中,她考進縣城,在寝室裡,她是每天早上喊室友起床的“小鬧鐘”,在班主任眼裡,她總是最早到教室的那個。

如今,楊元梅成了村裡第一個考上“211”的學生。她能走出大山,也離不開多年來當地對教育的支持。從2002年起,先進的教育資源被引進邊遠落後地區,靠着一塊屏幕,楊元梅和同學們接受着來自成都七中的遠程直播教學。去年開始,會東縣實施“助苗計劃”,截至目前,資助了包括楊元梅在内的12位大學新生。

山區的教學條件在改善,人們對教育也越來越重視。楊元梅的班主任羅慧林說出了這裡所有老師的共同心願,“希望每一個娃娃都能讀上書,讀好書,考上大學,走出去。”

村裡第一位“211”大學生

今年夏天,楊元梅有了一些她過去18年從未有過的體驗:她第一次放下農活,走出縣城,去攀枝花痛快地玩了幾天;收到了心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成為村裡第一位“211”大學生;她還意外地得到了網友們的關注。

楊元梅看到那條視頻是在8月8日,當時已經有6萬多點贊。高中班級群裡熱鬧起來,大家誇她“太牛了”,“同學們開始實時向我播報,今天幾萬點贊了。”楊元梅有些尴尬地笑。

去商店裡買東西,甚至有人會指着她問,“你是不是考上‘211’的那個女孩?”來自全國各地的記者也找過來,她的高中班主任、會東中學副校長羅慧林有些意外,“農村娃娃回家,幫家裡做點農活,洗衣服、做飯、喂豬,其實是很正常的。”

對楊元梅來說,這些關注不過是她平靜生活裡的一點漣漪,“我該怎樣還是怎樣,也不會因為外界而改變自己。”

楊元梅家院子不大,推門進去,正中間的屋子是客廳和卧室,沒有窗戶,顯得有些陰暗,她和父母、弟弟還有爺爺、奶奶一起住在這裡。堂屋左邊是廚房,右邊,圈着兩頭豬和一頭騾子。

女子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2

楊元梅的家。新京報記者 彭沖 攝

嘎吉村112戶、670多人,主要靠種植烤煙為生。據嘎吉村村主任肖永祥介紹,鎮上的四個村子中,這裡的經濟收入還算不錯。

楊元梅家裡種着6畝烤煙,還有不到2畝玉米。這個暑假,她幾乎每天都在幫父母做農活。早上七點多起床,吃完早飯,騎電動三輪車十來分鐘,就到了地裡,鋤草,澆水。剛放假的時候,家裡的烤煙隻長了半大,現在,煙葉都收割完了,隻剩了一根稈。最近,她每天還要騎車半小時,來到附近的山腳下,再花一個小時爬上山,找蟬蛻,“可以入藥的,一斤能賣一百多塊錢。”

常常忙到天黑,她才回家。時間久了,楊元梅的皮膚曬黑了不少,手上也總有被草劃破、被蟲咬的口子。但她有法子對抗這些磨人的枝節——唱歌,在田裡哼兩句周傑倫的《稻香》或《聽媽媽的話》,“很治愈。”

女子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3

楊元梅(右二)和高中同學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其實她不覺得累,“習慣了。”小學時,她便開始幫家裡做些不太費力的活,7歲就會煮飯,放學回家還要照顧年幼的弟弟。在母親眼裡,她一直很懂事。同學覺得她開朗、活潑,“有點‘社牛’”,和誰都聊得來。一次,同桌和她出去玩,發現好多商販都認得她,“有一次吃砂鍋飯,人家都不收我錢了。”楊元梅笑道。

這樣的性格,讓她的心态一向輕松。高考時,她隻當是平常考試,才有了後來的超常發揮。查成績那天晚上,楊元梅反倒有些緊張,長呼一口氣,才點擊“查詢”。成績出來了,她第一反應是疑惑,“難道查錯了?沒有那麼高吧。”

退出,換一個應用程序查,數字沒變。再換一個查,還是549分。她這才相信,在床上滾來滾去地哭,驚醒了睡在身邊的媽媽。她把分數一念,媽媽小聲重複了一遍,又問,“一本線是多少來着?”知道這個成績高出一本線34分之後,媽媽也哭了起來。

一向沉默的父親沒說什麼,隻是有一天,楊元梅進屋時,發現父親拿着那張薄薄的通知書看了很久,又小心把它裝進文件袋裡。

求學路上,她走得越來越遠

一路求學,楊元梅總說,“還挺順利的,沒什麼困難。”

父母盡管學曆不高——父親小學畢業,母親隻讀了兩三年書,但從小就重視女兒的教育。楊元梅小時候,父親就教她寫“一二三”,上小學之前,她能寫到十。

以前,村裡有一所小學,走路十分鐘就到。“但是我報名那年,隻有倆學生。”楊元梅記得,父親說“不能耽擱了”,決定把她送到鎮裡讀。

山路彎彎折折,小學六年,她上下學全靠走。九點上課,她六點就得起床,吃完早飯,七點四十出發,走一個小時才能到學校。手裡握着一塊錢生活費,放學回家是上坡,要走一個半小時,更費體力,“餓了可以買塊餅吃。”

女子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4

被群山環繞的嘎吉村。新京報記者 彭沖 攝

初中時,楊元梅開始住校,隻有周末能回家。最開始,她想家,每次和母親打電話,眼淚就嘩嘩地流。但在學習上,她一直認真,三年裡,楊元梅從班裡的17名,追到第2名。

中考時,她以全縣第303名的成績考入會東中學網絡直播班——接受來自成都七中的遠程直播教學。學校在縣城,楊元梅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起初,她覺得“知識點好難”,學不會,考得也差,有一次,數學考了倒數,在校門口遇到了親戚家的姐姐,她抱着對方大哭了一場。

但家人從沒給過她壓力。不要求她必須考到多少名,也從不說供她讀書的不易,父母隻說,“隻要你能讀,我們就算砸鍋賣鐵,去借錢,也要讓你讀。”

楊元梅學習起來總是廢寝忘食,兜裡随時揣着巴掌大的筆記本,上面記着單詞、公式等知識點,排隊買飯甚至上廁所的時候,她都掏出來看看。

女子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5

楊元梅在小本子上記的英語單詞。新京報記者 彭沖 攝

在寝室裡,她是公認的“小鬧鐘”——總是起得最早,然後喊室友起床。夏天,天亮得早,她早上六點就抱着書奔出寝室,坐在操場背英語作文,到了早讀時間再去教室。班主任羅慧林記得,幾乎每天,她都是最早到的。

有時夜裡宿舍要熄燈了,她還在和室友争論數學題。對她來說,解題是有成就感的事,“算一道數學題,可能要花40分鐘,但是最後解對了,那種喜悅感簡直了。”

三年裡,她從最開始排在班級三四十名、年級一百來名,到考到班裡二十多名、年級前五十。高考時,她是班裡的第12名,被四川農業大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錄取。

肖永祥介紹,這些年,村子裡一共出了十多名大學生,“4個本科,專科有十幾個”,但第一個考入“211”大學的是楊元梅,“我碰到她就誇,她現在是村裡小孩子們的榜樣。”

女子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6

楊元梅高中時的筆記本。新京報記者 彭沖 攝

讓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楊元梅高中所在的班,是全年級成績最好的。大部分學生來自縣城,家境也不錯,隻有十多個學生來自農村。偶爾,楊元梅能體會到生活條件的參差。比如,高考報名時,學生要在表上填寫“特長”,她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就寫了個“熱愛勞動”,“看他們填的什麼中國舞12級,我目瞪口呆。”

但這樣的情緒不會包裹她太久,“反正都這樣了,就去接受。”她對這樣的差距看得坦然,知道怎樣把它化為動力。

班裡的很多學生從沒出過縣城,班主任羅慧林常告訴他們,讀書為的是有更多選擇和機會,“不在于你掙了多少錢,而是要走出會東,去見見世面。”

2000年,來自重慶的羅慧林初到這裡的時候,明顯感覺到,在閉塞的環境裡,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以及學生的求知欲,都沒有外面高。

女子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7

楊元梅的高中——會東中學。新京報記者 彭沖 攝

改變是慢慢發生的。最明顯的是硬件,起初,教學設備不過是一塊黑闆,現在,多媒體設施變得齊全。以前,籃球場是水泥地,足球場都是雜草,這些年,塑膠跑道、專業運動場地都修建了起來,“和大城市裡的學校沒什麼兩樣”,被招進來的老師學曆也越來越高。

2000年,四川省實施《四川省民族地區教育發展十年行動計劃》,試着用衛星技術,将城市優質教育資源引向落後地區。2002年,成都七中成立東方聞道網校,向雲、貴、川、藏、隴五省區的普通高中提供遠程直播教學。

會東中學是采用這種教學模式的學校之一。羅慧林介紹,會東中學參加高考的500多名學生裡,182人考上了本科,45人考入一本,“接受遠程教學的網絡直播班裡,57人中,45人考入本科,其中25人考入一本。在涼山州,這個數據算是不錯的。”

羅慧林注意到,這些年,讀高中的學生也越來越多。2003年時,會東中學高中部隻有7個班,後來增加到10個班,最多的時候有15個班,來自鄉鎮的學生也在增多。今年,全縣考上本科的學生人數,至少是16年前的4倍多。

“現在,父母對子女的期待,對優質教育的渴求,比以前強烈太多了,村裡、鎮裡的孩子都來縣裡讀書,縣裡的孩子開始出去讀。”羅慧林說。在他看來,讀書未必是唯一的出路,但在會東這樣的山區,讀書一定是走出去的路中最寬敞、最有用的那條。

當地也一直為貧困學生提供經濟支持。羅慧林曾遇到過因家庭貧困想要辍學的學生,他聯系了本地的愛心人士,每個月提供600元資助,學校也有相應的措施,“經濟困難的學生考到前多少名,就可以免學費。”從去年開始,會東縣啟動實施“助苗計劃”愛心助學行動,截至目前,一共資助了12位大學新生,其中就有楊元梅。

女子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8

楊元梅收到了四川農業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新京報記者 彭沖 攝

越來越多的學生走出大山。這幾天,楊元梅開始收拾行李。大學的老師打來電話,說幫她準備了盆、暖瓶等生活用品,她很感動,“有那麼多好心人幫我,将來我也要接力幫助更多的人。”

對于大學生活,她有自己的規劃,“大一要考英語四級和駕照,後面可能要準備考研。”楊元梅期待着開學,她想知道大學生活是什麼樣,想看到更多外面世界的精彩。她還被選為新生代表,在為開學典禮準備的發言稿中,她寫道——

“我堅信,有那麼多的綠燈為我點亮,我在大學,一定能夠交到很多朋友,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辜負大家的期望。我已經準備好大幹一場了。”

新京報記者 彭沖

編輯 劉倩 校對 陳荻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