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從中秋節開始,就是吃大閘蟹的好時機。但總有一些人被告誡不能吃螃蟹,隻能眼睜睜看着别人把鮮嫩的蟹肉送進嘴裡。
螃蟹哪裡不能吃?什麼樣的螃蟹不能吃?今天來跟大家講講這些問題,讓大家放心嘗鮮。
01 蟹黃雖好,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吃的
蟹黃是螃蟹的肝胰腺和性腺,這部分脂肪肥厚,營養富集,口感也非常鮮美。母蟹的蟹黃中還包括了卵巢,而公蟹緊鄰蟹黃的白色蟹膏則是它的副性腺,這些部分大多數人也都是能吃的。
雖然說脂肪确實比較高,不過蟹黃本身也沒有多少,過節吃一點還是可以的。而且蟹的脂肪中超過一半都是相對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同時還能補充一些EPA和DHA。
但有兩類人确實不适合吃蟹黃:
一是有血脂異常、高膽固血症的人,蟹黃中的膽固醇較高。
二是孕婦,肝胰髒中容易富集镉等重金屬,以及二噁英、多氯聯苯等污染物,對胎兒發育有較大的危害。建議蟹黃少吃或不吃,蟹肉沒關系。
02 螃蟹到底哪裡不能吃?
螃蟹有4種器官不能吃。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泥沙、雜物和細菌,吃了就有可能拉肚子,容易長寄生蟲。
一是蟹胃,是在蟹殼内前緣中央一個似三角形的骨質小包;
二是蟹腸,一條由胃到臍的黑線;
三是蟹心,俗稱六角闆,這個東西在蟹黃中,呈六角形;
四是蟹鰓,在腹部長得像眉毛的兩排軟綿綿的東西。
還有一點就是,這幾個部位确實沒什麼味道,不太好吃。
公蟹和母蟹哪個好?
一般來說,公蟹比母蟹大一些。
對于河蟹、青蟹和梭子蟹而言,母蟹的最佳食用時間是9月份,此時正是黃滿肉厚的時候;而10月是公蟹的最佳食用時間,這時的公蟹膏足肉堅。
深秋初冬是大閘蟹、青蟹豐收的季節,既好吃又便宜,可以好好享受一番。
03 要警惕的是死蟹、生蟹!
最重要的還是要保證吃到的螃蟹新鮮、熟透。
蟹為什麼要吃活的?
螃蟹死後,蟹體很快僵硬和自溶,體内細菌會迅速繁殖、擴散到蟹肉中去。
在弱酸環境下,細菌會分解氨基酸,所以,螃蟹的死亡時間越長,體内的組胺、類組胺物質就越多。如果食用死蟹,前者會引起過敏性食物中毒,後者造成嘔吐、腹痛、腹瀉等。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螃蟹都一定要吃活的。許多海水蟹被捕撈後,離開海水很容易就死了,特别是一些遠洋捕撈的。
像梭子蟹等海水蟹不一定要吃活的,但捕撈船上的速凍和保鮮是很重要的。
比如,在沿海地區買的活海蟹,如果不能及時吃完就要迅速冷凍起來,需要時再取出蒸煮。
怎麼判斷螃蟹死活?
螃蟹送到家之後,可以立即把螃蟹放到水裡,活蟹不久就會開始吐白沫。還可以捏起蟹背輕輕晃動,如果蟹爪堅挺且開始撲騰,也說明螃蟹還活着。
反之,如果螃蟹在水裡不吐沫,晃動、挑逗也沒有反應,很可能就是已經死了。
如果發現了死螃蟹,建議舍棄,不要抱有“可能剛死,還比較新鮮的”僥幸心理。
我們很難判斷到手的死螃蟹已經死了多久,而螃蟹死亡時間越長,體内積累的有害物質就會越多。
吃生蟹有什麼風險?
很多沿海地區還會吃醉蟹、嗆蟹,需要提醒一下,這兩種蟹都是生的。
貝殼類水産中容易引起急性腸胃炎、甚至誘發敗血症的病原菌很多,而無論是拿酒泡,還是拿鹽水泡,都不能起到殺菌的效果。
所以,無論是蟹還是其他海鮮,都建議煮熟再吃,清蒸蘸點姜醋汁,是最簡單、鮮美又安心的吃法了。
長輩還說螃蟹不能和水果一起吃?腸胃較弱的人是可能不舒服,但如果本身消化功能、食用量也正常,根本也不存在食物相克。
吃蟹有要注意什麼?
蒸煮前必須洗刷幹淨;
蒸煮要熟透,避免吃入病菌或寄生蟲,千萬不要吃生蟹,醉蟹或腌蟹也盡量不要吃;
河(湖)蟹盡量吃鮮活的,死蟹不宜吃;
蟹要現蒸現吃,不要存放。如果一次沒吃完,剩下的要保存在幹淨、通風的地方,再吃時必須回鍋煮熟。
秋天是吃螃蟹的好季節,九月吃母蟹,十月吃公蟹,盡量不要吃死蟹,現吃現做,制作時要熟透,避免吃入病菌或寄生蟲。
編輯 / 黃骞文
資料/高質量生活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