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我們的視界?中國環境報作為紀錄片導演,這已是李成才第二次參加國際綠色電影周,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走進我們的視界?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環境報
作為紀錄片導演,這已是李成才第二次參加國際綠色電影周。
今年對李成才而言,無疑是值得銘記的一年,他帶領團隊拍攝的紀錄片《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正式上線,這讓他對綠色、對生态、對萬物之間的關聯有着更深層次的思考。
“曆史上,我們的文明是綠色的文明,是農耕的文明,它是柔軟的、單純的、綠色的、安靜的,要傳播這樣的理念,綠色電影就是一個很好的載體,希望我們都成為綠色文化的傳播者。”李成才道出了很多影像工作者的心聲。
在2019北京國際綠色電影周上,一場圍繞綠色影像的論壇就此拉開帷幕。多位文化學者、電影人、媒體人深入探讨“綠色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解讀綠色文化與影像的關系。
影像承載記憶,鏡頭保護未來,人們從未像今日這般,如此對綠色寄予期待。
借助影像的力量傳遞綠色理念
綠色是大自然的顔色,也是當代社會文明應有的标志,綠色蘊含着經濟與生态的良性循環,也意味着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也正因此,2019北京國際綠色電影周将“綠色文化”作為年度活動的關鍵詞。
“影像作為一種視覺交流的語言,鏡頭特殊的表達方式,憑借其故事性和完整性,可以成為綠色文化最好的傳播媒介之一。這也是我們提出綠色電影這一概念的目的之一。”出席論壇的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說。在她看來,鏡頭和影像以及獨特的表達和傳播方式,已經成為傳播綠色文化、綠色生活方式、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途徑。
這與電影《攀登者》總策劃、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汪天雲的觀點不謀而合。汪天雲認為,綠色實際上是我們當下生存的一種必然選擇。綠色的含義很廣,并不僅僅是野生動物保護、人與自然和諧,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分子,離開了自然,人也就不存在。“所以拍攝綠色電影,包括舉辦這樣的電影周活動,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當然,更大的意義其實在于付諸實踐。透過獨特的鏡頭藝術展現綠色文化,在影片《攀登者》中,攝制組就巧妙地把“綠色”“生态”融入影片。
除了展現故事與人的精神,《攀登者》還拍攝了藏野驢等西藏特有的野生物種,“因為它們與喜馬拉雅山脈的運動,與滄海桑田、與世界最高峰的曆史和環境是一體的,這樣的故事才有說服力,電影本身也就不知不覺地有了一種綠色的、環保的滄桑感。”汪天雲堅持留住這樣的畫面,也留住了對生命、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我們欣喜地看到,在全球範圍内,有越來越多的電影機構和電影人關注于此,有越來越多的綠色主題電影進入了公衆的視野,這一點,從此次電影周中參展影片數據的增長就可以看出——本屆電影周共吸引了全球119個國家及地區的2240部影片報名參展,再次刷新紀錄。
記者留意到,這些參展影片題材廣泛、類型多樣,涉及紀錄片、故事片、動畫片、音樂片、公益片等。參展影片内容多為反映人與地球、人與環境、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動物與自然環境、未來世界環境等主題。來自伊朗、俄羅斯、克羅地亞等多國制作精良、内容策劃新穎的紀錄片、故事片、動畫片也紛紛入圍展映。
此外,此次電影周還設立“綠色傳承”單元,用影像诠釋傳統文化的發展,關注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如《大傩·董春女》《遠去的牧歌》《心靈牧場》《天山腳下的傳藝人》等多部國産影片,聚焦正在消逝的傳統文明,用影像诠釋和記錄了曾經根植于我們靈魂深處的文化符号。
營造全産業“變綠”的文化氛圍
在論壇上,與會嘉賓的探讨傳遞出共同的聲音,那就是綠色文化的傳播是一個全民共同參與的過程,在電影領域,綠色文化不僅體現在内容方面,更應該體現于電影工業上下遊的全産業鍊條。
“電影從業者首先要樹立綠色文化的意識,針對綠色主題電影創作,要将生态保護、動物保護、綠色生活理念融入故事之中。” 除了“人”的思想意識,孫向輝對“全産業”有着更高的期待,她呼籲,在電影的制作過程中,要避免破壞拍攝地生态環境,避免産生過多的垃圾和浪費過多的資源;在電影産業的終端,同樣提倡綠色觀影,影院的設計和裝飾,包括聲、光、電的設備都需要考慮低碳環保,觀衆也需要文明觀影。“總之電影是綠色文化傳播的先鋒兵。我們樂見更多的制作公司、導演能夠成為綠色文化的傳播者。”孫向輝說。
客觀正視眼前的短闆,來自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的電影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左衡關注到一個現象,那就是中國本土的自然紀錄片,在網絡上的評分并不高。“其實技術手段本身沒有差距,我們缺少的是科學的态度,以及一種專注的精神。”紀錄片導演、水下攝影師周芳坦言,懂得運用鏡頭語言、講述自然故事的人才,還是稀缺的。
左衡也強調指出,國内自然類紀錄片,需要大量專業的科研團隊來支持,并強化傳播手段,創新融資渠道,在全社會培育起自然電影、綠色電影的文化氛圍。
綠色電影擁有了更多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夥伴,必将推動綠色環保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此次論壇的場館外記者也看到,環保組織“綠色江河”的一場“會說話的石頭”公益展出正同步推出。來自長江源頭地區的石頭被志願者精心繪制,留下自己對長江源頭的印象、寄語,通過石頭這一介質以及獨特的活動形式,号召人們關愛自然。而巡展結束後,所有石頭将會被重新放回長江源頭。
不僅如此,此次電影周的宣傳冊采用環保印刷技術,并在顯著位置印制了“看完您可以還回來,請勿随手丢棄”的字樣;參展嘉賓、組委會工作人員都攜帶個人筷子,号召拒絕一次性餐具。
綠色,就蘊藏在點滴之間,綠色,也因此生生不息。(張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