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夠身心健康當然是最好的,但一旦患上了精神類的疾病也隻能正确地對待,不少家庭有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或父母、或兄弟、或姐妹,學會怎樣和病患相處,也是促進患者康複的措施之一,否則不但家人有更多的煩惱,也不利于患者的康複。
精神分裂症病人
有一位母親因小兒子患精神分裂住院治療,因精神壓力巨大,持續無法入眠,在大兒子的陪同下前來咨詢:
母親表露的想法,在有精神分裂患者的家庭大多存在,具有代表性,所以以下列出逐一分析,希望對有需要了解的人有所啟發:
母親的憂慮: 我不敢讓鄰居知道,怕被笑話,沒有面子,兒子上次出院後我告誡他,不要讓任何人發現他有異常;
咨詢師的解答:【首先指出:兒子患病,當然沒必要主動告訴别人,但如果你自己把這個當做家庭醜聞,捂着蓋着,還要孩子假裝正常人。過于害怕他人的議論,首先自己心态就很不健康,而且會不斷暗示孩子是個很不幸的人。對待疾病和生活中的困難要拿出勇氣,在這方面可以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端正對精神分裂疾病的看法,很多人認為一旦患精神分裂,就一輩子無望,這是一種不正确的認識,實際上,最新的精神醫學研究指出:精神疾病并不是一個兩級的判斷,也就是說,并非隻有患病和不患病的區别,而是一個健康狀态到不健康狀态會波動變化連續體,積極的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完全可以讓求助者向健康端發展,獲得與常人一樣的生活。】
母親的憂慮: 我盡全力照顧兒子,對他沒有什麼要求,隻要他不發病,他上次賺了錢很高興,給我100元,我都沒有要他的….
咨詢師解答:【要改變“不是過于忽略,就是過于溺愛”的養育觀,要用“去病态化”的眼光來看待孩子。此處講故事舉例省略……(300字)。相反應該讓孩子承擔他應該承擔的責任,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用【不經意的方式】或【眼睛的餘光】來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對可能有危險性行為加于觀察、分析、提早防範,除此之外,就要像對待普通的孩子一樣來關心要求孩子,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正常的對待。如果大張旗鼓、對孩子如臨大敵似地防範,把他關在家中,照顧吃喝,隻求不要犯病,隻會進一步削弱孩子的社會功能。挫傷其自尊心,加重其症狀發作的可能。】
當然有一件事是家人一定要為患者做的事情,那就是監督其服藥。
母親的憂慮: 孩子隻要還會發病,就是個瘋子!
咨詢師的解答:【腦子裡要改變“精神分裂症患者,任何時候都是怪物”的看法。沒有意識到他們其實大部分時間是功能良好的,其實很多時候,他們有正常的思維,有正常的社會功能,我們要做的就是延長他正常的時間,減少他發病的時間】
母親的憂慮: 醫生你的建議很好,愁---但是要等他正常以後啊….
咨詢師的解答:【你們現在要做的,不是渴望孩子完全的“正常”。相反,最好是把“正常”這個詞從腦子裡剔除掉,不要過于恐懼孩子的“不正常”,學會用輕松的、幽默的态度來接納和習慣孩子有時的“不正常”,隻有把這些“不正常”當做正常,孩子最後才會真正“正常”】
切記:精神分裂症的發病因素除了生理原因之外,還與家庭、社會、心理因素有關,家人常常為此産生羞愧心理,甚至諱疾忌醫,這樣也會讓患者更加不能清醒的接納自己,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大部分時候是意識清醒的,家人的觀念無疑會影響到患者對自己的認知,所以解決患者和家人的羞愧情緒,是走向家庭康複的第一步。羞愧感具有很強的負極能量(人們常說“羞愧難當”),所以接納自己的一切,接納家庭成員,接納精神疾病的産生,就很重要,要改變受害者情結,正視生活中的困難、不如意,了解自己,接納自己;避免把虛假的個人優越感,作為自己唯一的生活目标;同時在生活中,學會與他人合作,正确的表述自己,用寬容和諒解的方式來解決矛盾和沖突;
同時,如患者具有一些優勢資源可以利用,比如較好的家庭環境、親人較為重視,有治療的經濟能力(現在很多地方社區會有對重型精神疾病家人的補貼,取藥免費的措施,可積極申請政府的幫助)。
如果患者自身受教育水平較高,能夠信任治療師,堅持服用藥物,這些都可以幫助患者早日回歸生活的懷抱之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