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培根哲學基礎知識

培根哲學基礎知識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4 11:19:50

十七世紀英國資産階級革命序幕時期的資産階級唯物主義哲學的首創者是弗蘭西斯·培根。馬克思稱他是“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培根出身于貴族宮僚家庭。他作為新興資産階級的思想代表,反對經院哲學和唯心主義。他的主要著作有《學術的進步》、《新工具》、《新大西島》等。

培根哲學基礎知識(培根創立17世紀唯物主義哲學)1

他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口号,主張推進科學知識,實現對自然的統治。他指斥經院哲學是“不生育的修道尼姑”,阻得了人類認識和科學的進步。他認為促進科學進步的關鍵在于掃除妨礙科學知識發展的幻想和偏見。為此,他着重批判經院哲學的四“假相”:第一種是“種族假相”,指人類天生的成見、狹隘性、感官的無能等等,帶着這些局限去觀察事物,就會對事物的性質産生歪曲的認識;

培根哲學基礎知識(培根創立17世紀唯物主義哲學)2

第二種是“洞穴假相”,指各人因其所受的教育、所讀的書籍、所崇拜的權威不同而抱的各自不同的偏見,這就好比各個人有他自己的洞穴;第三種是“市場假相”,指人們互相交際中形成的假相。人們互相往來,如同在市場交換中使用語言,由于語言的意義是根據個人的了解來确定的,語詞選擇得不好或不恰當,就會造成錯誤。

培根哲學基礎知識(培根創立17世紀唯物主義哲學)3

第四種是“劇場假相”,指各種哲學教條、傳統的哲學體系就象舞台上的戲劇一樣,依靠僞裝的布景來表現它們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而人們往往信以為真。培根認為,人們必須從這四種“假相”造成的偏見中解放出來,才能使科學得到發展,建立科學的認識理論和方法。培根創立了他的唯物主義自然觀,認為自然界、物質是萬物的本原,物質是一切原因的原因;運動或活動是自然界物體本身所固有的特性,運動具有各種不同性質的形,除了位置轉移的機械運動外,還有其他一些運動形态、例如“同化作用”的運動、“刺激作用”的運動、“逃避運動”中物體由于其“反感性”而自行逃走,或把異己的物體排擠掉,等等。

培根哲學基礎知識(培根創立17世紀唯物主義哲學)4

這種對物質運動的論述包含了一些樸素辯證法的因素,與以後的極端機械論者的觀點有根本的區别。在認識論上,培根認為,感覺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識的泉源,通過科學實驗,可以彌補感官的局限,保證感覺經驗的可靠性。他還指出,人的認識必須從感覺進到理性認識,“進到真的概念和公理”。他肯定真正的知識隻有從經驗中獲得,但他不主張象螞蟻那樣隻知道搜集簡單的零碎的經驗事實,而認為應當象蜜蜂一樣,既從花園裡采集材料,又對這些材料加以消化和加工。

培根哲學基礎知識(培根創立17世紀唯物主義哲學)5

培根所提倡的科學方法就是首先獲得感性材料,然後進行分析,把研究的對象分解為各個組成因素,然後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個别的事物上升到一般的原理。培根是第一個在唯物主義基礎上制定科學歸納法的人。他的哲學有力地打擊了經院哲學唯心論的先驗論,有力地推進了科學的發展。但是,由于他不懂得經驗歸納法和理性演繹法的辯證關系,把一切研究歸結為分析,把複雜的東西歸結為僅僅是簡單的東西,所以表現出經驗論的片面性傾向。

培根哲學基礎知識(培根創立17世紀唯物主義哲學)6

培根沒有把唯物論的反映論貫徹到底,他的哲學思想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充滿了神學的不徹底性”。他提出“雙重真理論”,認為真理有兩種,一種是從感官、經驗中獲得的真理,另一種是從神的啟示、從信仰中得來的真理,這就很清楚地表明了他還沒有從中世紀經院哲學的唯心主義先驗論的束縛中徹底解放出來,也反映了當時英國資産階級與封建貴族、宗教勢力妥協的一面。

參考資料

《哲學》

本文乃作者“背後苦酸動漫”獨家原創,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删除,下次不見不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