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隻要帶着明确的目标,不斷琢磨,反複實踐,一定進步飛快!”
01
—
《原則》一書的作者瑞·達利歐曾說:
如果你回首過往,沒覺得一年前的自己有多麼愚蠢,那說明你沒學到什麼。
如果你覺得現在的自己不傻,也不渴望弄明白什麼,那說明你并沒有朝前看。
我想,這句話其實是在說:
沒有人天生就是完美的,
人都要走在成長的路上,
一邊懷疑自己,一邊改變自己。
02
—
今年以來,我最大的改變,就是開始能“反思”自己了。
這裡的“反思”,指的是用心留意每天工作生活中觸動自己的點,
不論這個點是醍醐灌頂的感悟,
或是刻骨銘心的體會,
還是充滿疑慮的困惑,
隻要它在心頭燃起,
我都會第一時間直面自己的情緒,
并設法理智地對待這件事或這個人。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
不會讓自己輕易就陷入情緒的漩渦,而無法做出理性的判斷。
而且,我覺得”反思“,更像是一種”内觀“能力:
眼睛雖然盯着外部,但大腦卻是向内的,
一直檢讨自己的不足,永遠找自己的問題與差距。
正是依靠這種“反思”的幫助,
讓我放下了焦慮,讓我獲得了平和,更讓我獲得了智慧。
03
—
第二個大的改變,我覺得是我能做到”刻意練習“。
這裡的”刻意練習“,指的是能帶着清晰的目标去學習,
并能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工作生活中。
比如,我的目标是改進思維方式,
為此,我努力閱讀這方面的經典書籍,提升自己的認知;
我參與寫作訓練營,在公衆上保持日更,用輸出倒逼輸入;
我加入知識星球,設法”結交牛人“,提高思維的層次;
我甚至參與架構與運營了公司的讀書會組織,把思考後的東西真正付諸到實踐...
而且我覺得,隻要帶着明确的目标,
不斷琢磨,反複實踐,一定進步飛快。
04
—
第三個改變,是我主動跳出了自己固守的圈子。
這裡指的“跳出自己固守的圈子”,
不是說專注自己的本職工作或者生活圈子不好,
而是因為任何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
不是光靠單一的知識就能理解的,
要面對這些事物的人,需要更宏觀和全面的視角,
需要多個不同領域的知識結合,
才能看到這世界上還能這樣思考,還能那樣做事,
如果隻死守在一個圈層裡,
聽到、看到的都是同一類信息,
思維和視野就會被限制。
而且,人的思維一旦經過多次重複,還會形成一種慣性。
時間長了,思維就完全僵化了。
“因為見得少,所以不了解,因為不了解,所以看不起。“
就像那隻一直呆在井底的青蛙,
看到的永遠隻是井口的那一片天。
05
—
所以,我讀書寫作,是為了改變;
我刻意練習,是為了改變;
我每日反思,也是為了改變;
我主動跳出,更是為了改變。
而且,有句話,我一直牢記在心:
“如果你想要的東西還不存在,那就親自動手将它創造出來。”
—《斯坦福大學創業成長課》—李笑來
你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