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不恥下問”是什麼意思嗎?其實不“恥下問”還有上一句,連起來就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孔子被稱為孔聖人。他是我國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然而就是這麼一個極其牛叉的人物,他認為,無論什麼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
相傳有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于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據說那時,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虛心好學,為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一個稱号,叫谥号。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後,授予他的谥号為“文”,所以後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然而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麼可以被稱為‘文’呢?”
孔子是這樣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谥号。
女人說:“你知道“不恥下問”是從哪裡來的嗎?”
男人說:“學生有不懂得問老師很正常。然而一個三十歲的人問另一個人和他年齡差不多大的同齡人很丢人,并且這不是不恥下問,而是給别人添麻煩!有時候你問别人,别人跟你說不清楚;有時候你問别人,别人在心裡會覺得你很笨!所以,有什麼不懂的還是網上搜,不要問别人,别人會在心裡嘲笑你的!”
女人說:“我就問了你一個人,别人我誰也沒問,我問誰了?”
男人;“幸虧你沒有問别人,不然别人會覺得你笨得很,一天啥狗屁不懂,别人會笑話你的!”
女人說:“要笑話就笑吧!沒什麼大不了的!又不會少塊肉!”
男人說:“我說得對不對?”
女人說:“對、對、對,你說得很對!”
女人說:“我發現你就喜歡跟我擡杠?”
男人說:“不是我喜歡跟你擡杠、而是你真的很笨!你是我見過的最笨的一個人!”
女人不說話了!她在想:“我真的有那麼笨嗎?”
然後女人就覺得很委屈,她在想:“我以後再也不問你了!”
難道問别人問題真的很丢人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