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是一種在 農村常見的樹種,平時村裡人做柴火都不願意要,因為太細,還有些小刺。但是該盆景高手眼中,這可是寶貝。
看完下面這個山楂盆景培養實例,你不得不服高手就是高手,一棵原本廢棄的山楂樁,6年的時間培養出一盆獨具特色的小品盆景。
山楂樁材發現時的狀态
這棵山楂樁材是在一個土路旁發現的,當時沒有立即挖掘,隻是把樹幹截短,想等它在原地從底部發更多的枝桠,方便後期造型。
有時候在野外的發現的樁材是可以這樣處理的,原地生長比挖掘後栽種要生長的更旺盛。通常你可以讓它在野外安靜的長上三五年,每年修剪,直到你覺得合适了再挖掘,上盆就是半成品。
不幸的是第二年就發生意外,這棵山楂樹不僅被汽車碾壓過,還被連根拔起。如上圖在草叢中,葉子全部枯黃,樹幹也非常幹燥,極有可能死亡。因為不甘心,還是把它撿回來,想試一下能否成活。
撿回來後的枝頭狀況
山楂樁材至少暴露在地上兩三天,幸好是在濕潤的草叢中,否則早就過度幹燥而死亡。圖中可以看出來,樁頭部分被撕裂的傷口很大,樹皮也沒有啥水分。
随後立即清理被撕裂的樹幹和損壞的根部,将側枝幾乎截除幹淨,所有的傷口塗上凡士林,減少蒸發。然後将山楂樁種在一個全部是水苔的盆裡,盆下面擱一個裝水的淺盤。确保樹根部一直是濕潤的。
地栽培養後的狀态
一個月後,山楂樹開始爆芽,證明樹已經活過來,也就能長出新根。第二個月我将它進一步截短,移植到地上培養。
初次上盆
地栽培養3年後,樹勢完全恢複,枝葉茂盛,根系發達。從圖中可以看到枝條很健壯,為了造型方便,開始換大盆栽種,進行控根培養。
上盆後初次修剪
上盆後的山楂樹重新修剪,去掉不必要的枝條,對截口進行處理,以便形成馬眼。
盆養長葉子的狀态
上盆後長勢很旺盛,因為确定做成叢林樣式,每年都對山楂進行不斷的修剪,以促進枝片的快速形成。
第四年,經過幾次修剪,單杆叢林山楂樹初具雛形。高低錯落,枝片也比較豐滿,枝片之間穿插呼應。不足的是盆和樁材之間的風格不夠匹配,盆太規則,而樁的風格是很野性的。
第五年等樁材基本定型,便開始物色合适的花盆進行定植。
一個被燒壞的花盆
有一次,在在朋友家偶遇一個燒壞的花盆,這個盆和山楂樹一樣經曆坎坷,一眼相中。
山楂樹換盆後的效果
第六年,山楂樹定植後在新盆中,盆與樹搭配的天衣無縫。成品樹高33cm。
認可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轉發,
頂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關注,
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點擊藍色“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