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就說我在開發區
趣說CAD,讓枯燥生動起來。
縮放操作技巧
導讀: 比例縮放是CAD中使用頻率非常高的命令之一,今天的文章将介紹一些與之有關的實用技巧,帶你了解不一樣的"花樣"縮放,如果你還沒有使用過,那麼,看完這篇文章之後,相信一定會讓你有所領悟。
引言:不用羨慕如意金箍棒的縮放技能,CAD中也有。Scale,CAD中常用命令之一,全稱為比例縮放,也稱等比縮放。
其特點為:無論放大還是縮小,對象的比例是保持不變的。
Scale命令
打個比方,就像是孫大聖的如意金箍棒,無論大聖說"大大大"還是"小小小",變化後金箍棒的每個部分比例都是不變的。
等比例變化
SCALE可不是說句“咒語”就能變化,還需要設計者的手工操作才能實現。
雖然沒有大聖的金箍棒那樣變化多端,但是要是細說起來,SCALE也頗有些隐藏的技能,下面就來一起看看"比例縮放"究竟能耍出什麼花樣。
❶這有什麼特别的嗎?"不過如此"的基本花樣SCALE的操作特别簡單,在例圖中,我們分别以放大2倍和縮小到原來的2/3為例,演示了SCALE的使用方法。
縮放基本操作簡圖
縮放的關鍵步驟在于手動輸入縮放的比例,輸入的可以是自然數,也可以是自然數的比值形式,例如3/2或者2/3。分别表示将圖形對象放到3/2倍和縮小到2/3。
基本操作确實也玩不出什麼花樣,就算是強行把自然數的比值形式輸入算作個小技巧,基本花樣也給人一種“不過如此”的感覺。
❷隐藏技能出現端倪,"有那麼點意思"的進階花樣縮放操作的精髓在于"比例因子"的輸入,寫到這裡我們是否可以腦洞一下?
既然比例因子可以用比值形式進行輸入,說明CAD在确定比例因子時進行了計算,并将計算結果反饋到縮放的操作過程中,那麼比例因子是否可以用更複雜的表達式呢?
在上周的一篇文章中,曾經對透明命令的使用進行了介紹,接下來我們就要通過透明插入計算器進程來實現我們的想法。
通過四則運算表達式确定比例因子
在輸入比例因子界面中先輸入'cal,透明啟動計算器;
在表達式後輸入1.1 2.2*3.3/1.21,我們注意到通過運算,比例因子被确定為7.1。
輸入四則混合運算表達式确定比例因子
除了基本的四則運算,我們還可以輸入函數确定比例因子。
例如在表達式中輸入sqrt(3),即對3開平方。
經過運算,比例因子将被确定為3的算術平方根。
輸入函數表達式确定比例因子
是不是感覺到有點意思了,進階有時就是來得這麼毫無征兆。
隻不過在比例因子的确定稍微地動了那麼一下腦筋,結果就試驗出來了好幾種結果。
透明插入計算器,簡化了我們的計算工程,隻要我們列對"算式",剩下的就交給"計算器"了。
要是高考時也是這樣就好了,很多人都在感慨。
就怕高考時根本列不出算式,很多人又在感慨。
上面的透明命令請參考往期文章,在那篇文章中透明操作被戲稱為“平行空間”,鍊接如下:
一網打盡3大CAD隐藏技能:暗示、平行空間與逆襲|AutoCAD揭秘
❸眼觀六路,"擡頭不見低頭見"的高級花樣前兩個花樣都是在"比例因子"的确定方面做文章,接下來我們跳出比例因子,做個低頭族,看一看命令行的"通關密碼":
①如何實現在縮放操作後仍然保留原來的圖形對象。
是不是在縮放之前要先複制一個留存呢,沒錯,這是一種常用的方法,但是,接下來的内容告訴你,并沒有必要這樣做。
在輸入比例因子之前,命令行中輸入C,根據提示這是一個複制命令。
複制代表什麼?代表着無論下一步如何操作,源對象都會被予以保留。
請看以下操作簡圖,在按圖操作後,既完成了比例縮放的操作,源對象也被保留下來。
保留源對象的縮放操作簡圖
②如何利用"參照"的功能确定比例因子。
縮放操作的核心是什麼呢?核心就是比例因子的确定。
以上所介紹的内容都是在比例因子可以确定的情況下進行的操作,無論是直接輸入、表達式輸入、函數輸入,都是在指定比例因子的情況下完成的。
那麼如果比例因子無法直接指定或者很難通過計算指定呢?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借助"參照物"的力量。
智者當借力而行。
如果我們需要将圖形對象縮放到比例因子未知的大小,需要搞清楚的一件事就是:參照誰?
在輸入比例因子之前,命令行中輸入R。
R代表REFERENCE,即參照。
請看以下操作簡圖,按照圖示步驟操作,借助參照對象生成比例因子,從而完成縮放操作。
參照縮放操作簡圖
寫到這裡,縮放操作的花樣表演結束,是不是沒有想到一個簡單的操作中也有這麼多的幹貨呢?
透明命令的執行和參照提取數據是兩種在CAD中比較常用的操作方式,不止是在比例縮放,在旋轉、平移等操作過程中也多有應用,如果您有興趣,不妨一試。
結語:潛能與認知潛能是一種稀缺品,在網絡日益發達,信息唾手可得的時代中,潛能的存在空間和瀕危生物一樣被日益壓縮,偏安一隅。
在上一篇關于"分解"命令介紹的文章中,評論區裡收到了兩位朋友的評論,對于文字的分解問題提出了意見。
在讀完評論後,我忽然意識到所謂的"自我感覺"是一種最危險的認知。
在看到評論的那一刻,我忽然想起在很久以前出于興趣,曾經對文字的分解進行過探索與嘗試,終究在express tools中找到了答案,當然外部插件也可以實現。
我所謂的“自我感覺”讓我在創作上一篇文章時完全忽略了自己曾經做過的探索與努力。
“自我感覺良好”有時會成為放棄挖潛的“合理借口”。
在翻看舊圖紙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現自己的瑕疵,我想那就是某一個時刻"自我感覺"作祟的痕迹。
感覺這個東西太直觀,有的時候真的會存在誤讀。
有的時候,潛能這東西一旦被壓抑得太久,是很難會在短時間内喚醒的。
如果更久一點,也許就會被忘記了。
多看一點、多想一點、多做一點總不會錯。
作者簡介:就說我在開發區,緻力于創作"有趣又易懂"的CAD技巧文章。
趣說CAD,讓枯燥生動起來。
感謝您的閱讀
往期鍊接:一個explode命令究竟會有多少話題呢?我會告訴你很多很多。
CAD中愣頭青,好似梁山黑旋風,一言不合就發飙,咋整?|分解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