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個火鍋就是爽!很多人都跟永志一樣,為了追求口感,毛肚涮5秒就開吃了……但前段時間有個新聞報道:每周吃一次火鍋的項女士,視力突然下降,檢查發現,居然有弓形蟲感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何麗給我們好好講講。
本期專家
▼
1
涮毛肚就涮5秒
會不會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吃火鍋時,肉類涮幾秒就吃,可能導緻寄生蟲感染。因此,建議大家在吃火鍋時,把肉類煮熟了再吃更健康,比如:白肉要涮到完全變白,紅肉要煮成淺褐色,肝髒要煮3分鐘以上。
很多人吃火鍋都追求又嫩又脆的口感,有沒有什麼技巧能讓肉煮的久,但口感又好呢?
專家推薦了嫩肉粉。它取材于天然成分,但其中的木瓜蛋白酶,能使肉纖維、膠原蛋白,尤其是一些肌動蛋白變得比較松軟,甚至分解成氨基酸,從而使肉的口感很嫩,又容易消化。
但在挑選嫩肉粉時,含有木瓜蛋白酶成分的更健康。
2
健康吃火鍋,從選擇底料開始
從營養學角度來說,火鍋是一個比較健康的飲食方式,飲食種類多樣,營養攝入更均衡。但吃火鍋有很多的講究,怎麼吃才能吃得好?
1學會看配料表,選擇知名品牌
以牛油麻辣火鍋底料來說,可以先摸摸看,看看底層的花椒、八角等香料顆粒是否比較完整,盡量不要選擇磨碎的底料。此外,選擇知名品牌更有保障。
2自制健康美味鍋底
豬棒子骨頭、雞爪炖了後,盛出來放冰箱冷藏一段時間,去除上面一層油,然後将湯煮開,放點姜、蔥頭、蒜瓣、香菇等,特别适合煮蔬菜、菌菇、豆制品。
3腌制食材加入神秘水果
将木瓜打成汁或者切成小塊,腌制肉類,這樣煮出來的肉比較鮮嫩可口。
3
火鍋怎樣吃更健康?
這4點值得留意
1蘸料選擇
①芝麻醬蘸料用開水澥開更健康,而對于肥胖人群不建議吃芝麻醬蘸料,可以放點芝麻碎、花生碎、香蔥、香菜、姜末等代替;
②吃火鍋時,如果海鮮較多,就不建議選擇海鮮蘸料,以免嘌呤過高;
③蘸料中辣椒醬、豆瓣醬中的鹽分偏高,高血壓人群不宜多吃。
2下菜順序
先素後葷,湯裡的脂肪、嘌呤相對比較少,吃了素食後還能減少肉食的攝入。
3飲品選擇
長期食用65℃以上的食物,患食管癌風險增高,因此吃火鍋時一定要涼一下吃;而吃火鍋時,喝冷飲對牙釉質、腸胃都有損害,建議喝常溫、溫熱的飲品,比如菊花茶。
4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項
①血脂高的人群建議少食動物内髒;
②痛風人群吃火鍋時,要少食動物内髒和肉類。
4
火鍋吃得越久越幸福?
小心隐藏危險
誤區:我和老婆特别愛吃火鍋,尤其是辣火鍋,一吃就是三四個小時,現在想想都是一種幸福,今天晚上一定要去吃火鍋,安排上!
男性攝入2250千卡,女性攝入1800千卡基本能滿足一天的能量需求。而研究發現:吃一次火鍋可以滿足一天能量的需求。
吃火鍋時間過長,不僅容易攝入更多食物,導緻肥胖,而且湯裡的嘌呤也會越來越高,蔬菜中的亞硝酸鹽可能增加,越不健康。一般吃火鍋1-1.5小時是比較合适的。
關注@CQTV健康到家,帶你了解更多健康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