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瓷碗中的骨瓷是什麼意思?骨質瓷(Bone china): 簡稱骨瓷,亦稱骨灰瓷,生産始于英國,學界一般認為第一個成功生産出骨質瓷的英國人是約西亞· 斯波德(Josiah Spode)(1755-1827年)喬西亞斯波德将煅燒後的骨頭與瓷土和礦物熔劑直接混合而成為傳統的硬質瓷原料,在19世紀初試驗成功随後他又開始進行生産骨瓷配方的系統性研究,1821年底,骨灰和瓷石多少的比例被“标準化”,當時,人們認為以長石為熔劑含骨灰46%的坯料生産出的瓷器是最好的産品,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骨瓷碗中的骨瓷是什麼意思?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骨質瓷(Bone china): 簡稱骨瓷,亦稱骨灰瓷,生産始于英國,學界一般認為第一個成功生産出骨質瓷的英國人是約西亞· 斯波德(Josiah Spode)(1755-1827年)。喬西亞。斯波德将煅燒後的骨頭與瓷土和礦物熔劑直接混合而成為傳統的硬質瓷原料,在19世紀初試驗成功。随後他又開始進行生産骨瓷配方的系統性研究,1821年底,骨灰和瓷石多少的比例被“标準化”,當時,人們認為以長石為熔劑含骨灰46%的坯料生産出的瓷器是最好的産品。
基本工藝是以動物的骨炭、粘土、長石和石英為基本原料,經過高溫素燒和低溫釉燒兩次燒制而成的一種瓷器。骨質瓷的兩個基本特征是區别骨質瓷與其它瓷器之間的本質依據。特征一:骨炭含量36%以上(國家标準);特征二:經過二次燒成而成(素燒,釉燒)。根據英國所設的骨瓷标準,含有百分之三十來自動物骨骼中的磷酸三鈣,且成品具有透光性,方得稱為骨瓷。而美國的标準則,最少要是設在百分二十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