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如何進補?秋燥分兩種 進補不對等于白補通訊員 王蕊 胡枭峰,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秋燥如何進補?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秋燥分兩種 進補不對等于白補
通訊員 王蕊 胡枭峰
最近天氣逐漸轉涼,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中醫專家表示,每年這個時候,都是秋季燥咳的高發期,會有不少患者因為幹咳前來就診。如何預防燥咳,專家給出了養生秘籍。
秋季燥咳盛行
這些人群要注意
立秋後,中醫科門診内,秋燥咳嗽的患者明顯增多。中醫科熊福林醫師解釋,肺髒五行屬金,與中醫五季中的秋季相配,而秋季具有幹燥特性,燥邪犯肺、燥勝則幹,人體就容易出現口幹咽燥、幹咳等症狀。
“在古代中醫認識上‘咳’‘嗽’有别。中醫典籍稱‘有聲無痰謂之咳,有痰無聲謂之嗽’。”浙大一院中醫科副主任李劍平副主任醫師表示,燥咳典型症狀是幹咳無痰,咽癢咽燥,并且咳的時間比較長,容易遷延不愈。
燥咳與風寒咳嗽、風熱咳嗽也有明顯區别。風寒咳嗽冬春季多見,除了喉嚨癢外,還會有明顯的鼻塞、流清涕、打噴嚏、咳痰等表現。而風熱咳嗽春季多發,患者常常還有發熱、咽痛、痰黃等症狀。但燥咳患者通常以幹咳無痰、反複發作等為主要表現,既不宜化痰,又不宜單純止咳治療,中醫從祛邪潤燥等角度進行調理,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燥咳多有明顯的季節性,但也與個人體質、不良生活習慣相關。專家表示,中老年群體由于本身氣血陰陽虧虛容易受外燥侵襲,因此是燥咳高發人群,而常熬夜、愛吃辛辣油炸食物的人,也容易消耗陰液,這類人群在秋季時更容易出現口咽、眼、皮膚等局部幹燥、燥咳等症狀。所以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合理的中青年群體,也在燥咳患者中占很大比重。
幾款食療方簡單易學
那麼,如何預防燥邪入侵,科學養生呢?專家表示,秋燥大緻可以分成兩個時期,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季節特點,因此養生也有不同的注意事項。
溫燥 從立秋後到農曆九月,此時夏天的暑氣還沒完全消散,屬于溫燥,養生要以清熱、養陰、潤燥為主,可以食用梨、馬蹄(荸荠)、百合、白木耳等食物。
涼燥 過了農曆九月之後,此時天氣已轉涼,寒涼中仍有幹燥,屬于涼燥,養生要以健脾潤燥為主,可以食用如山藥、西洋參等偏溫性的食物。
專家也推薦了一些簡單的食療方,食材普通易取,在家就能操作。
百合銀耳蓮子羹 準備好百合、銀耳、蓮子、紅棗,将銀耳泡發後清洗食材,蓮子去芯、銀耳去根,将銀耳、蓮子、紅棗放進容器中,加水加蓋,放進蒸箱中蒸40分鐘,40分鐘後再放入适量冰糖、百合,蓋上蓋放進蒸箱,再蒸10分鐘左右即可。
潤燥馬蹄茶 取綠茶5克泡水備用,再将150克馬蹄去皮榨汁,随後将泡好的綠茶放入馬蹄汁中,調勻飲用。
山藥薏苡仁粥 準備生山藥、生薏苡仁、柿餅,先把薏苡仁煮至爛熟,再将山藥搗碎,柿餅切成小塊,同煮成糊粥。
來源: 浙江老年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